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463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0:35
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包括电控板甲、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所述第一电控板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自检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控板的接收端和单片机的AD接脚;所述第一自检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自检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接收端之前,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发送端之前;所述第一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和方法,该方案通过发送检测信号,判断出故障来自于电控板还是连接器。

A Det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Connector Anomal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特别是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和方法。
技术介绍
电控板是常见的电子元件,电控板在使用的时候,两个电控板会通过连接器进行联接,目前的电控板和电控板之间就是单纯的采用了连接器进行联接,这样的连接器在信号无法得到反馈的时候,不容易检测出来是连接器故障还是电控板故障。一般情况下电控板都具有发送端和接收端,所以根据上述问题,并根据电控板的特点,开发一种电控板的测试方法,使电控板的检测变得简单轻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和方法,该方案通过发送检测信号,判断出故障来自于电控板还是连接器。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包括电控板甲、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所述第一电控板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自检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控板的接收端和单片机的AD接脚;所述第一自检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自检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接收端之前,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发送端之前;所述第一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电路。一种使用上述检测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电控板乙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当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工作信号后,电控板甲的接收的通信数据不正常,则判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故障;S2、当S1检测不正常则由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自检数据触发第二自检电路,电控板甲的检测到回馈的自检数据,则判定连接器正常,电控板乙发生了故障。较佳地,还包括步骤S3,通信过程中,电控板甲接收到的数据不正常,则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电控板甲检测不到自检数据,则电控板甲检测第二电阻R2的AD口,检测电控板甲接收端的电压值,若AD值小于对VCC对应的AD值,说明连接器正常,电控板乙故障;反之则是连接器异常。较佳地,还包括步骤S4,当通信时,电控板甲接收的数据不正常,则电控板甲通过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若电控板甲检测不到自检数据,则电控板甲检测第二电阻R2的AD口,检测电控板甲接收端的电压值,若AD值等于对应VCC电源值,说明电控板A和电控板B断开,判断为连机器断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自检电路和第二自检电路,使两块通过连接器联接的电控板之间能够通过反馈信号进行故障检测的工作,在该工作方面,提高了此类问题的工作效率,整体上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说明书附图所示,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包括电控板甲、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所述第一电控板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自检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控板的接收端和单片机的AD接脚;所述第一自检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自检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D1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接收端之前,D1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发送端之前;所述第一电阻R1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二电阻R2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第一电阻R1之间的电路。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自检电路和第二自检电路,使两块通过连接器联接的电控板之间能够通过反馈信号进行故障检测的工作,在该工作方面,提高了此类问题的工作效率,整体上减少了设备的维修时间。一种使用上述检测结构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电控板乙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当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工作信号后,电控板甲的接收的通信数据不正常,则判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故障;S2、当S1检测不正常则由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自检数据触发第二自检电路,电控板甲的检测到回馈的自检数据,则判定连接器正常,电控板乙发生了故障。本方案结合上述检测结构,衍生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第二自检电路的结构,结合自检数据的触发,能够准确判定是连接器故障还是电控板故障,结合说明书附图2可以了解本方案S1的信号流程(电控板甲的TX->电控板乙的RX电控板乙的TX->D2->电控板甲的RX);S2的信号流程(电控板甲的TX->D1->电控板甲_RX),对于电控板乙的故障判断较为准确。此外,还包括步骤S3,通信过程中,电控板甲接收到的数据不正常,则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电控板甲检测不到自检数据,则电控板甲检测第二电阻R2的AD口,检测电控板甲接收端的电压值,若AD值小于对VCC对应的AD值,说明连接器正常,电控板乙故障;反之则是连接器异常。此处的信号流程(电控板甲的TX->D1->电控板甲的RX),检测不到信号则是检测电控板甲接收端的电压值,最后检测接收端的电压数值即可。此外,还包括步骤S4,当通信时,电控板甲接收的数据不正常,则电控板甲通过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若电控板甲检测不到自检数据,则电控板甲检测第二电阻R2的AD口,检测电控板甲接收端的电压值,若AD值等于对应VCC电源值,说明电控板A和电控板B断开,判断为连机器断开。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板甲、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所述第一电控板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自检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控板的接收端和单片机的AD接脚;所述第一自检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自检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接收端之前,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发送端之前;所述第一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异常的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控板甲、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所述第一电控板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所述第一自检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控板的接收端和单片机的AD接脚;所述第一自检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所述第二自检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的正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接收端之前,的负极连接于所述电控板乙的发送端之前;所述第一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路,所述第二电阻的正级连接于所述电控板甲的接收端与第一电阻之间的电路。2.一种使用上述检测结构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所述电控板乙设置有第一自检电路,当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工作信号后,电控板甲的接收的通信数据不正常,则判连接器和电控板乙故障;S2、当S1检测不正常则由电控板甲的发送端发送自检数据,自检数据触发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