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电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量化测试与计算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463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电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量化测试与计算方法,其步骤包括:首先确定整车环境下循环工况、实验常值参数、试验的次数和负载需求功率的集合;通过对集合中的负载需求功率进行循环工况测试,记录每次试验采样时刻的数据,得到总的采样集合;通过拉依达准则对粗大误差剔除和优化数据处理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试验纠正后的测试值集合;将纠正后的测试量代入整车复合电源系统平均效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复合电源系统平均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使测试的平均效率更加准确,评价试验车在不同需求功率下平均效率的对比,可为后续复合电源系统相关控制策略的优化与改进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以达到优化能量管理控制的目的。

A Quantitative Testing and Calculating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Automotive Electric Pow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电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量化测试与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整车能量管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汽车电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量化测试与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控制单元被集成在整车内,用电负载功耗占整车电源系统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于整车复合电源系统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整车能量管理领域内研究的热门问题。常见传统电源系统逐渐无法满足目前整车电气系统的需求,因此,电源系统正向着蓄电池精细化管理、发电机智能化管理以及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并联的复合电源系统的方向发展。现有技术中,大多的研究者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复合电源系统效率的研究,但是在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中研究较少。而且针对传统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中,大多是通过建立电池、优化目标函数、超级电容模型等,采用台架仿真电脑建模的形式进行分析,但是汽车的实时驾驶工况复杂多变,台架仿真对于复合电源系统效率的估测缺乏准确性。另外现有的实验设计方法考虑因素过于单一,缺乏系统的实验方法的策略制定,因而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也较为不理想。此外,针对实验数据的处理过于简单,缺乏对实时实验数据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电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量化测试与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选择一种实车试验工况;步骤2、确定试验之前相关参数;步骤2.1、设定整车实验常值参数,包括:平均传动系效率α、整车蓄电池平均放电效率ηBout、超级电容平均充电效率ηEin和蓄电池荷电状态SOC;步骤2.2、根据实验状态下实际用电负载来确定负载需求功率数组{P0,P0+1×ΔP,P0+2×ΔP,…,P0+a×ΔP,…,P0+m×ΔP},其中,P0为初始的负载需求功率,ΔP为负载需求功率增量,a为任意一次试验,m为试验的总次数,1≤a≤m;令P0+a×ΔP记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电能系统的综合效率量化测试与计算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选择一种实车试验工况;步骤2、确定试验之前相关参数;步骤2.1、设定整车实验常值参数,包括:平均传动系效率α、整车蓄电池平均放电效率ηBout、超级电容平均充电效率ηEin和蓄电池荷电状态SOC;步骤2.2、根据实验状态下实际用电负载来确定负载需求功率数组{P0,P0+1×ΔP,P0+2×ΔP,…,P0+a×ΔP,…,P0+m×ΔP},其中,P0为初始的负载需求功率,ΔP为负载需求功率增量,a为任意一次试验,m为试验的总次数,1≤a≤m;令P0+a×ΔP记为表示第a次试验的负载需求功率;步骤3、当整车负载需求功率为时,对所设定的整车常值参数进行第a次循环工况测试,并记录第a次试验工况下t采样时刻的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OCa(t)、发动机输出的扭矩Ta(t)、发动机转速na(t)、超级电容充电电压超级电容充电电流和发电机功率智能发电机的电压智能发电机的电流发动机输出的扭矩Ta(t)、发动机转速na(t)、驱动轮系驱动力车速Va(t)、基础负载功率蓄电池放电电压放电电流从而得到第a次试验工况下t采样时刻的采样值,记为:进而得到m次试验工况下所有采样时刻的采样值并构成采样集合Φ={Φ1…Φa…Φm};步骤4、利用式(1)建立第a次试验工况下的整车复合电源系统的平均效率ηa:步骤5、设计正交实验并进行数据采集:将蓄电池状态SOC、需求负载功率P和车速V作为正交实验因子;令蓄电池状态SOC的状态范围为[α1,α2],40%≤α1<α2≤100%;令需求负载功P的取值集合为Pβ={(i-1)×ΔP|1≤i≤β};其中,ΔP为负载功率增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飞郑成司梦柯黄飞李洋潘斌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