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仪检测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461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仪检测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为:体积比为甲醇:水=80:20,再加入体积比为0.1%的三乙胺;色谱柱:Venusil XBP C18,规格为4.6mm×150mm,5μm;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关键是通过在流动相中添加胺类添加剂,有效抑制拖尾,避免待分析物电离,并用质谱对分析物进行鉴别,确认分析物电离后与流动相形成氢键作用产生的杂质的结构。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luore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 NH2 or / and - NH group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仪检测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氨基芴类衍生物光电材料中间体含量检测的液相色谱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一直是光电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材料的效率、稳定性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蓝光材料由于能隙较宽、发光效率和寿命等性能较差,一直是OLED材料研究的难点。芴类衍生物具有刚性平面联苯结构能隙较宽,并且具有易于修饰、发光效率高等特点,是OLED蓝光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2-氨基-9,9-二甲基芴是一种重要的芴类衍生物光电材料中间体,其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了芴类蓝光材料的稳定性及发光效率。目前对于2-氨基-9,9-二甲基芴此类芳香胺的含量分析多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因此,一种更为快速、高效、准确的含量检测液相色谱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含量分析时,芳香胺类光电材料由于含-NH2或/和-NH基团,电离之后不仅会与色谱柱残留硅羟基作用造成峰形拖尾,而且会与常用甲醇、乙腈等流动相形成氢键作用产生新杂质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检测室的工作效率,减少对含-NH2或/和-NH基团的芳香胺类光电材料在进行含量分析时因电离造成的拖尾以及可能的与甲醇、乙腈等流动相形成氢键作用产生新杂质,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用质谱对主峰进行鉴别,确认新杂质的结构。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仪检测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为:体积比为甲醇:水=80:20,再加入体积比为0.1%的三乙胺;色谱柱:VenusilXBPC18,规格为4.6mm×150mm,5μm;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所述流速控制在1.0ml/min,进样量:5ul。所述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溶于二氯甲烷,配制浓度为1mg/ml。所述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为2-氨基-9,9-二甲基芴。所述液相色谱仪连接有质谱仪,所述质谱仪的设置参数条件为: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模式:正负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5L/min;雾化气流速:1.5L/min;电喷雾电压:4.5KV;离子源温度:250℃。目前对于芳香胺类物质的检测常用流动相添加剂有醋酸、三氟乙酸、磷酸缓冲盐、三乙胺等,主要原理是通过调节流动相PH值来影响样品与两相间的作用,达到改善峰形的目的。因此对于芳香胺的HPLC分析方法包括:①无添加剂,中性流动相体系;②添加三氟乙酸等,酸性流动相体系;③添加三乙胺等,碱性流动相体系。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体积比为0.10%的三乙胺调节流动相pH,可以抑制-NH2基团的解离,避免与有机相中的甲醇作用,以及可能的与色谱柱残留的硅羟基作用,避免了谱图出现拖尾或者异常保留峰。现有芳香胺检测方案仅通过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对检测方法进行评估,但对于样品在流动相中的存在形态无法进行辨别。本专利技术通过液质联用对分析物在流动相中的存在形态进行鉴别,确认分析物是否电离以及电离后与流动相形成氢键作用产生的物质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体系的HPLC谱图图2以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体系的MS谱图图3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体系的HPLC谱图图4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体系的MS谱图图5以甲醇水(80:20v/v)加0.1%三乙胺为流动相体系的HPLC谱图图6以甲醇水(80:20v/v)加0.1%三乙胺为流动相体系的MS谱图图7以甲醇水(80:20v/v)加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体系的HPLC谱图图8以甲醇水(80:20v/v)加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体系的MS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盒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1检测方法1、样品前处理取15mg样品于50ml聚四氟乙烯样品管中,加入15ml二氯甲烷,取1ml过0.22um滤膜于进样瓶中,供上机分析。2、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柱:CapcellpakC18(4.6mmI.D.x50mmL,3um,Shiseido)流动相:甲醇:水(80:20)(v/v)+0.1%三乙胺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3、进行质谱分析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模式:正负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5L/min雾化气流速:1.5L/min电喷雾电压:4.5KV离子源温度:250℃实施例2测定条件的优化流动相的选择Ⅰ、乙腈水(80:20v/v)为流动相体系色谱柱:CapcellpakC18(4.6mmI.D.x50mmL,3um,Shiseido)流动相:乙腈:水(80:20)(v/v)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模式:正负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5L/min雾化气流速:1.5L/min电喷雾电压:4.5KV离子源温度:250℃以乙腈-水作为流动相时,HPLC谱图(图1)在R.T.3.736min为尖锐的对称峰,但存在较多杂峰。ESI正离子模式下,图2为2-氨基-9,9-二甲基芴的质谱图,从图中可见,色谱图R.T.3.736min对应的分子离子峰是251/292,251/292是2-氨基-9,9-二甲基芴结构中的-NH2解离后,与乙腈上的-CN形成氢键作用形成的分子离子的分子量,通过多次验证发现该氢键作用没有固定规律,液相结果显示R.T.3.736min为尖锐的对称峰,但不能真实反映样品本身纯度。Ⅱ、以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体系色谱柱:CapcellpakC18(4.6mmI.D.x50mmL,3um,Shiseido)流动相:甲醇:水(80:20)(v/v)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模式:正负离子模式干燥气温度:350℃干燥气流速:15L/min雾化气流速:1.5L/min电喷雾电压:4.5KV离子源温度:250℃以甲醇-水作为流动相时,HPLC谱图(图3)在R.T.4.114min为尖锐的对称峰,但存在较多杂峰。ESI正离子模式下,图4为2-氨基-9,9-二甲基芴的质谱图,从图中可见,色谱图R.T.4.114min对应的分子离子峰是210/242,242是2-氨基-9,9-二甲基芴结构中的-NH2解离后,与甲醇上的-OH形成氢键作用形成的分子离子的分子量,通过多次验证发现该氢键作用没有固定规律,液相结果显示R.T.4.114min为尖锐的对称峰,但不能真实反映样品本身纯度。通过对比乙腈水(80:20v/v)流动相体系和甲醇水(80:20v/v)流动相体系所得检测结果可知:2-氨基-9,9-二甲基芴在乙腈水体系中发生的氢键作用明显强于在甲醇水中的氢键作用。此外结合溶剂价格、毒性等因素,后续将采用甲醇水体系进行检测条件优化。进一步优化色谱柱:研究比较了SHIMDZUODS-SP、InersustainC18、Venusil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仪检测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为:体积比为甲醇:水=80:20,再加入体积比为0.1%的三乙胺;色谱柱:Venusil XBP C18,规格为4.6mm×150mm,5μm;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相色谱仪检测含-NH2或/和-NH基团芴类衍生物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动相为:体积比为甲醇:水=80:20,再加入体积比为0.1%的三乙胺;色谱柱:VenusilXBPC18,规格为4.6mm×150mm,5μm;液相色谱检测波长:254nm;柱温: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流速为1.0ml/min,进样量:5u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含-NH2或/和-NH基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统很李净蔡丽菲戴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