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儿茶酚的痕量检测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属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技术介绍
儿茶酚,学名邻苯二酚,在茶叶、水果以及蔬菜中广泛存在,是酶促褐变反应的重要底物之一,在制药和化工生产中也具有广泛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茶叶中儿茶酚类物质,比如原儿茶酸、鞣花酸等的抗氧化、抗病毒、抗癌症作用展开了广泛研究。目前,儿茶酚的测定主要是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或者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该类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是检测费时费力且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检出限仍较高。因此,开发简便、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儿茶酚的痕量检测方法对于研究儿茶酚在生物体内的利用度具有重要意义。酪氨酸酶(或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金属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是黑色素形成的主要催化剂。它具有双功能催化作用,既能催化邻位不含取代基的单酚类或多酚类物质的羟基化反应,又能催化邻苯二酚的脱氢反应。在分析领域中,基于酪氨酸酶的催化机理,酪氨酸酶常被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碳电极;所述玻碳电极为表面修饰酪氨酸酶/磷掺杂MXene/壳聚糖的玻碳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碳电极;所述玻碳电极为表面修饰酪氨酸酶/磷掺杂MXene/壳聚糖的玻碳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配置酪氨酸酶溶液:使用浓度为1~100mmol/L、pH为3.5~9.5的磷酸缓冲溶液,配置浓度为1~10mg/mL的酪氨酸酶溶液;(2)配置磷掺杂MXene溶液:使用水为溶剂,配置浓度为1~10mg/mL的MXene溶液,对其超声0.5h以上;(3)配置壳聚糖溶液:使用水为溶剂,配置浓度为1~10mg/mL的壳聚糖溶液,对其超声0.5h以上;(4)制备酪氨酸酶/磷掺杂MXene/壳聚糖的混合溶液:将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制备所得溶液混合,混合方式为搅拌或超声,混合时间为10min以上,最终混合溶液中酪氨酸酶浓度为1~10mg/mL,磷掺杂MXene浓度为0.1~10mg/mL,壳聚糖浓度为1~10mg/mL;(5)制备表面修饰酪氨酸酶/磷掺杂MXene/壳聚糖的玻碳电极:取2~20μL的步骤(4)中的酪氨酸酶/磷掺杂MXene/壳聚糖的混合溶液,滴于已经抛光的玻碳电极表面,氮气干燥,得到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磷掺杂MXene中磷元素原子掺杂含量为总原子数的0.1%~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磷掺杂MXene制备如下:将MXene材料与含磷前驱体混合,研磨,置于保护气中进行热处理,制得磷掺杂MXene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磷掺杂MXene修饰电极的酪氨酸酶生物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磷掺杂MXene制备具体如下:将MXene材料与含磷前驱体按质量比0.02~1:1充分混合,随后研磨0.1~2h,在惰性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李洪岩,温洋洋,孙宝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