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仓除臭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446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仓除臭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垃圾仓,具有排风管和多个卸料门,排风管靠近卸料门,且在排风管上布置有多个吸风口;风机,风机与垃圾仓的排风管相连;热力燃烧炉,热力燃烧炉包括:臭气预热室,臭气预热室具有臭气入口、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预热臭气出口和除臭后尾气出口;燃烧器,燃烧器具有燃料入口、助燃气入口和燃烧气出口;燃烧室,燃烧室内布置有挡板,具有预热臭气入口和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燃烧器的燃烧气出口位于燃烧室的预热臭气入口附近。该系统可使垃圾仓内臭气的净化效率达到99%以上,所得除臭后尾气可直接排放,且整个臭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其他废水、废气或废渣,系统不受自然条件和环境限制,适用范围广。

Deodorization System and System of Garbage b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仓除臭系统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废气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仓除臭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生活垃圾在垃圾仓堆存发酵处理过程中产生恶臭气体,其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硫醇类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恶臭气体阈值浓度较低,影响生产运营人员健康,对生产设备造成一定的腐蚀。若恶臭气体外逸,对周边企事业单位生产及居住区居民生活造成困扰,造成严重的人体健康危害和生态环境影响。生活垃圾处理厂焚烧炉停炉时的恶臭气体处理方法包括吸附法、吸收法、生物法等。吸附法通常采用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新装填的活性炭对臭气净化效率较高,但随着活性炭吸附的臭气量趋于饱和,其吸附效率降低较快。活性炭对臭气的平均净化效率通常不到80%。活性炭达到饱和后需要进行再生或更换,不能连续处理有害气体,并且不适合处理高温、高湿、高含尘的废气。因臭气中含有的化学成分多达40种以上,吸收法需要设置两级以上的反应装置,即需要消耗酸、碱溶液分别处理碱性臭气和酸性臭气,且处理后的废液化学成分复杂,需送入废水处理设施处置,若废液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通常吸收法对臭气的净化效率在90%左右。生物法依靠细菌“吞噬”臭气。生物法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与吸附法相比,当处理相同体积臭气时生物法处理装置的体积是吸附法的12~15倍,且在处理过程中臭气与生物菌接触时间长达40~60秒才能较好地净化臭气,恶臭气体吸收速度慢、净化效率低,通常其净化效率介于吸附法和吸收法之间。且在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及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的冬季,因室外气温低,不能为细菌提供适宜的生存温度,细菌繁殖缓慢甚至出现大量死亡,导致生物法处理装置失效。因此生物法的使用受到自然条件和使用地域限制。因此,现有处理垃圾臭气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垃圾仓除臭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可使得垃圾仓内臭气的净化效率达到99%以上,且处理后所得的除臭后尾气中的恶臭污染物排放值满足国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和厂界标准值二级要求,同时整个臭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其他废水、废气或废渣,且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受自然条件和环境限制,适用范围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垃圾仓除臭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系统包括:垃圾仓,所述垃圾仓具有排风管和多个卸料门,所述排风管靠近所述卸料门,且在所述排风管上布置有多个吸风口;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垃圾仓的所述排风管相连;热力燃烧炉,所述热力燃烧炉包括:臭气预热室,所述臭气预热室具有臭气入口、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预热臭气出口和除臭后尾气出口,所述臭气入口与所述风机相连;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具有燃料入口、助燃气入口和燃烧气出口;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布置有挡板,具有预热臭气入口和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所述燃烧器的所述燃烧气出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所述预热臭气入口附近,所述预热臭气入口与所述预热臭气出口相连,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与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仓除臭系统,通过在垃圾仓中设立排风管,并将排风管设置于卸料门附近,且在排风管上布置多个吸风口,由此,可及时将垃圾仓内的恶臭气体排出垃圾仓,避免出现恶臭气体泄漏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健康问题的出现;通过采用风机与垃圾仓内的排风管相连,可通过风机控制垃圾仓内负压,实现将垃圾仓内的臭气连续地排出,同时可通过风机控制进入热力燃烧炉内的臭气量;通过在热力燃烧炉内设置臭气预热室,可在将臭气进行燃烧之前,利用燃烧室所得的除臭后高温尾气进行预热,降低燃烧器的能耗,同时实现对除臭后高温尾气热量的一次利用;在燃烧器里,燃料与助燃气混合后被点燃,燃烧气火焰喷射进入燃烧室,预热臭气与高温燃烧气混合,预热臭气中的氨、硫化氢、硫醇类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恶臭污染物被充分燃烧,实现除臭的目的;通过在燃烧室内设置挡板,可增加燃烧室内气流的湍流强度,增加臭气在燃烧室的驻留时间,进而保证臭气中的恶臭污染物可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殆尽。由此,通过上述系统,垃圾仓内臭气的净化效率可达到99%以上,且处理后所得的除臭后尾气中的恶臭污染物排放值满足国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和厂界标准值二级要求,同时整个臭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其他废水、废气或废渣,且该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受自然条件和环境限制,适用范围广。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垃圾仓除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仓除臭系统进一步包括:尾气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尾气热量回收装置具有除臭后尾气入口和降温尾气出口,所述除臭后尾气入口与所述除臭后尾气出口相连。由此,可实现对除臭后高温尾气热量的二次利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风口的数量与所述卸料门的数量一致。由此,可进一步避免垃圾仓内臭气泄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风口在所述卸料门的正上方。由此,可进一步避免垃圾仓内臭气泄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可变频调节风机。由此,可通过变频实现对垃圾仓臭气的输出和对热力燃烧炉臭气的输送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燃烧室内具有多块所述挡板。由此,可进一步增加燃烧室内气流的湍流强度,提高臭气的除臭率。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根据上述垃圾仓除臭系统进行垃圾仓除臭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通过所述吸风口和吸风管将所述垃圾仓内的臭气排出;通过所述风机控制所述垃圾仓内臭气的排出量及风机的出风量;将所述臭气供给至所述热力燃烧炉内的所述臭气预热室与除臭后高温尾气进行换热,以便得到预热臭气和除臭后尾气,将燃料和助燃气供给至所述燃烧器进行燃烧,以便得到燃烧气,将所述预热臭气通过进气孔送至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燃烧气混合燃烧,以便得到除臭后高温尾气,并将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送至所述臭气预热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垃圾仓除臭方法,通过在垃圾仓中设立排风管,并将排风管设置于卸料门附近,且在排风管上布置多个吸风口,由此,可及时将垃圾仓内的恶臭气体排出垃圾仓,避免出现恶臭气体泄漏污染环境、危害工作人员健康问题的出现;通过采用风机与垃圾仓内的排风管相连,可通过风机控制垃圾仓内负压,实现将垃圾仓内的臭气连续地排出,同时可通过风机控制进入热力燃烧炉内的臭气量;通过在热力燃烧炉内设置臭气预热室,可在将臭气进行燃烧之前,利用燃烧室所得的除臭后高温尾气进行预热,降低燃烧器的能耗,同时实现对除臭后高温尾气热量的一次利用;在燃烧器里,燃料与助燃气混合后被点燃,燃烧气火焰喷射进入燃烧室,预热臭气与高温燃烧气混合,预热臭气中的氨、硫化氢、硫醇类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恶臭污染物被充分燃烧,实现除臭的目的;通过在燃烧室内设置挡板,可增加燃烧室内气流的湍流强度,增加臭气在燃烧室的驻留时间,进而保证臭气中的恶臭污染物可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殆尽。由此,通过上述方法,垃圾仓内臭气的净化效率可达到99%以上,且处理后所得的除臭后尾气中的恶臭污染物排放值满足国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和厂界标准值二级要求,同时整个臭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其他废水、废气或废渣,且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受自然条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仓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仓,所述垃圾仓具有排风管和多个卸料门,所述排风管靠近所述卸料门,且在所述排风管上布置有多个吸风口;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垃圾仓的所述排风管相连;热力燃烧炉,所述热力燃烧炉包括:臭气预热室,所述臭气预热室具有臭气入口、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预热臭气出口和除臭后尾气出口,所述臭气入口与所述风机相连;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具有燃料入口、助燃气入口和燃烧气出口;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布置有挡板,具有预热臭气入口和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所述燃烧器的所述燃烧气出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所述预热臭气入口附近,所述预热臭气入口与所述预热臭气出口相连,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与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仓除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仓,所述垃圾仓具有排风管和多个卸料门,所述排风管靠近所述卸料门,且在所述排风管上布置有多个吸风口;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垃圾仓的所述排风管相连;热力燃烧炉,所述热力燃烧炉包括:臭气预热室,所述臭气预热室具有臭气入口、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预热臭气出口和除臭后尾气出口,所述臭气入口与所述风机相连;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具有燃料入口、助燃气入口和燃烧气出口;燃烧室,所述燃烧室内布置有挡板,具有预热臭气入口和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所述燃烧器的所述燃烧气出口位于所述燃烧室的所述预热臭气入口附近,所述预热臭气入口与所述预热臭气出口相连,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出口与所述除臭后高温尾气入口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尾气热量回收装置,所述尾气热量回收装置具有除臭后尾气入口和降温尾气出口,所述除臭后尾气入口与所述除臭后尾气出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的数量与所述卸料门的数量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口在所述卸料门的正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东彦于德广任兆成李希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