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427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液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具有容纳腔室;第一加压管路,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并用于对容纳腔室加压;第一控制阀,连接于防护外壳或第一加压管路,并用于导通或截止第一加压管路;注液机构,注液机构包括储液筒、与储液筒相连通的注液管以及连接于储液筒或注液管的第二控制阀,注液管伸入容纳腔室,第二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注液管;压力平衡管路,一端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筒相连接,用于连通容纳腔室和储液筒的内部空间,以平衡两者的压力;第三控制阀,连接于防护外壳、储液筒和压力平衡管路三者中的一者,用于导通或截止压力平衡管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液装置能够保证注液过程中防爆阀的结构完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装置。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多道生产工序中,对锂离子电池进行注液是其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序之一。锂离子电池多为硬壳电池,内部封装有电芯。在锂离子电池制造过程中,电芯电解液浸润均匀性是其核心指标之一。目前应用注液装置通过锂离子电池上的注液孔向电池内部注液。然而,使用注液装置注液过程中,锂离子电池内部和外部存在压力差,从而当锂离子电池内部压力超过外部压力过大时,会对防爆阀造成损伤甚至使其发生非正常爆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液装置,能够实现在二次电池注液过程中,二次电池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保持等压平衡状态,有效保证注液过程中防爆阀的结构完整性。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注液装置,用于向二次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注液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具有容纳腔室;第一加压管路,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并用于对容纳腔室加压;第一控制阀,连接于防护外壳或第一加压管路,并用于导通或截止第一加压管路;注液机构,注液机构包括储液筒、与储液筒相连通的注液管以及连接于储液筒或注液管的第二控制阀,注液管伸入容纳腔室,第二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注液管;压力平衡管路,压力平衡管路的一端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另一端与储液筒相连接,压力平衡管路连通容纳腔室和储液筒的内部空间,以平衡容纳腔室和储液筒的内部空间的压力;第三控制阀,连接于防护外壳、储液筒和压力平衡管路三者中的一者,第三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压力平衡管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机构还包括第二加压管路以及连接于第二加压管路上的第四控制阀,第二加压管路与储液筒相连接,第四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第二加压管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室内的限位筒体,限位筒体具有用于收纳二次电池的限位腔室,限位筒体具有形成限位腔室的侧壁和底壁。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侧壁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宽面以及间隔设置的两个窄面,宽面和窄面交替设置,注液装置还包括垫板,每个宽面上靠近窄面区域设有垫板。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垫板沿限位腔室的深度方向上延伸的尺寸为0.5mm至15mm。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装置还包括第一抽真空机构,第一抽真空机构与注液管相连接,并用于将二次电池内部抽真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装置还包括第二抽真空机构,第二抽真空机构与防护外壳相连接,并用于将容纳腔室抽真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装置还包括泄压机构,泄压机构与防护外壳相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装置还包括注液泵,注液泵与储液筒相连接,并用于向储液筒供应电解液。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装置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连接于防护外壳,并用于监测容纳腔室内的压力。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装置,包括用于放置二次电池的防护外壳、用于向二次电池内注入电解液的注液机构以及用于连通防护外壳和储液筒的压力平衡管路。压力平衡管路能够保证储液筒内的压力和防护外壳的容纳腔室内的压力保持等压平衡状态,从而使得处于容纳腔室内的二次电池自身内部的压力和外部的压力也保持等压平衡状态,不存在压力差。这样,在整个注液过程中,二次电池的防爆阀不会因压力差而发生非正常爆破,从而降低注液工序的废品率,同时提高注液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限位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限位筒体和二次电池配合状态示意图。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10、二次电池;11、壳体;111、第一侧板;112、第二侧板;12、电极组件;13、顶盖片;14、防爆阀;15、注液孔;20、防护外壳;201、容纳腔室;21、第一加压管路;22、第一控制阀;23、注液机构;231、储液筒;232、注液管;233、第二控制阀;234、第二加压管路;235、第四控制阀;24、压力平衡管路;25、第三控制阀;26、限位筒体;26a、限位腔室;261、侧壁;261a、宽面;261b、窄面;262、底壁;27、垫板;28、第一抽真空机构;29、第二抽真空机构;30、泄压机构;31、注液泵;32、压力表;X、深度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注液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包括壳体11、设置于壳体11内的电极组件12以及与壳体11密封连接的顶盖片13。本实施例的壳体11具有六面体形状。壳体11具有容纳电极组件12和电解液的内部空间。壳体11可以由例如钢、铝或铝合金等材料制造。本实施例的壳体11包括底板、两个相对的第一侧板111和两个相对的第二侧板112。所有的第一侧板111和所有的第二侧板112共同拼接形成方筒结构,而底板封闭其中一个开口。本实施例的第一侧板111的面积大于第二侧板112的面积。本实施例的电极组件12可通过将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板一同堆叠或者卷绕而形成主体部,其中,隔板是介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绝缘体。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以第一极片为正极片,第二极片为负极片进行说明。同样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极片还可以为负极片,而第二极片为正极片。另外,正极活性物质被涂覆在正极片的涂覆区上,而负极活性物质被涂覆到负极片的涂覆区上。从主体部延伸出的多个未涂覆区则作为极耳。电极组件12包括两个极耳,即正极耳和负极耳。正极耳从正极片的涂覆区延伸出,而负极耳从负极片的涂覆区延伸出。本实施例的二次电池10还包括设置于顶盖片13上的防爆阀14。当二次电池10内部压力超过防爆阀14的爆破压力时,防爆阀14自身发生爆破以使二次电池10内部压力得以释放,降低二次电池10发生爆炸的可能性,提升二次电池10的安全性。本实施例的顶盖片13上设置有注液孔15。在将电极组件12装入壳体11,并且将顶盖片13与壳体11完成密封连接后,通过注液孔15向二次电池10内部注入电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液装置,用于向二次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具有容纳腔室;第一加压管路,与所述防护外壳相连接,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室加压;第一控制阀,连接于所述防护外壳或所述第一加压管路,并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一加压管路;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包括储液筒、与所述储液筒相连通的注液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储液筒或所述注液管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注液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室,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注液管;压力平衡管路,所述压力平衡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外壳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筒相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路连通所述容纳腔室和所述储液筒的内部空间,以平衡所述容纳腔室和所述内部空间的压力;第三控制阀,连接于所述防护外壳、所述储液筒和所述压力平衡管路三者中的一者,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压力平衡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装置,用于向二次电池内部注入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具有容纳腔室;第一加压管路,与所述防护外壳相连接,并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室加压;第一控制阀,连接于所述防护外壳或所述第一加压管路,并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一加压管路;注液机构,所述注液机构包括储液筒、与所述储液筒相连通的注液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储液筒或所述注液管的第二控制阀,所述注液管伸入所述容纳腔室,所述第二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注液管;压力平衡管路,所述压力平衡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防护外壳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储液筒相连接,所述压力平衡管路连通所述容纳腔室和所述储液筒的内部空间,以平衡所述容纳腔室和所述内部空间的压力;第三控制阀,连接于所述防护外壳、所述储液筒和所述压力平衡管路三者中的一者,所述第三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压力平衡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机构还包括第二加压管路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压管路上的第四控制阀,所述第二加压管路与所述储液筒相连接,所述第四控制阀用于导通或截止所述第二加压管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室内的限位筒体,所述限位筒体具有用于收纳所述二次电池的限位腔室,所述限位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金雁唐鸣浩阳超方宏新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