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板、壳体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26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端板、壳体及电池模组,端板包括:金属封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端子孔;绝缘底座,对应端子孔设置,绝缘底座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的连接部,连接部外边缘区域设置有凹部;绝缘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绝缘板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个贯穿本体部的让位孔,本体部靠近让位孔的内边缘设置有环绕让位孔的环形凸出部;其中,凸出部与凹部相匹配,且相互搭接配合,以使绝缘底座和绝缘板在第一表面上无缝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防止输出端子由端子孔伸出时和金属封板发生接触,防止输出端子和金属封板之间的电连接风险,而且不存在爬电距离或电气间隙,能够有效防止模组绝缘耐压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板、壳体及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储能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端板的集成组件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的各项性能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锂离子动力电池包在其各项性能上均要有所提高。现有技术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包的电池模组主要包括由端板、侧板以及单体电池组成。为了保证单体电池输出端子和外部金属壳体之间电气安全,端板包括绝缘板和金属封板,且绝缘板位于单体电池和封板之间。现有技术中绝缘板和封板之间一般采用间隙配合的装配,在电池模组受到冲击的过程中,输出端子极易接触到绝缘板,造成爬电距离或电气间隙过小,使得模组绝缘耐压失效。因此,亟需一种新的端板、壳体及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端板、壳体及电池模组,旨在提高爬电距离的稳定性,防止模组绝缘耐压失效。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端板,用于电池模组,端板包括:金属封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端子孔;绝缘底座,对应端子孔设置,绝缘底座包括设置于第一表面的连接部,连接部外边缘区域设置有凹部;绝缘板,设置于第一表面,绝缘板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板,用于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金属封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端子孔;绝缘底座,对应所述端子孔设置,所述绝缘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边缘区域设置有凹部;绝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绝缘板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本体部的让位孔,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让位孔的内边缘设置有环绕所述让位孔的环形凸出部;其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相匹配,且相互搭接配合,以使所述绝缘底座和所述绝缘板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无缝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板,用于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包括:金属封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至少一个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端子孔;绝缘底座,对应所述端子孔设置,所述绝缘底座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边缘区域设置有凹部;绝缘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绝缘板包括本体部和至少一个贯穿所述本体部的让位孔,所述本体部靠近所述让位孔的内边缘设置有环绕所述让位孔的环形凸出部;其中,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部相匹配,且相互搭接配合,以使所述绝缘底座和所述绝缘板在所述第一表面上无缝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底座还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经由所述端子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由所述外边缘区域沿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凸出部由部分所述本体部沿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凸出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所述凸出部远离所述凹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平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呈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臂和第二臂,所述第二臂通过所述第一臂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凸出部呈L形,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臂和第四臂,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根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