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逐渐增大,深部矿井逐年增多,冲击地压发生频次和强度也逐年加剧。研究发现,冲击地压发生依次经历“冲击启动→冲击能量传递→冲击地压显现”三个阶段,其中,强力支护可以降低冲击地压显现阶段灾变程度。由冲击地压案例可知,冲击地压显现常常是具有方向性的,这个方向即为主作用力的方向。但是,目前冲击地压巷道的支护对主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考虑尚有不足,使得冲击地压巷道支护的针对性不强,降低了支护效率及效果。综上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考虑主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集强支护与强让压效能于一体的,施工方便、适用性强、成本低的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包括:根据巷道围岩内的垂直应力与构造应力、以及煤层倾角,确定巷道围岩内的沿煤层法向的主作用力的方向;通过锚索和内层钢筋网对位于煤层内的巷道的顶部、拱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巷道围岩内的垂直应力与构造应力、以及煤层倾角,确定巷道围岩内的沿煤层法向的主作用力的方向;通过锚索和内层钢筋网对位于煤层内的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进行支护;其中,在位于巷道与主作用力的方向正对的位置处,进行锚索的加密和加长和/或补打,进而形成对巷道的非对称支护;通过对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和/或底板的锚索的工作阻力的分别实时监测,采取补强支护或卸压措施,确保巷道围岩的支护质量,进而完成对巷道非对称支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巷道围岩内的垂直应力与构造应力、以及煤层倾角,确定巷道围岩内的沿煤层法向的主作用力的方向;通过锚索和内层钢筋网对位于煤层内的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进行支护;其中,在位于巷道与主作用力的方向正对的位置处,进行锚索的加密和加长和/或补打,进而形成对巷道的非对称支护;通过对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和/或底板的锚索的工作阻力的分别实时监测,采取补强支护或卸压措施,确保巷道围岩的支护质量,进而完成对巷道非对称支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巷道围岩内的垂直应力与构造应力、以及煤层倾角,确定巷道围岩内的主作用力的方向时,包括:将巷道围岩内的垂直应力与构造应力作为边界条件,通过弹塑性力学及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巷道围岩内的主作用力的方向沿煤层法向,即主作用力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和煤层倾角互余,进而确定巷道的增加支护强度及让压强度的方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锚索和内层钢筋网对位于煤层内的巷道的顶部、拱腰、帮部进行支护时,在巷道与主作用力的方向正对的位置处,分别铺设一层外层钢筋网,所述外层钢筋网由φ6mm钢筋上下编织焊接而成,网孔尺寸为50mm×50mm,每片外层钢筋网尺寸为1200mm×1500mm,外层钢筋网之间的搭接长度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巷道与主作用力的方向正对的位置处,分别铺设一层外层钢筋网时,包括:将锚索托盘向内层钢筋网压住,并用钢环将锚索托盘的四周与内层钢筋网绑牢;在巷道的拱腰和底部分别铺设一层外层钢筋网后,用钢环将外层钢筋网和内层钢筋网、锚索托盘绑牢,使得内层钢筋网和外层钢筋网形成一个整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击地压巷道非对称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巷道与主作用力的方向正对的位置处,进行锚索的加密和加长和/或补打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俊锋,刘少虹,夏永学,秦子晗,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