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西部基础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各处涌现了大量的隧道工程。我国的西部地区山岭纵横,必将会出现大量的隧道穿越山岭沟谷段,这将不可避免形成沟谷段超浅埋隧道,而盖挖法施工能够保证在超浅埋段施工支护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在短期内能恢复地面交通,盖挖施工方法在隧道超浅埋段中有着其他施工方法没有的优越性,现已经开始被推广应于山区隧道施工,所以在未来山岭超浅埋隧道施工中盖挖法施工会越来越多。但一般来说,山岭冲沟常年受到雨水的侵蚀,地质环境一般较差,隧道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岩体松散破碎,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地表渗水等情况,经常发生隧道坍塌,甚至山体失稳滑坡,给盖挖隧道支护施工及以后的正常运营使用带来了困难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施工方便,能有效地控制地表沉降、洞拱顶沉降、洞身沉降以及提高沟谷段区域坡体的稳定性,减少施工灾害的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浇筑在供盖拱两侧拱脚支撑地面上、沿隧道延伸方向布设的多排加筋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加筋水泥土搅拌桩上的、用于支撑盖拱的砂石垫层,以及将盖拱与初期支护结构连接固定的钢铰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浇筑在供盖拱两侧拱脚支撑地面上、沿隧道延伸方向布设的多排加筋水泥土搅拌桩,设置在加筋水泥土搅拌桩上的、用于支撑盖拱的砂石垫层,以及将盖拱与初期支护结构连接固定的钢铰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每排相邻的加筋水泥土搅拌桩设有重合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沉降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区域长度为10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沟谷段盖挖隧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奕明,张永杰,叶钰梁,周维政,陈乐平,张文豪,马文琪,梅智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