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内藏式打气筒,特别是一种内藏于具有管架结构的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的支承架中的打气筒。本技术的现有技术是鞍座式打气筒,该气筒虽然也内藏于自行车的支承架中,但该打气筒要改变现有鞍座固定方式,且打气时操作点较高,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体高特征,因而使用比较困难。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操作使用方便,打气效率高的内藏式打气筒。本技术的设计思想是降低操作点从而使用方便,改变打气筒活塞结构和贮气筒结构从而提高打气效率。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内藏式打气筒利用自行车的竖架作为打气筒外管,打气杆位于打气筒内,打气杆下端在皮碗上部有橡胶环固定件,橡胶环固定件上的环形槽内装有橡胶环,打气杆的中部固有弹簧,导向球套在打气杆上且位于弹簧上,打气杆的上端固有形联接件,联接件与操作手柄连接;贮气筒盖采密封垫固定在贮气筒底座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将皮碗压缩式和橡胶环压缩式设计在同一气筒内,使密封性能更好,提高了打气效率和使用寿命;打气部分置于竖架下半部分,降低了打气手柄运动高度,使用很方便;而且手柄可作为修理工具。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圆形块2--螺母3--下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藏式打气筒,其打气杆的下端固定有皮碗;贮气筒用螺栓和夹板固定在自行车斜梁架下部,贮气筒底座上制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与打气管的排气嘴连通,另一端制有进气单向阀,出气管一端接输气管,另一端制有出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打气筒利用自行车竖梁架下半段,并且在竖梁架的上半段的侧部开有一个滑动导槽;打气杆6位于打气筒内,其打气杆6下端在皮碗4上部有橡胶环固定件5,橡胶环固定件5上的环形槽内装有橡胶环,打气杆6的中部固有弹簧8,导向球10套在打气杆6上且位于弹簧8上,打气杆的上端固有联接件12,联接杆12与操作手柄26连接;贮气筒盖19采用密封垫固定在贮气筒底座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