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及配套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372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及配套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原料:按糖醛渣200‑320份、腐熟有机肥110‑120份、有机物料50‑65份、生物质电厂灰70‑80份、无机肥15‑20份、氨基酸25‑40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的质量份数称取原料;S2:混合原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热电厂的飞灰作为主要原料放入器皿中,添加糖醛渣、腐熟有机肥、有机物料、氨基酸和聚丙烯酰胺并搅拌均匀。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且对矿质元素有缓释作用,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无机肥料,既能达到保持一定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团聚结构,提升肥效的效果,而且能够为作物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Preparation of Saline-alkali Soil Conditioner and Its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及配套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为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及配套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形成的实质主要是由于地面蒸发作用,随着土壤毛细管作用使所含盐分的水上升到地表层,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留在土壤表层,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从而形成盐碱地。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然而盐碱地由于长期未能开发利用,土壤尚未受到人为的重金属和农药污染,是目前亟待开发的、可耕种面积最大的洁净土地资源和有机农业的潜在土地资源。虽然近年来世界各国加大对盐碱化土壤退化土地的治理改良力度,如采取暗管排水、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客土压碱、秸秆还田等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改造周期长、施工复杂,投资和成本高、一定周期仍然需要维护和重新改造。对碱土、碱化土、苏打盐土施加石膏、黑矾、脱硫石膏渣、钢渣粉等改良剂,降低或消除土壤碱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的化学改良是盐碱地改造施工简单、周期短的有效方法,但也存在着有害重金属二次污染的潜在危险。因此,寻求科学有效、无二次污染、应用前景广泛的改善盐碱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的含量和有益微生物快速繁殖以及土壤黑度和吸热性,提高保水、增温、保肥、通透性性能的整体性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法十分迫切,为此,我们提出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及配套改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及配套改良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原料:按糖醛渣200-320份、腐熟有机肥110-120份、有机物料50-65份、生物质电厂灰70-80份、无机肥15-20份、氨基酸25-40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的质量份数称取原料;S2:混合原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热电厂的飞灰作为主要原料放入器皿中,添加糖醛渣、腐熟有机肥、有机物料、氨基酸和聚丙烯酰胺并搅拌均匀;S3:造粒:用挤压造粒机或圆盘造粒机或滚筒造粒机进行造粒,粒径为0.5-4mm,造粒形状有圆球状、圆柱状、棒状、不规则团粒状;S4:干燥:造粒完成后在温度100-180℃的条件下烘干至含水质量比为4-6%;S5:过筛:干燥后筛除粒径大于4mm的团块和筛除粒径小于0.5mm的粉末,称重装袋备用。优选的,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为糖醛渣250份、腐熟有机肥120份、有机物料60份、生物质电厂灰70份、无机肥20份、氨基酸40份和聚丙烯酰胺10份。优选的,所述糖醛渣采用甜菜糖渣或饴糖渣,所述氨基酸为酸性氨基酸。优选的,所述无机肥选自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钠、氨水、氯化铵、氰铵化钙、硫酸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矿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硼砂或钼酸铵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腐熟有机肥将新鲜有机肥在圈外疏松堆积约一米高,不压紧,在2天至3天后肥堆内温度达60℃至70℃,继续堆积新鲜有机肥,一层一层地堆积,直到高度2米至2.5米为止,用泥土把肥堆封好,保持温度,阻碍空气进入,1个半月至2个月就可达到半腐熟状态,经过4个月后完全腐熟。优选的,所述有机物料为稻糠、玉米秸秆粉或菇渣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盐碱土壤调理剂的配套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每亩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为40-120kg,其中水田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旋耕土壤,使调理剂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施底肥,灌水泡田,打浆捞平,准备插秧,旱田则撒施于垄沟,然后破垄夹肥,用犁将原垄趟开形成新垄,在新垄上机械播种,分层施肥。优选的,所述低产田的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每亩80-120kg,所述低产田的作物产量与同区域常规产量相比少20-30%。优选的,所述中产田的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每亩50-90kg,所述中产田的作物产量正常。优选的,所述高产田的土壤调理剂施用量为每亩40-60kg,所述高产田的作物产量与同区域常规产量相比多2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有机改良与无机改良高效结合,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原理、离子交换原理、盐类转化原理,使苏打型盐碱土壤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降低PH值及含盐量,减轻致碱离子的危害,增加土壤代换量和土壤缓冲性,改土降碱效果好,利用电厂灰能为原料制备出的土壤调理剂颗粒适度、容重小、吸水性强、比表面积高,有效改善了土壤结构,且对矿质元素有缓释作用,大大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通过添加一定量的无机肥料,既能达到保持一定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团聚结构,提升肥效的效果,而且能够为作物提供一定量的营养物质,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原料:按糖醛渣200-320份、腐熟有机肥110-120份、有机物料50-65份、生物质电厂灰70-80份、无机肥15-20份、氨基酸25-40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的质量份数称取原料;S2:混合原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热电厂的飞灰作为主要原料放入器皿中,添加糖醛渣、腐熟有机肥、有机物料、氨基酸和聚丙烯酰胺并搅拌均匀;S3:造粒:用挤压造粒机或圆盘造粒机或滚筒造粒机进行造粒,粒径为0.5-4mm,造粒形状有圆球状、圆柱状、棒状、不规则团粒状;S4:干燥:造粒完成后在温度100-180℃的条件下烘干至含水质量比为4-6%;S5:过筛:干燥后筛除粒径大于4mm的团块和筛除粒径小于0.5mm的粉末,称重装袋备用。盐碱土壤调理剂的配套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每亩土壤调理剂的施用量为40-120kg,其中水田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用旋耕机旋耕土壤,使调理剂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施底肥,灌水泡田,打浆捞平,准备插秧,旱田则撒施于垄沟,然后破垄夹肥,用犁将原垄趟开形成新垄,在新垄上机械播种,分层施肥。实施例一: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原料:按糖醛渣250份、腐熟有机肥120份、有机物料60份、生物质电厂灰70份、无机肥20份、氨基酸40份和聚丙烯酰胺10份的质量份数称取原料;S2:混合原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热电厂的飞灰作为主要原料放入器皿中,添加糖醛渣、腐熟有机肥、有机物料、氨基酸和聚丙烯酰胺并搅拌均匀;S3:造粒:用挤压造粒机或圆盘造粒机或滚筒造粒机进行造粒,粒径为0.5-4mm,造粒形状有圆球状、圆柱状、棒状、不规则团粒状;S4:干燥:造粒完成后在温度100-180℃的条件下烘干至含水质量比为4-6%;S5:过筛:干燥后筛除粒径大于4mm的团块和筛除粒径小于0.5m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原料:按糖醛渣200‑320份、腐熟有机肥110‑120份、有机物料50‑65份、生物质电厂灰70‑80份、无机肥15‑20份、氨基酸25‑40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的质量份数称取原料;S2:混合原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热电厂的飞灰作为主要原料放入器皿中,添加糖醛渣、腐熟有机肥、有机物料、氨基酸和聚丙烯酰胺并搅拌均匀;S3:造粒:用挤压造粒机或圆盘造粒机或滚筒造粒机进行造粒,粒径为0.5‑4mm,造粒形状有圆球状、圆柱状、棒状、不规则团粒状;S4:干燥:造粒完成后在温度100‑180℃的条件下烘干至含水质量比为4‑6%;S5:过筛:干燥后筛除粒径大于4mm的团块和筛除粒径小于0.5mm的粉末,称重装袋备用。

【技术特征摘要】
1.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称取原料:按糖醛渣200-320份、腐熟有机肥110-120份、有机物料50-65份、生物质电厂灰70-80份、无机肥15-20份、氨基酸25-40份和聚丙烯酰胺5-10份的质量份数称取原料;S2:混合原料:以生物质为原料的热电厂的飞灰作为主要原料放入器皿中,添加糖醛渣、腐熟有机肥、有机物料、氨基酸和聚丙烯酰胺并搅拌均匀;S3:造粒:用挤压造粒机或圆盘造粒机或滚筒造粒机进行造粒,粒径为0.5-4mm,造粒形状有圆球状、圆柱状、棒状、不规则团粒状;S4:干燥:造粒完成后在温度100-180℃的条件下烘干至含水质量比为4-6%;S5:过筛:干燥后筛除粒径大于4mm的团块和筛除粒径小于0.5mm的粉末,称重装袋备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为糖醛渣250份、腐熟有机肥120份、有机物料60份、生物质电厂灰70份、无机肥20份、氨基酸40份和聚丙烯酰胺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糖醛渣采用甜菜糖渣或饴糖渣,所述氨基酸为酸性氨基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肥选自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钠、氨水、氯化铵、氰铵化钙、硫酸铵、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磷矿粉、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硼砂或钼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勇路振国胡成成王伟李璐洪秀春李智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