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明熹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3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节油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外壳机构、输油管、磁化机构以及接头组件,外壳机构密封套设在输油管外部,磁化机构设置在输油管和外壳机构之间,磁环机构包括套柱以及磁铁,套柱和磁铁由上到下交替套接在输油管外壁上,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接头组件螺纹密封连接,接头组件延伸到外壳机构外部并与外壳机构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输油管上的磁铁形成的强磁场,对燃油进行磁化分解,燃油通过磁场区后,正负离子相对聚集,利用同性离子间的排斥力促使燃油颗粒分裂、分散、雾化,从而能够达到磁化分解的效果,扩大了燃油分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燃油的燃烧率,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A New Type of Magnetic Fuel Saving Device for Vehicles and Vesse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
本技术属于节油器
,尤其涉及磁性节油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尤其是节节攀升的油价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压力不断加大,汽车节油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相关产品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已经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就有几十种,如:富氧节油器、磁力节油器、电子节油器、物理节油器、机械节油器、自动节油器、柴油机节油器、混合节油器等等,这些节油产品,无论哪一种都有一定效果,但遗憾的是节油率不高,节油效果不显著。其中,磁性节油器是一种利用磁性物质形成磁场,对油管中的燃油进行磁化处理,使燃油通过磁场区后,正负离子相对聚集,利用同性离子间的排斥力促使燃油颗粒分裂、分散、雾化,扩大燃油分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燃油充分燃烧,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磁性节油器,普遍存在对燃油进行磁化时,磁化效果不强,容易漏磁,造成节油器节油率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磁性节油器在对燃油进行磁化时,磁化效果不强,容易漏磁,造成节油器节油率低,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为解决现有的磁性节油器在对燃油进行磁化时,磁化效果不强,造成节油器节油率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包括外壳机构、输油管、设置在输油管上的磁化机构以及连接在输油管两端用于连通输油管的接头组件,所述外壳机构密封套设在输油管外部,所述磁化机构设置在输油管和外壳机构之间,磁环机构包括套柱以及磁铁,所述套柱和磁铁由上到下交替套接在输油管外壁上,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接头组件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接头组件延伸到外壳机构外部并与外壳机构密封连接。本磁性节油器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输油管两端连接在发动机的油管上,燃油通过节油器顶部的输油管进入输油管内,然后依次流过交替设置的若干套柱和磁铁,利用磁铁形成的强磁场,对燃油进行磁化分解,燃油通过磁场区后,正负离子相对聚集,利用同性离子间的排斥力促使燃油颗粒分裂、分散、雾化,从而能够达到磁化分解的效果,扩大了燃油分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燃油的燃烧率,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采用了磁铁与燃油分离设置的方式,避免了磁铁与燃油接触出现腐化的情况,提高了磁铁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磁铁,可以清除气缸积碳,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增强动力,使发动机运行平稳,减少废气排放,节省燃料,从而在燃油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行车里程,达到最佳行车效果;而且通过在螺杆上交替设置的多个套柱以及磁铁,使得然后在流经套筒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多级磁化,使得燃油颗粒分解的更加彻底,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油的燃烧率;最后,分解后的燃油通过节油器底部的油嘴流出套筒,重新进入油管,进行燃烧。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输油管两端的密封性以及与磁化机构的连接固定,接头组件包括连接盖、设置在连接盖上的油嘴;所述连接盖的顶部设有与油嘴外径大小匹配的通孔,油嘴的底部设有卡圈,所述油嘴的顶端穿过通孔并通过卡圈将油嘴的底部卡接在连接盖的通孔下部,所述连接盖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输油管的两端出油口上均设有外螺纹,连接盖与输油管的出油口螺纹连接。连接盖与输油管两端螺纹连接,并且油嘴与输油管通过连接盖挤压密封连接,保证了输油管通油时的密封性,而且各功能机构之间为方便拆卸组装的结构,便于更换和维护各功能部件。进一步的,接头组件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油嘴的卡圈和连接盖的通孔之间,所述的密封圈优选地为橡胶垫圈。进一步的,外壳机构包括套设在磁环机构外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外部还套设有第二外壳,设置的第一外壳包覆在磁环机构外部,优选地,第一外壳与磁环机构之间的间距为1-5mm,第二外壳包覆在第一外壳外部,第二外壳和第一外壳之间的间距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顶部和底部均通过密封环连接构成密封机构,所述密封环的中间孔与连接盖密封连接,为保证密封性,可以采用密封环分别与第一外壳顶部、第二外壳顶部以及连接盖外壁之间焊接,设置的双层外壳,相比于单层的外壳,可以进一步避免磁铁漏磁的情况。进一步的,输油管上套设磁铁的个数为30-40个,所述套柱设置的个数为32-42个,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磁铁和套柱的外径大小相等,这样方便第一外壳的套接。进一步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材质采用铁或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利用输油管上磁铁形成的强磁场,对燃油进行磁化分解,燃油通过磁场区后,正负离子相对聚集,利用同性离子间的排斥力促使燃油颗粒分裂、分散、雾化,从而能够达到磁化分解的效果,扩大了燃油分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燃油的燃烧率,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采用了磁铁与燃油分离设置的方式,避免了磁铁与燃油接触出现腐化的情况,提高了磁铁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在输油管上交替设置的多个套柱以及磁铁,使得然后在流经输油管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多级磁化,使得燃油颗粒分解的更加彻底,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油的燃烧率。(3)本技术通过磁铁,可以清除气缸积碳,延长发动机的寿命,增强动力,使发动机运行平稳,减少废气排放,节省燃料,从而在燃油量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行车里程,达到最佳行车效果。(4)本技术连接盖与输油管两端螺纹连接,并且油嘴与输油管通过连接盖挤压密封连接,保证了输油管通油时的密封性,而且各功能机构之间为方便拆卸组装的结构,便于更换和维护各功能部件。(5)本技术设置的双层外壳,相比于单层的外壳,可以进一步避免磁铁漏磁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磁化机构及接头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磁化机构及接头组件的立体装配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输油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输油管,2-套柱,3-磁铁,4-连接盖,5-油嘴,6-通孔,7-卡圈,8-密封圈,9-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11-密封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包括外壳机构、输油管1、设置在输油管1上的磁化机构以及连接在输油管1两端用于连通输油管1的接头组件,所述外壳机构密封套设在输油管1外部,所述磁化机构设置在输油管1和外壳机构之间,磁环机构包括套柱2以及磁铁3,所述套柱2和磁铁3由上到下交替套接在输油管1外壁上,所述输油管1的两端分别与接头组件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接头组件延伸到外壳机构外部并与外壳机构密封连接。本磁性节油器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输油管1两端连接在发动机的油管上,燃油通过节油器顶部的输油管1进入输油管1内,然后依次流过交替设置的若干套柱2和磁铁3,利用磁铁3形成的强磁场,对燃油进行磁化分解,燃油通过磁场区后,正负离子相对聚集,利用同性离子间的排斥力促使燃油颗粒分裂、分散、雾化,从而能够达到磁化分解的效果,扩大了燃油分子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燃油的燃烧率,从而达到充分燃烧的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并且采用了磁铁3与燃油分离设置的方式,避免了磁铁3与燃油接触出现腐化的情况,提高了磁铁3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磁铁3,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机构、输油管(1)、设置在输油管(1)上的磁化机构以及连接在输油管(1)两端用于连通输油管(1)的接头组件,所述外壳机构密封套设在输油管(1)外部,所述磁化机构设置在输油管(1)和外壳机构之间,磁环机构包括套柱(2)以及磁铁(3),所述套柱(2)和磁铁(3)由上到下交替套接在输油管(1)外壁上,所述输油管(1)的两端分别与接头组件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接头组件延伸到外壳机构外部并与外壳机构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机构、输油管(1)、设置在输油管(1)上的磁化机构以及连接在输油管(1)两端用于连通输油管(1)的接头组件,所述外壳机构密封套设在输油管(1)外部,所述磁化机构设置在输油管(1)和外壳机构之间,磁环机构包括套柱(2)以及磁铁(3),所述套柱(2)和磁铁(3)由上到下交替套接在输油管(1)外壁上,所述输油管(1)的两端分别与接头组件螺纹密封连接,所述接头组件延伸到外壳机构外部并与外壳机构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车船磁性节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组件包括连接盖(4)、设置在连接盖(4)上的油嘴(5);所述连接盖(4)的顶部设有与油嘴(5)外径大小匹配的通孔(6),油嘴(5)的底部设有卡圈(7),所述油嘴(5)的顶端穿过通孔(6)并通过卡圈(7)将油嘴(5)的底部卡接在连接盖(4)的通孔(6)下部,所述连接盖(4)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输油管(1)的两端出油口上均设有外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明熹
申请(专利权)人:韩明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