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63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固定的主轴承盖本体,主轴承盖本体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固定孔,主轴承盖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与曲轴相适配的抱轴孔,主轴承盖本体的底面上在固定孔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至少3个弧形槽,弧形槽与所述固定孔的对应弧形段同心设置,弧形槽内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呈弧形结构,凸起部的截面面积向下逐渐减小,凸起部的硬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硬度,主轴承盖本体与发动机缸体首次固定时,凸起部在发动机缸体表面形成定位压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定位可靠。

A High Precision Location Structure of Multi-section Arc Main Bearing Co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零配件,尤其指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轴与轴承盖之间的良性配合,能够减小轴与轴承盖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轴的转速。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车轮转动。主轴承盖既要使曲轴安全地保持在原位、又要能自由旋转;同时还要承受发动机的燃烧应力和交变载荷。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国人对汽车认识程度的加深,用户对车辆舒适性和动力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排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一台发动机装上涡轮增压器后,其最大功率与未装增压器的时候相比可以增加40%甚至更高。但是,装了涡轮增压器后,发动机在工作时候的压力和温度都大大升高,因此发动机寿命会比同样排量没有经过增压的发动机要短,而且机械性能、润滑性能都会受到影响,这也会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各个零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涡轮增压的应用能够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但是也给动力总成带来更大的冲击,产生更大的机械振动,而机械振动会影响汽车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定位可靠的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缸体相固定的主轴承盖本体,主轴承盖本体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固定孔,主轴承盖本体的中心设置有与曲轴相适配的抱轴孔,主轴承盖本体的底面上在固定孔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至少3个弧形槽,弧形槽与所述固定孔的对应弧形段同心设置,弧形槽内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凸起部呈弧形结构,凸起部的截面面积向下逐渐减小,凸起部的硬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缸体的硬度,主轴承盖本体与发动机缸体首次固定时,凸起部在发动机缸体表面形成定位压痕。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凸起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面,圆弧面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凸起部的最低点。上述的凸起部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结构。上述的凸起部凸出所述主轴承盖本体下表面部分等高。上述的凸起部凸出所述主轴承盖本体下表面的高度≤1mm。上述的凸起部对应的圆心角度为25°至45°。本技术的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通过在固定孔的外周设置与固定孔的对应弧形段同心设置的弧形槽,并在弧形槽内分别设置凸起部,主轴承盖本体与发动机缸体首次固定时,在发动机缸体表面形成定位压痕,凸起部的设置可以减少螺栓的松动和结合面的滑动,从而降低安装和检测成本;由于凸起部呈弧形结构,能够实现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双向定位,定位方便、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主轴承盖本体的仰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主轴承盖本体的仰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发动机缸体1、主轴承盖本体2、固定孔21、抱轴孔22、弧形槽3、凸起部4、圆弧面4a。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缸体1相固定的主轴承盖本体2,主轴承盖本体2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固定孔21,主轴承盖本体2的中心设置有与曲轴相适配的抱轴孔22,主轴承盖本体2的底面上在固定孔21的外周分别设置有弧形槽3,弧形槽3与所述固定孔21的对应弧形段同心设置,弧形槽3内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4,凸起部4呈弧形结构,凸起部4的截面面积向下逐渐减小,凸起部4的硬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硬度,主轴承盖本体2与发动机缸体1首次固定时,凸起部4在发动机缸体1表面形成定位压痕。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1的截面为圆形结构,固定孔21的外周均匀设置有4个弧形槽3,4个弧形槽3在同一圆周上。采用截面面积向下逐渐减小的凸起部4,减小凸起部4下端面积,从而增加压强,方便定位压痕的形成。实施例中,凸起部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圆弧面4a,圆弧面4a的最低点低于所述凸起部4的最低点。实施例中,凸起部4的径向截面呈三角形结构。实施例中,凸起部4凸出所述主轴承盖本体2下表面部分等高。实施例中,凸起部4凸出所述主轴承盖本体2下表面的高度≤1mm。实施例中,凸起部4对应的圆心角度为25°至45°。主轴承盖本体2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凸起部4烧结成型,发动机缸体1为铝合金材料,凸起部4的硬度大于发动机缸体1的硬度;在主轴承盖本体2与发动机缸体1首次固定时,随着螺栓的拧入,凸起部4在发动机缸体1表面形成定位压痕,发动机缸体1表面由于受压在定位压痕周边微微隆起,由于凸起部4设置于弧形槽3内,隆起部分进入弧形槽3内而不会影响主轴承盖本体2与发动机缸体1表面之间的贴合。主轴承盖本体2的凸起部4嵌入定位压痕内形成定位,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螺栓的松动和结合面的滑动,从而减少对发动机缸体1的磨损,从而降低安装和检测成本;另外,在检修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凸起部4与定位压痕进行二次定位,提高装配效率。采用弧形结构的凸起部4,能够在X轴方向(两固定孔圆心连接线方向)和Y轴方向(结合面内垂直于X轴的方向)双向定位,定位方便、可靠。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在产品加工完成后去除尖角、毛刺,使其表面光滑,同时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其不存在肉眼可见的气孔、缩孔、缩松、裂纹、砂眼等缺陷;并对产品表面进行防锈处理。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定位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定位结构相似,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孔21截面为非圆形结构,固定孔21的外周设置有4个弧形槽3,4个弧形槽3与固定孔21对应的圆弧段同心设置。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缸体(1)相固定的主轴承盖本体(2),所述的主轴承盖本体(2)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固定孔(21),所述的主轴承盖本体(2)的中心设置有与曲轴相适配的抱轴孔(2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轴承盖本体(2)的底面上在固定孔(21)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至少3个弧形槽(3),所述的弧形槽(3)与所述固定孔(21)的对应弧形段同心设置,所述的弧形槽(3)内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4),所述的凸起部(4)呈弧形结构,所述的凸起部(4)的截面面积向下逐渐减小,所述的凸起部(4)的硬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硬度,主轴承盖本体(2)与发动机缸体(1)首次固定时,凸起部(4)在发动机缸体(1)表面形成定位压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多段弧形主轴承盖定位结构,包括与发动机缸体(1)相固定的主轴承盖本体(2),所述的主轴承盖本体(2)的两侧分别竖向设置有固定孔(21),所述的主轴承盖本体(2)的中心设置有与曲轴相适配的抱轴孔(22),其特征是:所述的主轴承盖本体(2)的底面上在固定孔(21)的外周分别设置有至少3个弧形槽(3),所述的弧形槽(3)与所述固定孔(21)的对应弧形段同心设置,所述的弧形槽(3)内分别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4),所述的凸起部(4)呈弧形结构,所述的凸起部(4)的截面面积向下逐渐减小,所述的凸起部(4)的硬度大于所述发动机缸体(1)的硬度,主轴承盖本体(2)与发动机缸体(1)首次固定时,凸起部(4)在发动机缸体(1)表面形成定位压痕。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惠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金鑫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