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57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3
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该可升降的停车架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Liftable Parking Frame, Double-deck Parking Frame and Parking Fram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停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
技术介绍
为解决自行车“停放难”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各种双层自行车停车装置,可以缓解当下自行车乱停乱放及停车难问题。目前的市面上的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主要由纵向支撑架、水平向固定架、可滑动的抽拉架和下层停车架组成。存车者先将抽拉架抽出,再把自行车推上抽拉架,最后将抽拉架推举回水平向固定架,即可完成了自行车在上层的停放,取车者按着逆向步骤便可取走自行车。但是,这类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需要靠人力将自行车推举至1.2m以上的上层车位,使用不太方便,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能够较方便将自行车放置到高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呈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所述底座、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共同围合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的个数为4个,所述4个弹性蓄能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4个弹性蓄能组件分别为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第二弹性蓄能组件、第三弹性蓄能组件和第四弹性蓄能组件,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包括主转接筒、副转接筒、转接轴和涡卷弹簧,所述转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转接筒之内,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副转接筒之内,所述涡卷弹簧设于所述主转接筒之内且套设于所述转接轴之外,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轴,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转接筒的内壁,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的主转接筒,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翔张浩岳王倪珂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