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572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13
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该可升降的停车架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Liftable Parking Frame, Double-deck Parking Frame and Parking Fram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停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
技术介绍
为解决自行车“停放难”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各种双层自行车停车装置,可以缓解当下自行车乱停乱放及停车难问题。目前的市面上的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主要由纵向支撑架、水平向固定架、可滑动的抽拉架和下层停车架组成。存车者先将抽拉架抽出,再把自行车推上抽拉架,最后将抽拉架推举回水平向固定架,即可完成了自行车在上层的停放,取车者按着逆向步骤便可取走自行车。但是,这类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需要靠人力将自行车推举至1.2m以上的上层车位,使用不太方便,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双层停车架及停车架系统,能够较方便将自行车放置到高处。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可选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呈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所述底座、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共同围合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可选地,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的个数为4个,所述4个弹性蓄能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4个弹性蓄能组件分别为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第二弹性蓄能组件、第三弹性蓄能组件和第四弹性蓄能组件,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包括主转接筒、副转接筒、转接轴和涡卷弹簧,所述转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转接筒之内,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副转接筒之内,所述涡卷弹簧设于所述主转接筒之内且套设于所述转接轴之外,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轴,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转接筒的内壁,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的主转接筒,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的副转接筒;所述底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蓄能组件的主转接筒,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蓄能组件的副转接筒;所述固定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蓄能组件的主转接筒,所述第一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性蓄能组件的副转接筒;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蓄能组件的主转接筒,所述第二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性蓄能组件的副转接筒。可选地,所述固定架上设有锁具。可选地,所述固定架的顶端具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一隔挡围栏,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第一隔挡围栏之间围合形成第一限位空间。可选地,所述固定架的两侧均设有隔挡围栏。可选地,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发光装置。可选地,所述固定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发光装置为LED灯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双层停车架,包括上述的可升降的停车架和副停车架,所述副停车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端具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托板,所述第二托板的两侧均设有第二隔挡围栏,所述第二托板与所述第二隔挡围栏之间围合形成第二限位空间。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停车架系统,包括上述的双层停车架,所述多个双层停车架依次并列排布。在本申请中,当第一辆自行车放置于固定架之后,通过这些弹性蓄能组件的释放所积蓄的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固定架可以对该第一辆自行车进行有效的托举作用,即可将该第一辆自行车轻松托举至高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靠人力将自行车推举至上层车位的双层自行车停放装置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层停车架较为节省人力,操作更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双层停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可升降的停车架;200-副停车架;300-双层停车架;1-底座;2-固定架;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41-第一弹性蓄能组件;411-主转接筒;412-副转接筒;413-转接轴;414-涡卷弹簧;42-第二弹性蓄能组件;43-第三弹性蓄能组件;44-第四弹性蓄能组件;5-第一托板;6-第一隔挡围栏;7-基座;8-第二托板;9-第二隔挡围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层停车架300。该双层停车架300包括可升降的停车架100和副停车架200。其中,副停车架200包括基座7,基座7的顶端具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托板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架,设于所述底座之上;连杆组件,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所述连杆组件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架;其中,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及所述连杆组件与所述固定架的连接处均设有弹性蓄能组件,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用以当所述固定架相对所述连杆组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时进行蓄能,且所述固定架能够通过所述弹性蓄能组件释能以从所述第二位置自动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呈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底端和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架的第二端;所述底座、所述固定架、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共同围合形成一平行四边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升降的停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蓄能组件的个数为4个,所述4个弹性蓄能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4个弹性蓄能组件分别为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第二弹性蓄能组件、第三弹性蓄能组件和第四弹性蓄能组件,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包括主转接筒、副转接筒、转接轴和涡卷弹簧,所述转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主转接筒之内,所述转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副转接筒之内,所述涡卷弹簧设于所述主转接筒之内且套设于所述转接轴之外,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接轴,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转接筒的内壁,所述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蓄能组件的主转接筒,所述第一连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晓翔张浩岳王倪珂黄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