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496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串联桩、承台和钢管柱临时墩,每个串联桩均由孔桩和钢管组成,孔桩和钢管均位于地基之中,钢管位于孔桩的下方并与其共轴线;孔桩由钢筋笼和包裹钢筋笼的混凝土组成,钢管的上端与钢筋笼的下端相固定,承台固定于孔桩的上端,钢管柱临时墩固定于承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管‑混凝土桩基,3个或3个以上的串联桩组成的群桩保证了基础的稳固,且适于在作业空间狭小的跨既有铁路、公路环境中建设临时墩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群桩基础,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
技术介绍
在桥梁建设中,经常遇到跨既有铁路线和公路的施工环境,桥梁跨线桥施工中,其上部结构常常用到顶推法施工就位。作为过渡的临时墩基础在大跨径桥梁顶推施工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情况下跨线桥梁的施工环境复杂,在多条既有铁路线中之间修建临时墩基础时,受到施工作业空间狭小、地下水位的限制,导致其使用受限甚至无法使用大型设备组织施工,使施工难度加大;或者受施工条件影响,大型设备无法到达施工现场,使施工受阻。因此会导致现有桥梁基础中存在如下问题:(1)施工作业平台较大,不利于在小作业面施工;(2)对于临时结构,现有桥梁基础会造成材料的浪费;(3)施工工艺复杂,施工速度较慢,不利于施工工期的控制。基础按照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其中,浅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深基础分为管柱基础、沉井基础、气压沉箱基础等。而这两类基础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大型机械进行钻孔,存在着施工作业面较大、设备数量较多等问题,不适用于作业面较窄的跨线桥。与此同时,若使用此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串联桩(7)、承台(5)和钢管柱临时墩(6),每个串联桩均由孔桩(1)和钢管(2)组成,孔桩和钢管均位于地基之中,钢管位于孔桩的下方并与其共轴线;孔桩由钢筋笼(3)和包裹钢筋笼的混凝土(4)组成,钢管的上端与钢筋笼的下端相固定,承台固定于孔桩的上端,钢管柱临时墩固定于承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3个或3个以上的串联桩(7)、承台(5)和钢管柱临时墩(6),每个串联桩均由孔桩(1)和钢管(2)组成,孔桩和钢管均位于地基之中,钢管位于孔桩的下方并与其共轴线;孔桩由钢筋笼(3)和包裹钢筋笼的混凝土(4)组成,钢管的上端与钢筋笼的下端相固定,承台固定于孔桩的上端,钢管柱临时墩固定于承台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串联桩组合群桩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江刘勇祝拥军崔兆云叶永建李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