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滞留设施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生物滞留池,通过植物生长、基质设置和基质内的微生物菌落共同实现对水质的净化功能。但是,在雨季降水量较多时,生物滞留池易被淹没,在旱季降水量少时,植被无法得到充足的降水,这些都对生物滞留池中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从而影响生物滞留池的设置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该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具有无需能源、无需维护、可靠性高等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所述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内设有土壤层和砾石层,所述池本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土壤层适于种植植物,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土壤层的下方,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砾石层的下方;储水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储水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内设有土壤层和砾石层,所述池本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土壤层适于种植植物,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土壤层的下方,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砾石层的下方;储水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储水槽的内顶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砾石层上表面的高度,所述储水槽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排水口与市政排水管相连,其中,所述储水槽与所述池本体构成U型连通器,所述砾石层具有厌氧状态和好氧状态且所述厌氧状态和所述好氧状态交替出现以去除水中的氮元素;引水件,所述引水件的一端设在所述土壤层内且另一端设在所述储水槽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本体,所述池本体内设有土壤层和砾石层,所述池本体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土壤层适于种植植物,所述砾石层位于所述土壤层的下方,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砾石层的下方;储水槽,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储水槽的内顶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砾石层上表面的高度,所述储水槽具有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排水口与市政排水管相连,其中,所述储水槽与所述池本体构成U型连通器,所述砾石层具有厌氧状态和好氧状态且所述厌氧状态和所述好氧状态交替出现以去除水中的氮元素;引水件,所述引水件的一端设在所述土壤层内且另一端设在所述储水槽内以将所述储水槽内的水引导至所述土壤层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本体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截面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池本体的最下端,在竖直方向上所述进水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出水口的高度,所述排水口通过连管与所述市政排水管相连,所述连管由所述排水口至所述市政排水管向下倾斜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设所述储水槽的容积为W、所述池本体的汇水面积为F、平均降雨量为H、径流系数为Φ、单次最大降雨量占总降雨量的比例系数为K,则W=10ΦHFK。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渗、滞、蓄、净、用、排功能的生物滞留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件至少包括位于所述土壤层内的第一段、位于所述储水槽内的第三段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三段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成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峰,郭宏凯,陈正侠,刘滋菁,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