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322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包括工件输送口,所述工件输送口上设置自转平台,且自转平台前侧与输送导轨一端靠接,所述输送导轨上滑行有工件输送车,且在输送导轨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通道,所述工件输送车上运载有工件安放运送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轨道运输车将注塑模具自动运输至相应的加工机床位置进行加工,取代了以往人工运移模具的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与模具的接触,不仅避免了人工运移过程中,发生模具碰撞损坏的现象,且提高了模具在各加工机床之间的运输效率,实现了从原胚料输入至最后成型件输出的无人协助输送方式,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

A Rail Transport Vehicle System for Injection Mold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
,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且注塑模具在浇注完成粗胚件加工后,需要采用不同的加工机床进行钻、铣、刨、磨等精细化加工,使模具到达生产产品的加工精度要求,以往对模具进行精细化加工时,多是由人工将模具搬运至加工机床进行相应的精细加工,不仅要花费大量人工成本,且在人工运移模具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碰撞而损坏模具,且人工工作的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模具的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对现有注塑模具的精细加工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采用轨道运输车将注塑模具自动运输至相应的加工机床位置进行加工,取代了以往人工运移模具的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与模具的接触,不仅避免了人工运移过程中,发生模具碰撞损坏的现象,且提高了模具在各加工机床之间的运输效率,实现了从原胚料输入至最后成型件输出的无人协助输送方式,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包括工件输送口,所述工件输送口上设置自转平台,且自转平台前侧与输送导轨一端靠接,所述输送导轨上滑行有工件输送车,且在输送导轨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通道,所述工件输送车上运载有工件安放运送台,所述工件输送车包括运输车体、设置在运输车体中部的旋转盘和固定在旋转盘上的载送托板,所述运输车体中部设置旋转驱动气缸Ⅰ,且旋转驱动气缸Ⅰ的输出旋转杆与旋转盘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运输车体底端面两侧设置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下端部设置有在输送导轨上运行的支撑滚轮,一侧支撑腿的内侧设置固定在运输车体底端面上的运行驱动电机Ⅰ,并在运行驱动电机Ⅰ转轴上固定驱动齿轮,且另一侧支撑靠下端部侧边设置偏移挡块。进一步地,所述工件输送口的端口上设置安全启闭闸门。进一步地,所述载送托板上端面沿板体长边两侧设置支撑滚轮,且在载送托板上端面靠板体短边一侧设置限位挡条。进一步地,所述自转平台包括固定工件输送口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固定有旋转驱动气缸Ⅱ,所述旋转驱动气缸Ⅱ的旋转输出杆与旋转支撑台底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支撑台顶端部平行设置滑轨,所述滑轨内沿长度方向嵌装有若干个滑轮。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导轨之间设有沿导轨长度方向布置的安装板条,所述安装板条上均匀设置位置信号发射器,且在运输车体底端部设置接收位置信号发射器位置信号的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与运行驱动电机Ⅰ的控制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导轨一侧内端面上设有沿导轨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且所述运行驱动电机Ⅰ转轴上的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相接。进一步地,所述工件安放运送台包括运行台本体,所述运行台本体底端面中部设置安装槽体,所述安装槽体内设有两端与槽体内壁穿接的驱动转轴,且在安装槽体的槽底面上设置运行驱动电机Ⅱ,所述驱动转轴靠两端轴部穿接固定有运行滚轮,且在驱动转轴中部穿接固定有带动带轮,所述运行驱动电机Ⅱ转轴上固定有主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带动带轮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运行台本体底端面在安装槽体的两侧平行设置光滑凸起条,且工件安放运送台在运输车体上时,所述光滑凸起条与支撑滚轮接触。进一步地,所述运行台本体上端面设置安装加工工件的夹具体。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注塑模具运送的轨道运输车系统,包括输送导轨、输送导轨上的工件输送车、输送导轨端部的自转平台以及工件安放运送台,其中在输送导轨的两侧设置若干个连接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通道,先从自转平台将放置了粗胚件的工件安放运送台输入至工件输送车上,工件输送车沿输送导轨运行,输送至相应的输送通道侧边停住,工件输送车进行相应位置选择,再由工件安放运送台运输粗胚件进入输送通道,输送至相应加工设备进行加工,且在加工完成后,由工件安放运送台载送工件沿输送通道输送至工件输送车,再由工件输送车将工件输送至另一个输送通道进入下一道工序的加工设备处进行加工,采用轨道运输车将注塑模具自动运输至相应的加工机床位置进行加工的方式,取代了以往人工运移模具的方式,减少了工作人员与模具的接触,不仅避免了人工运移过程中,发生模具碰撞损坏的现象,且提高了模具在各加工机床之间的运输效率,实现了从原胚料输入至最后成型件输出的无人协助输送方式,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刀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件输送车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工件输送车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自转平台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工件安放运送台的主视图。其中:1、自转平台;2、工件输送车;3、工件安放运送台;4、输送导轨;5、安全启闭闸门;7、齿条;8、输送通道;9、安装板条;10、接收位置信号发射器;11、工件输送口;101、安装底座;102、旋转驱动气缸Ⅱ;103、旋转支撑台;104、滑轨;105、滑轮;201、运输车体;202、旋转盘;203、载送托板;204、支撑滚轮;205、限位挡条;206、旋转驱动气缸Ⅰ;207、信号接收器;208、支撑腿;209、支撑滚轮;210、偏移挡块;211、运行驱动电机Ⅰ;212、驱动齿轮;301、运行台本体;302、运行驱动电机Ⅱ;303、主动带轮;304、驱动转轴;305、带动带轮;306、运行滚轮;307、光滑凸起条;308、夹具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包括工件输送口11,所述工件输送口11上设置自转平台1,且自转平台1前侧与输送导轨4一端靠接,所述输送导轨4上滑行有工件输送车2,且在输送导轨4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通道8,所述工件输送车2上运载有工件安放运送台3,所述工件输送口11的端口上设置安全启闭闸门5,将粗胚件放置在工件安放运送台3上,工件安放运送台3载送粗胚件运行至自转平台1上,接着工件输送车2沿着输送导轨4运行至端部的自转平台1,工件安放运送台3载送着粗胚件从自转平台1运行至工件安放运送台3上,再由工件输送车2沿输送导轨4运输至相应的输送通道8侧边停住,接着旋转工件安放运送台3的位置正对输送通道8,最后工件安放运送台3载送着粗胚件从工件输送车2输出进入输送通道8,沿着输送通道8运行至相应加工设备位置进行加工,且在加工完成后再由工件安放运送台3沿输送通道8载送着加工件移动至工件输送车2上,由工件输送车2沿输送导轨4输送至下一个输送通道8的位置,进行下一步的工件加工工序的加工设备位置处进行加工,实现了加工工件的自动化运输。如图2、3所示,所述工件输送车2包括运输车体201、设置在运输车体201中部的旋转盘202和固定在旋转盘202上的载送托板203,所述运输车体201中部设置旋转驱动气缸Ⅰ206,且旋转驱动气缸Ⅰ206的输出旋转杆与旋转盘202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运输车体201底端面两侧设置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包括工件输送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输送口(11)上设置自转平台(1),且自转平台(1)前侧与输送导轨(4)一端靠接,所述输送导轨(4)上滑行有工件输送车(2),且在输送导轨(4)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通道(8),所述工件输送车(2)上运载有工件安放运送台(3),所述工件输送车(2)包括运输车体(201)、设置在运输车体(201)中部的旋转盘(202)和固定在旋转盘(202)上的载送托板(203),所述运输车体(201)中部设置旋转驱动气缸Ⅰ(206),且旋转驱动气缸Ⅰ(206)的输出旋转杆与旋转盘(202)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运输车体(201)底端面两侧设置支撑腿(208),所述支撑腿(208)下端部设置有在输送导轨(4)上运行的支撑滚轮(209),一侧支撑腿(208)的内侧设置固定在运输车体(201)底端面上的运行驱动电机Ⅰ(211),并在运行驱动电机Ⅰ(211)转轴上固定驱动齿轮(212),且另一侧支撑(208)靠下端部侧边设置偏移挡块(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包括工件输送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输送口(11)上设置自转平台(1),且自转平台(1)前侧与输送导轨(4)一端靠接,所述输送导轨(4)上滑行有工件输送车(2),且在输送导轨(4)两侧设置有若干个连接工件加工设备的输送通道(8),所述工件输送车(2)上运载有工件安放运送台(3),所述工件输送车(2)包括运输车体(201)、设置在运输车体(201)中部的旋转盘(202)和固定在旋转盘(202)上的载送托板(203),所述运输车体(201)中部设置旋转驱动气缸Ⅰ(206),且旋转驱动气缸Ⅰ(206)的输出旋转杆与旋转盘(202)底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运输车体(201)底端面两侧设置支撑腿(208),所述支撑腿(208)下端部设置有在输送导轨(4)上运行的支撑滚轮(209),一侧支撑腿(208)的内侧设置固定在运输车体(201)底端面上的运行驱动电机Ⅰ(211),并在运行驱动电机Ⅰ(211)转轴上固定驱动齿轮(212),且另一侧支撑(208)靠下端部侧边设置偏移挡块(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输送口(11)的端口上设置安全启闭闸门(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送托板(203)上端面沿板体长边两侧设置支撑滚轮(204),且在载送托板(203)上端面靠板体短边一侧设置限位挡条(2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加工用轨道运输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平台(1)包括固定工件输送口(11)上的安装底座(101),所述安装底座(101)上固定有旋转驱动气缸Ⅱ(102),所述旋转驱动气缸Ⅱ(102)的旋转输出杆与旋转支撑台(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晓农许灵钢周建锋谢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