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3060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属于夹持装置领域,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包括下夹持板,下夹持板上铺设有墨斗胶片,墨斗胶片上放置有一对上夹持块,一对上夹持块上均开凿有滑槽,一对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框,滑动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抹角固定板,一对抹角固定板的上端均连接有一对推墨铲轴,一对推墨铲轴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墨铲,推墨铲轴的上端连接有抹角压力板,抹角固定板与抹角压力板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上套接有压缩弹簧,抹角压力板与滑动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上套接有拉伸弹簧,可以实现易于将余墨推入印刷机内,不易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夹持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和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墨斗胶片是当前印刷机常用的一种耗材,设置于印刷机的注墨装置与墨斗间,将墨斗底部的电机部分与油墨隔绝起来,当更换油墨时,仅需将墨斗胶片更换,无需清洗机体。但现有的墨斗胶片夹持装置不易于余墨的充分利用,易于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它可以实现易于将余墨推入印刷机内,不易造成浪费。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包括下夹持板,所述下夹持板上铺设有墨斗胶片,所述墨斗胶片上放置有一对上夹持块,一对所述上夹持块上均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包括下夹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板(1)上铺设有墨斗胶片(2),所述墨斗胶片(2)上放置有一对上夹持块(3),一对所述上夹持块(3)上均开凿有滑槽,一对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框(4),所述滑动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抹角固定板(5),一对所述抹角固定板(5)的上端均连接有一对推墨铲轴(6),一对所述推墨铲轴(6)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墨铲(7),所述推墨铲轴(6)的上端连接有抹角压力板(8),所述抹角固定板(5)与抹角压力板(8)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9)上套接有压缩弹簧(10),所述抹角压力板(8)与滑动框(4)的内壁之间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墨斗胶片更换用夹持装置,包括下夹持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持板(1)上铺设有墨斗胶片(2),所述墨斗胶片(2)上放置有一对上夹持块(3),一对所述上夹持块(3)上均开凿有滑槽,一对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框(4),所述滑动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对抹角固定板(5),一对所述抹角固定板(5)的上端均连接有一对推墨铲轴(6),一对所述推墨铲轴(6)之间固定连接有推墨铲(7),所述推墨铲轴(6)的上端连接有抹角压力板(8),所述抹角固定板(5)与抹角压力板(8)之间连接有第一伸缩杆(9),所述第一伸缩杆(9)上套接有压缩弹簧(10),所述抹角压力板(8)与滑动框(4)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伸缩杆(11),所述第二伸缩杆(11)上套接有拉伸弹簧(12),所述上夹持块(3)上连接有与下夹持板(1)相匹配的锁紧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英颜江辉李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亿丰印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