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305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卷机构、模压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和置于放卷架上的放卷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架和置于收卷架上的收卷辊;所述模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一版辊、第一压辊、第一冷却辊、第二版辊、第二压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所述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各自对称地设置两个热区、两个冷区和位于两个冷区与两个热区之间的隔热区;每个隔热区的弧长为5~10mm;第一版辊的冷区与第二版辊的冷区垂直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模压机,能实现涂布膜张力均匀的目的,并且同时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延长版辊的机械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压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压机。
技术介绍
在生产具有镭射效果的真空镀铝纸时,模压是一道重要的工序。模压就是把经电铸形成的具有全息图案的镍版包覆在版辊上,然后加热版辊,通过高温将涂有信息层的塑料薄膜通过模压机的版辊和压辊之间,由模压机的压合装置和传动装置把镍版上的镭射图案压印在薄膜上,形成涂布膜。目前模压机的版辊上通常设有热区和冷区,热区和冷区之间设有弧长为30mm左右的过渡区(见图1)。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版辊的热区会发生膨胀,而冷区发生收缩,使版辊产生形变导致涂布膜的张力不均,在后续生产中涂布膜会发生膨胀或收缩,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会在热区与冷区交界处的过渡区形成干涉纹,故需对版辊进行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模压机,它能实现涂布膜张力均匀的目的,并且同时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延长版辊的机械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卷机构、模压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和置于放卷架上的放卷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架和置于收卷架上的收卷辊;其中,所述模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一版辊、第一压辊、第一冷却辊、第二版辊、第二压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所述第一导辊靠近所述放卷机构,所述第二导辊设在第一导辊的前上方;所述第一版辊设在第二导辊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压辊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一冷却辊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一版辊相切;所述第四导辊位于第一压辊的正下方;所述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顺着涂布膜的行走路线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压辊位于第八导辊的正上方并且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二冷却辊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二版辊相切;所述第三导辊位于第二版辊的前下方并靠近收卷机构;所述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各自对称地设置两个热区、两个冷区和位于两个冷区与两个热区之间的隔热区;每个隔热区的弧长为5~10mm;第一版辊的冷区与第二版辊的冷区垂直布置。上述的模压机,其中,所述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的周长相同并为615~620mm,所述第一版辊上的冷区和第二版辊的上的冷区的弧长相同并为80~120mm。上述的模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版辊的热区温度和第二版辊的热区温度为120~180℃,冷区温度为20~40℃。本技术的模压机与现有的模压机相比,首先通过在版辊上的热区与冷区的交界处设置隔热区,将原本30mm左右的过渡区缩减为5~10mm,避免版辊的过渡区在涂布膜上形成的干涉纹,影响产品质量,然后在版辊原有冷区的轴对称位置再增加一个相同周长的冷区,以抵消由于热胀冷缩对版辊形状的影响,从而能实现涂布膜张力均匀的目的,并且同时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延长版辊的机械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模压机中的版辊的断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模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模压机中的版辊的断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模压机中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模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卷机构、模压机构和收卷机构;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1和置于放卷架1上的放卷辊10;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架3和置于收卷架3上的收卷辊30;模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21、第二导辊22、第一版辊23、第一压辊27、第一冷却辊24、第二版辊26、第二压辊28、第二冷却辊25、第三导辊39、第四导辊210、第五导辊211、第六导辊212、第七导辊213和第八导辊214;第一导辊21靠近放卷机构,第二导辊22设在第一导辊21的前上方;第一版辊24设在第二导辊22的正前方;第一压辊27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一冷却辊24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一版辊23相切;第四导辊210位于第一压辊27的正下方;第五导辊211、第六导辊212、第七导辊213和第八导辊214顺着涂布膜20的行走路线上下交错设置;第二压辊28位于第八导辊214的正上方并且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二冷却辊25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二版辊26相切;第三导辊29位于第二版辊26的前下方并靠近收卷机构;第一版辊23和第二版辊26的周长相同并为615~620mm,第一版辊23和第二版辊26各自对称地设置两个热区5、两个冷区4和位于两个冷区4与两个热区5之间的隔热区6;每个隔热区6的弧长为5~10mm;第一版辊23上的冷区4和第二版辊26的上的冷区4的弧长相同并为80~120mm,第一版辊23的冷区4与第二版辊26的冷区4垂直布置(见图4)。第一版辊23的热区5温度和第二版辊26的热区5温度为120~180℃,冷区4温度为20~40℃。本技术的模压机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第一导辊21和第二导辊22将缠绕在放卷辊10上的涂布膜20展平后牵引至第一版辊23和第一压辊27之间进行第一次模压处理。期间第一冷却辊24不断地对第一压辊27进行冷却,第一次模压处理后的涂布膜20依次经第四导辊210、第五导辊211、第六导辊212、第七导辊213和第八导辊214牵引至第二版辊26和第二压辊28之间,将第一次模压处理中冷区未压到的位置再次模压,第二冷却辊25不断地对第二压辊28进行冷却,使再次模压处理后的涂布膜20经第三导辊29牵引至收卷机构收卷。本技术的模压机与现有的模压机相比,首先通过在版辊上的热区与冷区的交界处设置隔热区,将现有技术版辊上的弧长为30mm左右的过渡区缩减成弧长为5~10mm的过渡区,避免两个版辊上的过渡区在涂布膜上形成的干涉纹,影响产品质量,然后在版辊原有冷区的轴对称位置再增加一个相同周长的冷区,以抵消由于热胀冷缩对版辊形状的影响,从而达到涂布膜张力均匀的目的,并且同时可以提高生产速度,延长版辊的机械寿命。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技术之用,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卷机构、模压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和置于放卷架上的放卷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架和置于收卷架上的收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一版辊、第一压辊、第一冷却辊、第二版辊、第二压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所述第一导辊靠近所述放卷机构,所述第二导辊设在第一导辊的前上方;所述第一版辊设在第二导辊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压辊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一冷却辊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一版辊相切;所述第四导辊位于第一压辊的正下方;所述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顺着涂布膜的行走路线上下交错设置;所述第二压辊位于第八导辊的正上方并且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二冷却辊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二版辊相切;所述第三导辊位于第二版辊的前下方并靠近收卷机构;所述第一版辊和第二版辊各自对称地设置两个热区、两个冷区和位于两个冷区与两个热区之间的隔热区;每个隔热区的弧长为5~10mm;第一版辊的冷区与第二版辊的冷区垂直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机,包括依次连接的放卷机构、模压机构和收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包括放卷架和置于放卷架上的放卷辊;所述收卷机构包括收卷架和置于收卷架上的收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机构包括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一版辊、第一压辊、第一冷却辊、第二版辊、第二压辊、第二冷却辊、第三导辊、第四导辊、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所述第一导辊靠近所述放卷机构,所述第二导辊设在第一导辊的前上方;所述第一版辊设在第二导辊的正前方;所述第一压辊分别与位于其前侧的第一冷却辊和位于其后侧的第一版辊相切;所述第四导辊位于第一压辊的正下方;所述第五导辊、第六导辊、第七导辊和第八导辊顺着涂布膜的行走路线上下交错设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良朱正松徐建彪杨春陈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