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仲良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938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装置、合模装置和后续轨道,所述注射装置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尾部设有马达,所述注射装置一侧设有合模装置,所述合模装置内设有用于安装的模具的模具室,所述模具室一侧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另一侧设有直角接套,所述直角接套末端下方设有后续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下方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气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通过在出料口下方添加后续轨道,使得产品可以快速的传输,通过在支撑台内设计气层,可以将出料口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从而保证产品从出料口出来时不会因高度的问题而形成缺陷。

A Horizontal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with Adjustabl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
技术介绍
塑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材料之一,塑料的加工工艺有许多种,注塑是其中的一种,注塑是使用注塑机将热塑性塑料熔体在高压下注入到模具内经冷却、固化获得产品的方法。注塑也能用于热固性塑料及泡沫塑料的成型。注塑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但加工好的产品会因为无法及时运走继而堆积,且因为其高度不能进行调整,加工好的产品从出料口下料时会因为出料口距离地面高度过高或过低,从而因为改变了形状结构导致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注塑机加工好的产品无法及时运走,出料口高度难以调整引起产品缺陷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装置、汽缸、螺杆、加热器、马达、合模装置、模具室、脱模机构、直角接套、支撑台和后续轨道,所述注射装置内设有气缸,所述气缸上设有若干个加热器,所述气缸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尾部设有马达,所述注射装置一侧设有合模装置,所述合模装置内设有用于安装的模具的模具室,所述模具室一侧设有脱模机构,所述脱模机构另一侧设有直角接套,所述直角接套末端下方设有后续装置,所述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下方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内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气层。作为优选,所述气缸顶部一侧设有用于放料的料斗,所述气缸前部呈锥形结构,锥口处设有注射口。作为优选,所述螺杆前部呈锥形,螺杆前部设有防止原料回流的止反流阀,所述螺杆杆身上设有螺纹,所述气缸内壁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螺纹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模具室顶部和底部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推板,所述推板中心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孔中心与注射孔位于同一高度。作为优选,所述脱模机构上设有可以将模具上产品冷却的冷却成型装置和产品从模具上安全脱落的分离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直角接套下方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后续轨道的正上方,所述后续轨道另一端连有其他设备。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台的长度小于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的长度之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结构合理,通过在出料口下方添加一个后续轨道的方式,使得加工好的产品可以得到快速的传输,从而进入下一道工序,通过在支撑台内设计一个气层,可以随时将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调节到合适的高度,从而保证产品从出料口出来时不会因高度的问题而形成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注射装置、2-汽缸、21-加热器、22-料斗、23-螺杆、231-止反流阀、232-螺纹、24-注射口、25-螺纹孔、3-马达、4-合模装置、5-模具室、51-拉杆、52-推块、521-凹孔、53-出料口、6-脱模机构、61-冷却成型装置、62-分离装置、7-直角接套、8-支撑台、81-气层、9-后续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装置1、汽缸2、螺杆23、加热器21、马达3、合模装置4、模具室5、脱模机构6、直角接套7、支撑台8和后续轨道9,所述注射装置1内设有气缸2,所述气缸2上设有若干个加热器21,所述气缸2内设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尾部设有马达3,所述注射装置1一侧设有合模装置4,所述合模装置4内设有用于安装的模具的模具室5,所述模具室5一侧设有脱模机构6,所述脱模机构6另一侧设有直角接套7,所述直角接套7末端下方设有后续装置9,所述注射装置1和合模装置4下方设有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内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气层81。所述气缸2顶部一侧设有用于放料的料斗22,所述气缸2前部呈锥形结构,锥口处设有注射口24。所述螺杆23前部呈锥形,螺杆23前部设有防止原料回流的止反流阀231,所述螺杆23杆身上设有螺纹232,所述气缸2内壁上设有螺纹孔25,所述螺纹孔25与螺纹232相适应。所述模具室5顶部和底部设有拉杆51,所述拉杆51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推板52,所述推板52中心设有凹孔521,所述凹孔521的孔中心与注射孔位于同一高度。所述脱模机构6上设有可以将模具上产品冷却的冷却成型装置61和产品从模具上安全脱落的分离装置62。所述直角接套7下方设有出料口53,所述出料口53位于后续轨道9的正上方,所述后续轨道9另一端连有其他设备。所述支撑台8的长度小于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的长度之和。本专利技术工作过程: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原料倒入料斗22进入汽缸2,通过加热器21的加热加压使原料融化,发动马达3后推动螺杆23,使原料从注射口24喷出,原料喷出后进入模具室5的模具内,进过脱模机构6上的冷却成型装置61和分离装置62后呈固态产品脱离进过直角接套7后从出料口53落下,进入后续装置9,支撑台8内的气层81可以改变厚度从而调节高度,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塑机加工好的产品无法及时运走,出料口53高度难以调整引起产品缺陷等技术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装置(1)、汽缸(2)、螺杆(23)、加热器(21)、马达(3)、合模装置(4)、模具室(5)、脱模机构(6)、直角接套(7)、支撑台(8)和后续轨道(9),所述注射装置(1)内设有气缸(2),所述气缸(2)上设有若干个加热器(21),所述气缸(2)内设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尾部设有马达(3),所述注射装置(1)一侧设有合模装置(4),所述合模装置(4)内设有用于安装的模具的模具室(5),所述模具室(5)一侧设有脱模机构(6),所述脱模机构(6)另一侧设有直角接套(7),所述直角接套(7)末端下方设有后续装置(9),所述注射装置(1)和合模装置(4)下方设有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内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气层(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装置(1)、汽缸(2)、螺杆(23)、加热器(21)、马达(3)、合模装置(4)、模具室(5)、脱模机构(6)、直角接套(7)、支撑台(8)和后续轨道(9),所述注射装置(1)内设有气缸(2),所述气缸(2)上设有若干个加热器(21),所述气缸(2)内设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尾部设有马达(3),所述注射装置(1)一侧设有合模装置(4),所述合模装置(4)内设有用于安装的模具的模具室(5),所述模具室(5)一侧设有脱模机构(6),所述脱模机构(6)另一侧设有直角接套(7),所述直角接套(7)末端下方设有后续装置(9),所述注射装置(1)和合模装置(4)下方设有支撑台(8),所述支撑台(8)内部设有用于调节高度的气层(8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2)顶部一侧设有用于放料的料斗(22),所述气缸(2)前部呈锥形结构,锥口处设有注射口(24)。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卧式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仲良
申请(专利权)人:周仲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