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29176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定向导轨,定向导轨两端分别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轨枕运输小车和空模运输小车;定向导轨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为两个,呈矩形布置,用于支撑倒置的轨枕模具,各立柱侧面均设有轨枕承托架以及驱动轨枕承托架升降的脱模升降气缸;定向导轨上跨设有吊臂轨道,吊臂轨道水平且垂直于定向导轨,吊臂轨道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其横向移动的吊臂,吊臂底端设有夹具以及驱动夹具旋转的旋转气缸。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轨枕与模具的自动脱离和分别输出,脱模过程中,通过对轨枕承托架下落高度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双块式轨枕因受扭力作用造成的损伤或报废。

A Two-block Sleeper Demoulding and Outpu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枕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
技术介绍
在高速铁路的轨枕一般采用双块式轨枕,双块式轨枕预制好后要进行脱摸。传统生产线中,双块式轨枕采用气动脱模,脱模站气囊充气将双块式轨枕的模具顶升到一定高度,然后气囊自动放气,模具自由下落到脱模站的四个支撑点上,将轨枕从模具内脱离出来。脱模出来的轨枕携带着一定的冲击力,其底部的钢筋桁架直接落到脱模站的横梁上,因轨枕从模具内脱离出来后,轨枕的两个钢筋支撑桁架下落到脱模站横梁顶面时,会对双块式轨枕产生冲击力,由于两个钢筋支撑桁架下落时的不平衡不同步,会加大对双块式轨枕的冲击,造成双块式轨枕的损伤甚至报废。尤其是,当双块式轨枕中的一侧轨枕块已经与模具脱离,而另一侧轨枕块未与模具脱离的情况下,双块式轨枕受扭力作用损伤和报废的概率会成倍地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能够实现轨枕与模具的自动脱离和分别输出。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包括水平设置的定向导轨,定向导轨两端分别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轨枕运输小车和空模运输小车;定向导轨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为两个,呈矩形布置,用于支撑倒置的轨枕模具,各立柱侧面均设有轨枕承托架以及驱动轨枕承托架升降的脱模升降气缸;定向导轨上跨设有吊臂轨道,吊臂轨道水平且垂直于定向导轨,吊臂轨道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其横向移动的吊臂,吊臂底端设有夹具以及驱动夹具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轨枕运输小车上安装有轨枕支撑平台以及驱动轨枕支撑平台升降的轨枕升降气缸;所述空模运输小车上安装有空模支撑平台以及驱动空模支撑平台升降的空模升降气缸;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轨枕运输小车、空模运输小车、脱模升降气缸、吊臂、旋转气缸、轨枕升降气缸、空模升降气缸连接,控制器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脱模升降气缸与轨枕承托架间。所述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脱模过程、轨枕输出过程、空模输出过程;脱模过程为:脱模升降气缸通过轨枕承托架举升立柱上的模具,并带动轨枕承托架快速下落至与立柱上端面高度,使轨枕模具下落撞击立柱,从而使轨枕模具内的轨枕脱落,轨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在轨枕承托架上,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测量值判断轨枕是否完全脱落,当确认轨枕完全脱落后,脱模升降气缸通过轨枕承托架带动轨枕下落至初始位置;轨枕输出过程为:控制轨枕运输小车沿定向导轨横向移动至轨枕下方,并通过轨枕升降气缸举升轨枕支撑平台托起轨枕,控制轨枕运输小车回位将轨枕移出;空模输出过程为:控制空模运输小车沿定向导轨横向移动至空模下方,并通过空模升降气缸举升空模支撑平台托起空模,再控制空模运输小车带动空模移动至吊臂轨道下方,驱动吊臂沿吊臂轨道横向移动,吊臂相互靠拢使得夹具配合夹紧空模,夹具夹紧空模后,空模升降气缸带动空模支撑平台回位,再通过旋转气缸驱使夹具带动空模翻转180°,空模升降气缸再次举升空模支撑平台至与空模下端面接触,驱动吊臂复位放开空模,空模运输小车带动空模回位将空模移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空模传送线和轨枕传送线间,能够实现轨枕与模具的自动脱离和分别输出,脱模过程中,通过对轨枕承托架下落高度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双块式轨枕因受扭力作用造成的损伤或报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用于空模传送线1和轨枕传送线间,包括水平设置的定向导轨2,定向导轨2两端分别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轨枕运输小车3和空模运输小车4;定向导轨2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立柱5,每组立柱5为两个,呈矩形布置,用于支撑倒置的轨枕模具,各立柱5侧面均设有轨枕承托架6以及驱动轨枕承托架6升降的脱模升降气缸7;定向导轨2上跨设有吊臂轨道8,吊臂轨道8水平且垂直于定向导轨2,吊臂轨道8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其横向移动的吊臂9,吊臂9底端设有夹具10以及驱动夹具10旋转的旋转气缸11;所述轨枕运输小车3上安装有轨枕支撑平台31以及驱动轨枕支撑平台31升降的轨枕升降气缸32;所述空模运输小车4上安装有空模支撑平台以及驱动空模支撑平台升降的空模升降气缸,空模运输小车4与轨枕运输小车3结构相同;还包括控制器12(图中未画出),控制器12分别与所述轨枕运输小车3、空模运输小车4、脱模升降气缸7、吊臂9、旋转气缸11、轨枕升降气缸32、空模升降气缸连接,控制器12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脱模升降气缸7与轨枕承托架6间。上述脱模和输出系统的脱模过程为:脱模升降气缸7通过轨枕承托架6举升立柱5上的模具,并带动轨枕承托架6快速下落至与立柱5上端面高度,使轨枕模具下落撞击立柱5,从而使轨枕模具内的轨枕脱落,轨枕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在轨枕承托架6上,控制器12根据压力传感器13测量值判断轨枕是否完全脱落,当确认轨枕完全脱落后,脱模升降气缸7通过轨枕承托架6带动轨枕下落至初始位置。脱模过程中,通过对轨枕承托架6下落高度进行控制,可以避免轨枕因受扭力作用造成的损伤或报废。上述脱模和输出系统的轨枕输出过程为:控制轨枕运输小车3沿定向导轨2横向移动至轨枕下方,并通过轨枕升降气缸32举升轨枕支撑平台31托起轨枕,控制轨枕运输小车3回位将轨枕移出。上述脱模和输出系统的空模输出过程为:控制空模运输小车4沿定向导轨2横向移动至空模下方,并通过空模升降气缸举升空模支撑平台托起空模,再控制空模运输小车4带动空模移动至吊臂轨道8下方,驱动吊臂9沿吊臂轨道8横向移动,吊臂9相互靠拢使得夹具10配合夹紧空模,夹具10夹紧空模后,空模升降气缸带动空模支撑平台41回位,再通过旋转气缸11驱使夹具10带动空模翻转180°,空模升降气缸再次举升空模支撑平台至与空模下端面接触,驱动吊臂9复位放开空模,空模运输小车4带动空模回位将空模移出。本专利技术可以用于空模传送线和轨枕传送线间,能够实现轨枕与模具的自动脱离和分别输出,脱模过程中,通过对轨枕承托架下落高度进行控制,可以避免双块式轨枕因受扭力作用造成的损伤或报废。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定向导轨,定向导轨两端分别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轨枕运输小车和空模运输小车;定向导轨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为两个,呈矩形布置,用于支撑倒置的轨枕模具,各立柱侧面均设有轨枕承托架以及驱动轨枕承托架升降的脱模升降气缸;定向导轨上跨设有吊臂轨道,吊臂轨道水平且垂直于定向导轨,吊臂轨道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其横向移动的吊臂,吊臂底端设有夹具以及驱动夹具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轨枕运输小车上安装有轨枕支撑平台以及驱动轨枕支撑平台升降的轨枕升降气缸;所述空模运输小车上安装有空模支撑平台以及驱动空模支撑平台升降的空模升降气缸;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轨枕运输小车、空模运输小车、脱模升降气缸、吊臂、旋转气缸、轨枕升降气缸、空模升降气缸连接,控制器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脱模升降气缸与轨枕承托架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定向导轨,定向导轨两端分别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轨枕运输小车和空模运输小车;定向导轨中部两侧分别设有一组立柱,每组立柱为两个,呈矩形布置,用于支撑倒置的轨枕模具,各立柱侧面均设有轨枕承托架以及驱动轨枕承托架升降的脱模升降气缸;定向导轨上跨设有吊臂轨道,吊臂轨道水平且垂直于定向导轨,吊臂轨道两端分别安装有沿其横向移动的吊臂,吊臂底端设有夹具以及驱动夹具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轨枕运输小车上安装有轨枕支撑平台以及驱动轨枕支撑平台升降的轨枕升降气缸;所述空模运输小车上安装有空模支撑平台以及驱动空模支撑平台升降的空模升降气缸;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轨枕运输小车、空模运输小车、脱模升降气缸、吊臂、旋转气缸、轨枕升降气缸、空模升降气缸连接,控制器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脱模升降气缸与轨枕承托架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块式轨枕脱模和输出系统的工作过程包括脱模过程、轨枕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好运达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