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浮电主轴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主轴,尤其涉及一种气浮电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精密加工对高速切削、磨削应用中的轴承要求较高,在3C行业中,对高速磨削加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其中,电主轴是一种带有滑动轴承机构的设备,其具有更高的精度、高速、低振动以及洁净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现代机床加工场合。传统的电主轴,所用的拉刀机构结构复杂,不方便操作,这种复杂的拉刀方式影响了刀具的寿命,同时拉爪机构加工难度较大,难以满足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中心吹气的方式实现拉刀,从而方便更换刀具、降低操作难度,同时提高主轴稳定性、加工精度和刀具使用寿命的气浮电主轴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浮电主轴结构,其包括有钢筒,所述钢筒内设有前气浮轴承、后气浮轴承、定子绕组和轴芯,所述前气浮轴承固定于所述钢筒的前端,所述后气浮轴承固定于所述钢筒的后端,所述定子绕组设于所述前气浮轴承和后气浮轴承之间,所述轴芯依次穿过所述前气浮轴承、定子绕组和后气浮轴承,所述轴芯呈中空状,且所述轴芯内设有拉杆,所述轴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筒(1),所述钢筒(1)内设有前气浮轴承(2)、后气浮轴承(3)、定子绕组(4)和轴芯(5),所述前气浮轴承(2)固定于所述钢筒(1)的前端,所述后气浮轴承(3)固定于所述钢筒(1)的后端,所述定子绕组(4)设于所述前气浮轴承(2)和后气浮轴承(3)之间,所述轴芯(5)依次穿过所述前气浮轴承(2)、定子绕组(4)和后气浮轴承(3),所述轴芯(5)呈中空状,且所述轴芯(5)内设有拉杆(6),所述轴芯(5)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刀柄(7),所述拉杆(6)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刀柄(7),所述钢筒(1)的后端固定有背盖(8),所述背盖(8)的后端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钢筒(1),所述钢筒(1)内设有前气浮轴承(2)、后气浮轴承(3)、定子绕组(4)和轴芯(5),所述前气浮轴承(2)固定于所述钢筒(1)的前端,所述后气浮轴承(3)固定于所述钢筒(1)的后端,所述定子绕组(4)设于所述前气浮轴承(2)和后气浮轴承(3)之间,所述轴芯(5)依次穿过所述前气浮轴承(2)、定子绕组(4)和后气浮轴承(3),所述轴芯(5)呈中空状,且所述轴芯(5)内设有拉杆(6),所述轴芯(5)的前端开口处设有刀柄(7),所述拉杆(6)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刀柄(7),所述钢筒(1)的后端固定有背盖(8),所述背盖(8)的后端固定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侧壁、背盖(8)的侧壁和钢筒(1)的侧壁开设有依次连通的气道(10),所述前气浮轴承(2)的第一气压通道(25)和后气浮轴承(3)的第二气压通道(35)均连通于所述气道(10),所述拉杆(6)的后端延伸至所述背盖(8)内,所述背盖(8)内设有推杆(80),所述气缸(9)包括有活塞杆(90)和活塞(91),所述背盖(8)的顶部开设有用于穿过所述推杆(80)和活塞杆(90)的背盖孔(81),所述活塞杆(90)、推杆(80)和拉杆(6)同轴设置且三者依次抵接,所述活塞杆(90)、推杆(80)、拉杆(6)和刀柄(7)的中心处形成有依次连通的卸刀导气孔(60),所述气缸(9)的背侧设有卸刀气嘴(92),所述卸刀气嘴(92)用于向所述活塞(91)后侧的空间内注入压缩空气,藉由该压缩空气驱使所述活塞(91)、活塞杆(90)、推杆(80)和拉杆(6)前移,以驱使刀柄(7)与刀具松开,同时压缩空气通过卸刀导气孔(60)吹向刀柄(7)内的刀具,以驱使刀具脱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电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6)的后端固定有包柄(61),所述包柄(61)与所述轴芯(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卸刀导气孔(60)贯穿于所述包柄(61)的前后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伟,农乃昌,李存杰,杨丹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贝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