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624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所述搅拌罐本体的内部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的侧边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板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搅拌罐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加料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并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侧边固定有矩形叶片,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并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位于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转轴的侧边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锯齿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变性淀粉溶解的质量,通过使内部液体进行循环流动,更提高了混合的效率。

A Modified Starch Mix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
本技术涉及变性淀粉
,尤其涉及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
技术介绍
为改善淀粉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利用物理、化学或酶法处理,在淀粉分子上引入新的官能团或改变淀粉分子大小和淀粉颗粒性质,从而改变淀粉的天然特性(如:糊化温度、热粘度及其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凝胶力、成膜性、透明性等),使其更适合于一定应用的要求。这种经过二次加工,改变性质的淀粉统称为变性淀粉。变性淀粉在溶解清水的过程中容易形成颗粒物而导致溶解不充分,现有的搅拌罐只能进行简单的搅拌而不能对颗粒进行破碎,变性淀粉的溶解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所述搅拌罐本体的内部由隔板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的侧边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隔板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搅拌罐本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加料装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并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转轴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本体(1)的内部由隔板(6)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6)的侧边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隔板(6)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搅拌罐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加料装置(8),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12)并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转轴(5)的侧边固定有矩形叶片(7),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12)并连接有第二转轴(2),所述第二转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性淀粉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本体(1)的内部由隔板(6)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隔板(6)的侧边底部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隔板(6)的侧边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搅拌罐本体(1)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盖板(12),所述第一盖板(1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1)、加料装置(8),所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12)并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位于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转轴(5)的侧边固定有矩形叶片(7),所述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向下贯穿第一盖板(12)并连接有第二转轴(2),所述第二转轴(2)位于第二腔体内,所述第二转轴(2)的侧边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13)、锯齿片(3),所述第二转轴(2)上固定套接有刷毛座(16),所述刷毛座(16)的顶部固定有刷毛(15),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固定有过滤网(14),所述第一螺旋叶片(13)位于过滤网(14)的上方,所述刷毛座(16)、锯齿片(3)位于过滤网(14)的下方,所述加料装置(8)包括加料斗(17)、第二盖板(18)、第三电机(19)、第三转轴(20)、第二螺旋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博大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