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一种典型PAHs—萘污染的吸附降解中的应用。(二)
技术介绍
TiO2是一种常作为光催化剂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通常分为锐钛矿型,金红石型和板钛矿型三种晶型。相对于其他两种晶型,锐钛矿的禁带宽度较低,故通常用做光催化降解材料。对目前而言,利用可见光激活TiO2来治理环境是一项较为理想且可行的环境处理技术和工程(EnvironmentalScience&PollutionResearchInternational,2015,22(20):15432-15442)。由于纳米TiO2本身具有很好的的特性,如化学稳定性、对人体和环境无毒无害、较低的重金属含量、抗菌的时效性强、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所以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到广泛利用和不断地研究、探讨。但是,TiO2颗粒细小,单独使用时分离和回收非常困难,难以重复利用;同时其颗粒性质影响光辐射深度,导致TiO2吸光率降低,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TiO2光催化剂技术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EnergyProce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是以铜藻基炭为载体,纳米TiO2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在铜藻基炭上;所述的铜藻基炭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按照聚四氟乙烯:铜藻粉的质量比为1~3:1,称取一定量的聚四氟乙烯与铜藻粉,充分研磨混合后,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在N2气氛的保护之下,升温至550~1000℃进行炭化,炭化完成后将样品冷却到室温,将其置于研钵中研磨,过60‑80目筛,得到铜藻基炭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是以铜藻基炭为载体,纳米TiO2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在铜藻基炭上;所述的铜藻基炭通过如下方法制备:按照聚四氟乙烯:铜藻粉的质量比为1~3:1,称取一定量的聚四氟乙烯与铜藻粉,充分研磨混合后,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在N2气氛的保护之下,升温至550~1000℃进行炭化,炭化完成后将样品冷却到室温,将其置于研钵中研磨,过60-80目筛,得到铜藻基炭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聚四氟乙烯与铜藻粉的质量比为2-3:1,最优选2.56: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炭化温度为650~1000℃,更优选为800~1000℃,最优选为90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保温炭化3-4h。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中,纳米TiO2与铜藻基炭的质量比为0.14-0.84:1,最优选0.29: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铜藻基炭/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1)按照聚四氟乙烯:铜藻粉的质量比为1~3:1,称取一定量的聚四氟乙烯与铜藻粉,置于研钵中充分研磨混合后,放入真空管式炉中,在N2气氛的保护之下,升温至550~1000℃进行炭化,炭化完成后将样品冷却到室温,将其置于研钵中研磨,过60-80目筛,得到铜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淦宁,游翰章,杜明明,洪春仙,丁一梅,王开珍,徐培杰,徐乐,董嘉静,艾宁,刘博,陈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