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2370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学生物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以粗糠柴苦素为活性成分的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以及抗真菌组合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实验测定,当氟康唑与粗糠柴苦素联合作用时,所有实验菌株的FICI≤0.50,显示出了较强的协同作用,同时使得氟康唑的MIC值降低了2‑16倍,提高了氟康唑对隐球菌的敏感性,既有利于降低临床用药量,也有利于减缓隐球菌耐药率高的现象,为临床抗真菌感染进行了有益探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药
,涉及粗糠柴苦素的新用途,特别是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受HIV感染、恶性肿瘤、放疗化疗、器官或干细胞移植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导管介入等新型治疗操作技术的不断拓展等因素的影响,侵袭性真菌感染(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以及病死率迅速上升。而随着抗真菌药物的不断使用,近10年以来真菌耐药现象越来越普遍,耐药程度也越来越高,与之相对的却是近20年以来并没有抗真菌病新药专利技术投入到临床使用。根据美国2018年感染性疾病学会指南介绍,两性霉素B与氟胞嘧啶依旧为隐球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但近些年,隐球菌感染率逐年增加,即使应用指南推荐药物方案治疗,死亡率仍然保持在20%左右,且病死率居高不下。此外,两性霉素以及氟康唑作为基础疗法,存在多种剂量相关和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溶血性贫血,发热,寒战和呕吐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特别是虚弱与老年患者。另外,耐氟康唑(FLZ)的隐球菌分离株逐渐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挑战,加之临床上不正规治疗以及可用抗真菌剂的数量有限等因素,使得隐球菌的耐药率问题越来越困扰着疾病治疗与预后。粗糠柴苦素(Rattlerin)又称咖马林(Kamalin),是纯天然中草药粗糠柴树果实中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等生物学和药理学特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药物分子。在一系列的基础研究中证实粗糠柴苦素可以诱导肿瘤细胞死亡,并可以干扰其传播和生长,目前粗糠柴苦素已在肿瘤生物分子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但其和抗真菌药物之间的关系尚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粗糠柴苦素作为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新用途,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以粗糠柴苦素作为活性成分的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以及包括该增敏剂的抗真菌组合制剂,提高临床抗真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粗糠柴苦素的新用途,即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真菌药物具体是指抗隐球菌属药物或抗念珠菌属药物,更具体是指目前临床常用的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或氟康唑。专利技术人以氟康唑为例,选用13株念珠菌和37株隐球菌作为实验菌株,探索粗糠柴苦素的增敏作用。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提出的标准M27-A3以及补充方案M27-S4肉汤稀释法指南,在30℃下培养上述50株菌48h后,使用96孔板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后读取抗真菌活性(MIC值)。体外药敏试验包括体外单药药敏实验,以及应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方案进行体外联合药敏实验,以分数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InhibitoryConcentrationIndex,FICI)为判定标准,分析药物相互作用。单药药敏试验中,氟康唑以及粗糠柴苦素MIC值读取方法与标准:在放大镜观测仪进行视觉读取,与阳性对照孔相比较,酵母类真菌生长≤50%的最低药物浓度;联合药敏试验中,MIC值读取方法与标准:在放大镜观测仪进行视觉读取,与阳性对照孔相比,酵母类真菌生长≤50%的最低药物浓度。通过测定,氟康唑与粗糠柴苦素药物浓度范围分别为64~0.55μg/mL,256~0.25μg/mL。计算FICI以及效能评价标准:FICI值=(联合作用时A药MIC值/单药时A药MIC值)+(联合作用时B药MIC值/单药时B药MIC值)。当FICI≤0.5时判定两种药物存在协同作用;0.5<FICI≤4.0时判定为无关作用;当FICI>4.0时判定为拮抗作用。通过实验测定,氟康唑与粗糠柴苦素联合作用对13株白念珠菌标准株以及37株隐球菌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8μg/mL(参见表2)。根据FICI计算公式以及效能判定,所有菌株FICI≤0.50,即氟康唑与粗糠柴苦素联合对所有菌株显示协同作用,其中37株隐球菌菌株FICI范围为0.07-0.50,中位数为0.312,联合使用后,氟康唑的MIC值降低了2-16倍,提高了氟康唑对隐球菌的敏感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真菌药物增敏剂,该增敏剂以粗糠柴苦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活性成分,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真菌组合制剂,包括联合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上述增敏剂。具体的,抗真菌药物为临床所用抗隐球菌属药物或抗念珠菌属药物,更具体是指本专利技术进行实验所选用的氟康唑。氟康唑与增敏剂联合使用时,氟康唑的MIC值范围是0.5~8μg/mL,增敏剂的MIC值范围是0.25-32μg/mL。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保障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测定,当氟康唑与粗糠柴苦素联合作用时,所有实验菌株FICI≤0.50,显示出了较强的协同作用,同时使得氟康唑的MIC值降低了2-16倍,提高了氟康唑对隐球菌的敏感性,既有利于降低临床用药量,也有利于减缓隐球菌耐药率高的现象。此外,粗糠柴苦素是纯天然中草药粗糠柴树果实提取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获取方便,安全性高,临床应用可靠程度高。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不仅限于此。本专利技术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或可按文献方法制备。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按体积计算。一、实验材料1、药物与试剂氟康唑购自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粗糠柴苦素购自英国TOCRIS公司,均置于-40℃保存;二甲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购自美国SigmaAldrich公司;超净水由日本净水机生产。2.菌株:本实验共使用50株菌株,均为上海市医学真菌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菌种库内保存,其中念珠菌标准株13株,隐球菌37株(标准株7株、临床分离株15株、环境分离株14株、野生猫科分离株1株),本药敏试验质控菌为近平滑念珠菌ATCC22019。各菌株相关基因类型信息详见表1。所有实验用菌株均于沙堡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划板活化,将单克隆于30℃培养2天后,分别挑取单克隆操作药敏试验。表1本研究菌株编号以及相关信息3.培养液与培养基:RPMI1640液体培养液购自美国Gibro公司,配置方法如下:RPMI1640(GibcoBRL)10g、NaHCO32.0g、吗啡啉丙磺酸(MOPS,Sigma)34.5g(0.165M)、加三蒸水900mL溶解,而后1mol/LNaOH调pH至7.0(25℃),三蒸水定容至1000mL,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分装后于4℃保存备用。沙堡葡萄糖琼脂固体培养基(SDA)购自科马嘉公司。培养液与培养基均于4℃保存备用。0.85%生理盐水,高压蒸汽灭菌(121℃,15分钟)后于4℃保存。二、实验方法1、菌液制备:实验前,用一次性接种圈从37℃培养的的SDA培养基上挑取各菌株单克隆,转入1mL0.85%生理盐水中,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菌液浓度范围落在1-5×106CFU/mL。然后以RPMI1640培养液依次稀释20倍、50倍,使得最终菌液浓度为1-5×103CF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真菌药物为抗隐球菌属药物或抗念珠菌属药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粗糠柴苦素在制备抗真菌药物增敏剂中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真菌药物为两性霉素B、氟胞嘧啶或氟康唑。4.一种抗真菌药物增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糠柴苦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5.一种抗真菌组合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雷岩方伟朱信霖廖万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