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232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公开了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异黄酮能够显著降低眼底血管渗透程度,对眼底黄斑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供了异黄酮的一种新用途,也为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物,在眼底黄斑病变治疗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Application of Isoflavon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Eyeground Macular Diseas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isoflavones in the preparation of medicines for treating macular lesions of fundus. For the first time, the invention has found that isoflavone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egree of blood vessel penetration in the fundus and have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on macular lesions. The invention not only provides a new use of isoflavones,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macular lesions in the fundus, and has a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acular lesions in the fund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涉及生物医药
,更具体地,涉及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黄斑区是视网膜的一个重要区域,位于眼后极部,主要与精细视觉及色觉等视功能有关。一旦黄斑区出现病变,常常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黑影或视物变形。负责供应营养给视网膜的微血管出现渗漏是主要的一个致病原因,甚至形成疤痕,新生的不正常血管亦很常见,血管渗漏的液体会破坏黄斑,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过密的疤痕引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变盲。黄斑病变的治疗方面,目前现代医学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也常根据病程的阶段,使用抗氧化剂,维生素类,止血剂,以及视神经营养药或细胞激活制剂。对脉络膜有新生血管的及早施行光凝术,以免病情恶化。此时,光凝可以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以上的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物理治疗,一般能达到标本兼治。其中,激光治疗:用激光所产生的热能,摧毁黄斑区的异常新生血管。激光光凝仅是为了封闭已经存在的新生血管,并不能阻止新的新生血管的形成,是一种对症治疗。但是,激光稍一过量,本身可以使脉络膜新生血管增生,且对附近的正常组织也产生损坏,视功能将受到大的影响;经瞳温热疗法(TTT):此法是采用810nm波长的近红外激光,在视网膜上的辐射率为7.5W/cm2,穿透力强而屈光间质吸收少,使靶组织缓慢升温10℃左右。但低于传统激光光凝产生的局部温度,非特异性的作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光动力疗法(PDT):是将一种特异的光敏剂注射到病人的血液中,当药物循环到视网膜时,用689nm激光照射激发光敏剂,从而破坏异常的新生血管,而对正常的视网膜组织没有损伤,所以被用于治疗老年性黄斑病变的CNV,特别是中心凹下的CNV;手术治疗:如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的切除、黄斑转位术、视网膜移植等;雷珠单抗联合非手术疗法:通过直接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到眼内的玻璃体,用来抑制眼内的血管生长,达到减低黄斑点持续衰退的效果,既可以抑制眼底新生血管的生长,同时有可能使玻璃膜恢复青春活力,激活趋于衰弱的废物处理系统,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进入到视网膜,从而预防和扭转老年性黄斑病变。然而,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见效较为显著的都为物理治疗方法,费用昂贵且操作复杂,用药方面,全身用药难以精准地作用于眼底,由于视网膜处的微血管管径非常细,且在体内血液循环系统较为末端的位置。因此,亟需一种眼部外用,可直接作用于眼部的有效药物来治疗眼底黄斑病变,以减低患者病情恶化致盲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眼底黄斑病变的治疗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药物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异黄酮能用显著降低眼底血管渗漏程度,对眼底黄斑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可应用于眼底黄斑病变的防治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异黄酮在制备治疗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首次研究发现,异黄酮能够显著降低眼底血管渗漏程度,对眼底黄斑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本专利技术首先请求保护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具体地,所述眼底黄斑病变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性眼底黄斑变性,高血压性眼底黄斑变性。更具体地,所述眼底黄斑病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黄斑病变(又称渗出性年龄相关黄斑病变、湿性年龄相关黄斑病变)。由于异黄酮是通过降低眼底血管渗漏程度来达到治疗眼底黄斑病的,因此,异黄酮在制备降低眼底血管渗漏程度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更具体地,异黄酮是通过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发生来达到治疗眼底黄斑病的,因此,所述异黄酮在制备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也在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一种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所述药物含有异黄酮。具体地,所述异黄酮的作用浓度为0.005~1%,即0.05~10mg/mL。进一步地,所述药物还包括医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载体。优选地,所述药物为眼用液体制剂。更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滴剂或喷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药物为滴眼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异黄酮的一种新用途,即在治疗治疗眼底黄斑病变方面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研究发现,异黄酮能够显著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对眼底黄斑病变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用药方便,且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激光诱导模型7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图2实施例1激光诱导模型14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图3实施例1激光诱导模型21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图4实施例1激光诱导模型第21天对OCT断层扫描对激光照射点分级计数结果分组统计。图5实施例3激光诱导模型7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图6实施例3激光诱导模型14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图7实施例3激光诱导模型21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除非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试剂、方法和设备为本
常规试剂、方法和设备。除非特别说明,以下实施例所用试剂和材料均为市购。实施例1选取C57/B6小鼠,在532nm氩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模型。(激光点应避开主要血管,距离视神经头2.5~3.0个视盘直径处。)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成两组,每组n=10只,实验组给予0.008%大豆异黄酮药液(80μg/mL),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药液基质,以每眼50μL的体积局部地给药至两眼。在小鼠造模成功后的第7天、14天、21天用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OCT)测定脉络膜血管的情况。FFA结果结合OCT法结果量化之后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见图1至图4。图1~3结果显示,激光诱导模型7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异黄酮处理组渗出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激光诱导模型14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异黄酮处理组渗出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激光诱导模型21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异黄酮处理组渗出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异黄酮可改善CNV发生,对黄斑病变有显著改善作用。图4为第21天对OCT断层扫描对激光照射点分级计数结果分组统计,结果显示:异黄酮处理组的渗透等级要显著小于对照组。实施例2选取C57/B6小鼠,在532nm氩激光诱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CNV)模型。(激光点应避开主要血管,距离视神经头2.5~3.0个视盘直径处。)将造模成功的小鼠分成两组,每组n=10只,实验组给予0.012%大豆异黄酮药液(120μg/mL),对照组给予同样体积药液基质,以每眼50μL的体积局部地给药至两眼。在小鼠造模成功后的第7天、14天、21天用血管荧光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法(OCT)测定脉络膜血管的情况。FFA结果结合OCT法结果量化之后进行t检验比较。激光诱导模型7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异黄酮处理组渗出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组;激光诱导模型14天后血管渗透区域面积比较,异黄酮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异黄酮在制备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眼底黄斑病变为新生血管性年龄相关黄斑病变。3.异黄酮在制备降低眼底血管渗漏程度的药物中的应用。4.异黄酮在制备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的药物中的应用。5.一种治疗眼底黄斑病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含有异黄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绮峰曾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