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2042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将非洲菊单倍体幼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多次继代培养,增殖基数达到所需数量时,依次转接到壮苗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当植株基部长出4~12条根时,把培养瓶搬入盖有遮光率为70%遮阳网的大棚中摆放4d,将消毒处理的生根苗移栽至育苗袋中生长50d后,即得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本发明专利技术继代培养后,进行壮苗培养促进了非洲菊单倍体健壮容易生根,移栽前先在大棚内摆放,增强了生根苗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移栽前小苗选择、植株消毒处理和移栽后及时喷施农药,提高了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的炼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非洲菊单倍体植株栽培提供了优质移栽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及栽培

技术介绍
非洲菊为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长期无性繁殖,保存着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其性状遗传极为复杂。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排除显隐性的干扰,必须提高亲本的纯合性。常规育种方法需进行多代自交才能获得纯合的自交系,花费时间较长。利用花粉(花药)或未授粉子房(或胚珠)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成为纯系,可缩短纯合体的选育时间。由于非洲菊花器构造上的特殊性(异花授粉且在花发育过程中出现雄蕊败育),导致花粉或花药取材困难,灭菌难度较大。因而,采用胚珠培养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的主要途径。但现有技术通过花粉(花药)或未授粉子房(或胚珠)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除单倍体外,还有二倍体植株和混倍体,同时,非洲菊单倍体与杂合二倍体相比,单倍体开花植株株型较小。因此,可采用植株形态学鉴定方法初步筛选非洲菊单倍体,更重要的是可根据单倍体开花植株的园艺性状对育种目标性状做初步筛选,以提高非洲菊新品种的选育效率。然而,由于非洲菊单倍体植株矮小瘦弱,采用现有技术生根较困难,炼苗成活率低,移栽成活率也低,要想成功获得单倍体开花植株极度困难。因此,需有寻找一种新的育苗方法来改进非洲菊单倍体生根效果,提高移栽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当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成活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步骤如下:A、继代培养将非洲菊单倍体的幼芽切下转接到盛有下列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继代培养:MS培养液继代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0h/d;继代培养25d后,再转接到盛有新的与上述相同的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并在上述相同的继代培养条件下继续进行继代培养25d,如此重复;B、壮苗培养在A步骤继代培养的增殖基数达到所需数量时,转接到盛有下列壮苗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壮苗培养:MS改良培养液所述的MS改良培养液是:MS培养液中大量元素的浓度减半,盐酸硫胺素浓度为2mg/L,盐酸吡哆醇浓度为1mg/L的培养液;壮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800~22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0~12h/d;壮苗培养25~35d;C、生根培养将B步骤培养后2cm以下植株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2cm以上的健壮植株切成单株接种到盛有下列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生根培养:1/2MS培养液生根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800~22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生根培养至70%以上的小苗基部长出4~12条根;D、炼苗将C步骤的培养瓶从培养室搬入盖有遮光率为70%遮阳网的大棚中摆放4d,然后取出生根植株,清水洗净苗上的培养基,选择生根条数达4~12条根的小苗放入质量百分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2min后,移栽至装有混合基质的育苗袋中,移栽后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按常规管理,生长50d后,即得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所述混合基质为按腐植土︰红土︰珍珠岩的体积比为4︰1︰0.5配制而成;大棚的温度控制为22~28℃。C步骤中所述的将B步骤培养后2cm以下植株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的次数为一次,继续培养后将2cm以上的健壮植株切成单株接种到C步骤中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2cm以下的植株丢弃,不再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D步骤中所述的移栽后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用量为每平方米80毫升药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方法在经过大量实验、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组培环节的培养基进行改进,分别采用大量元素减半的MS改良培养液和全量元素减半的1/2MS培养液,减少药品用量,节约成本;2.生根培养以前进行壮苗培养,使单倍体的生根率达90%以上,其中,70%以上的小苗基部能长出4~12条根,生根条数最高可达12条,提高生根苗的质量;3.无菌生根苗直接移栽进入育苗袋中,省去了组培苗移栽穴盘培养的环节,移栽成活的种苗便于运输,摘去育苗袋后直接栽种;4.采用本专利技术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技术,能使非洲菊单倍体的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中无特殊说明的为常规方法。实施例1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继代培养将非洲菊单倍体的幼芽切下转接到盛有下列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继代培养:MS培养液培养瓶在培养室内继代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0h/d,继代培养25d后,再转接到盛有新的与上述相同的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并在上述相同的继代培养条件下继续继代培养25d,如此重复;B、壮苗培养在A步骤继代培养的增殖基数达到所需数量时,转接到盛有下列壮苗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壮苗培养:MS改良培养液所述的MS改良培养液是:MS培养液中大量元素的浓度减半,盐酸硫胺素浓度为2mg/L,盐酸吡哆醇浓度为1mg/L的培养液;壮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800~22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0h/d,壮苗培养35d。C、生根培养将B步骤培养后2cm以下植株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2cm以上的健壮植株切成单株接种到盛有下列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生根培养:1/2MS培养液所述的1/2MS培养液是:MS培养液中所有元素的浓度减半的培养液;生根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800~22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生根培养至70%以上的小苗基部长出4~12条根。D、炼苗将C步骤的培养瓶从培养室搬入盖有遮光率为70%遮阳网的大棚中摆放4d,然后取出生根植株,清水洗净苗上的培养基,选择生根条数达4~12条根的小苗放入质量百分浓度为0.1%的多菌灵溶液中消毒1min后,移栽至装有混合基质的育苗袋中,移栽后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然后按常规管理,生长50d后,即得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所述混合基质为用腐植土、红土和珍珠岩按腐植土︰红土︰珍珠岩的体积比为4︰1︰0.5配制而成;大棚的温度控制为22~28℃。C步骤中所述的将B步骤培养后2cm以下植株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的次数为一次,继续培养后将2cm以上的健壮植株切成单株接种到C步骤中的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2cm以下的植株丢弃,不再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D步骤中所述的移栽后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的用量为以各相邻的育苗袋袋壁之间均接触摆放所占的面积为基准的每平方米80毫升药液。实施例2实施例2除以下操作不同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B、壮苗培养壮苗培养基中:激动素(KT)的浓度为0.05mg/L;光照时间为12h/d,壮苗培养时间为25d;C、生根培养生根培养基中:吲哚丁酸(IBA)的浓度为0.4mg/L。实施例3实施例3除以下操作不同外,其余操作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赘述。B、壮苗培养壮苗培养基中:激动素(KT)的浓度为0.1mg/L;光照时间为11h/d,壮苗培养时间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继代培养将非洲菊单倍体的幼芽切下转接到盛有下列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继代培养:MS培养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继代培养将非洲菊单倍体的幼芽切下转接到盛有下列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继代培养:MS培养液继代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0h/d;继代培养25d后,再转接到盛有新的与上述相同的增殖培养基的培养瓶中,并在上述相同的继代培养条件下继续进行继代培养25d,如此重复;B、壮苗培养在A步骤继代培养的增殖基数达到所需数量时,转接到盛有下列壮苗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壮苗培养:MS改良培养液所述的MS改良培养液是:MS培养液中大量元素的浓度减半,盐酸硫胺素浓度为2mg/L,盐酸吡哆醇浓度为1mg/L的培养液;壮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800~22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0~12h/d;壮苗培养25~35d;C、生根培养将B步骤培养后2cm以下植株返回B步骤继续培养,2cm以上的健壮植株切成单株接种到盛有下列生根培养基的培养瓶中进行生根培养:1/2MS培养液生根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800~2200lx,温度25℃±2℃,光照时间12h/d;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芹丽杨春梅李绅崇王继华吴丽芳汪国鲜余蓉培李帆阮继伟吴旻吴学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玉溪云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