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2024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黑木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菌棒入料斗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相通的板体,所述第一机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所述第一机架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所述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机械爪机架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高菌棒的整理效率,菌棒整理能够实现全自动化,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菌棒整理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A Fully Automatic System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Pouch Insertion and Rod Inse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木耳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黑木耳全自动菌袋窝口插棒机行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速度较快,随着黑木耳产业向标准化、模块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我国黑木耳全自动菌袋窝口插棒机行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菌袋窝口插棒机是用来将人工或灌袋机装好的敞口菌袋进行旋拧反窝封口,并预制出菌棒窝,之后对其插棒的机械设备,是各种袋料种植中广泛应用的食用菌机械之一。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木耳菌农做菌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菌袋出现了袋料分离现象,导致菌丝不能从预留孔中有效长出而被“困死”。究其原因,则主要是灌袋不实,而窝口是没能进一步压紧压实。针对以上问题并经过市场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食用菌菌袋窝口机多是半人工半体力,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的机械产品,特别是菌棒整理装置,现市场基本都是人工整理,人工送棒,目前还没有相关机械类产品。针对市场需求及行业问题,研究一款全自动菌袋窝口插棒机是这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所述菌棒入料斗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相通的板体,所述板体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位于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所述第一机架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所述第一机架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机架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减速器和第二减速器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安装有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机架上表面远离第一皮带轮的一侧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二机架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放置板,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四个支腿的上端和下部,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八气缸、第七气缸、第五气缸、第六气缸和第三电机,所述第八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压板,所述第七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顶尖,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菌棒定位套,所述第五气缸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机械爪压板,所述机械爪压板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大带轮,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小带轮,所述小带轮和大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机械爪压板的下端和第六气缸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机械爪传力板,所述机械爪传力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与机械爪压板同轴的压力轴承,所述压力轴承的下侧安装有机械爪机架,所述机械爪机架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所述机械爪的一端安装有橡胶软片,所述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四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抱筒和第二定位抱筒,左侧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从上到下转动安装有第二气缸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气缸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所述第一机架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所述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的转动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二铰链弹簧和第一铰链弹簧。优选的,所述菌棒整理料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优选的,所述压板距离第一皮带和第二皮带上端面的大于菌棒上端口厚度的50%。优选的,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弹簧压板和定位模板。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大大提高菌棒的整理效率,菌棒整理能够实现全自动化,能够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菌棒整理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传送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的图1局部放大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图4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图6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的图8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菌棒入料斗1.1、传送带1.2、减速器1.3、直流电机1.4、板体1.5、第一皮带轮2.1、第一皮带2.2、第二皮带轮2.3、第二皮带2.4、第一机架2.5、第三皮带轮2.6、第四皮带轮2.7、菌棒整理料斗2.8、挡板2.9、压板2.10、第一减速器2.11、第二减速器2.12、第一电机2.13、第二电机2.14、第一气缸3.1、第二气缸3.2、托板3.3、第一定位抱筒3.4、第三气缸3.5、第四气缸3.6、第二定位抱筒3.7、橡胶软片3.8、机械爪3.9、机械爪机架3.10、压力轴承3.11、机械爪传力板3.12、机械爪压板3.13、皮带3.14、小带轮3.15、大带轮3.16、第三电机3.17、第五气缸3.18、第六气缸3.19、第七气缸3.20、第八气缸3.21、第二机架3.22、菌棒定位套3.23、压板3.24、弹簧压板3.25、定位模板3.26、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第一铰链弹簧3.28、第二铰链弹簧3.29、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9,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1.1、第一机架2.5和第二机架3.22,菌棒入料斗1.1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1.1相通的板体1.5,板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1.2,位于上方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1.3,减速器1.3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1.4,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2.8,菌棒整理料斗2.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挡板2.9,防止在菌棒整理料斗2.8的入口处积累大量菌棒导致输送卡死。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1和第二皮带轮2.3,第一机架2.5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2.14和第一电机2.13,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2.5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6和第四皮带轮2.7,第三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轮2.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2.4,第一皮带轮2.1和第四皮带轮2.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2.2,第一机架2.5上表面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1.1)、第一机架(2.5)和第二机架(3.22),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入料斗(1.1)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1.1)相通的板体(1.5),所述板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1.2),位于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1.3),所述减速器(1.3)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1.4),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2.8),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1)和第二皮带轮(2.3),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所述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2.14)和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2.5)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6)和第四皮带轮(2.7),所述第三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轮(2.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2.4),所述第一皮带轮(2.1)和第四皮带轮(2.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2.2),所述第一机架(2.5)上表面远离第一皮带轮(2.1)的一侧安装有压板(2.10),所述第二机架(3.22)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放置板,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四个支腿的上端和下部,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八气缸(3.21)、第七气缸(3.20)、第五气缸(3.18)、第六气缸(3.19)和第三电机(3.17),所述第八气缸(3.21)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压板(3.24),所述第七气缸(3.20)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顶尖,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菌棒定位套(3.23),所述第五气缸(3.18)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机械爪压板(3.13),所述机械爪压板(3.13)的外侧固定套接有大带轮(3.16),所述第三电机(3.17)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小带轮(3.15),所述小带轮(3.15)和大带轮(3.16)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3.14),所述机械爪压板(3.13)的下端和第六气缸(3.19)的输出端共同安装有机械爪传力板(3.12),所述机械爪传力板(3.12)的下表面安装有与机械爪压板(3.13)同轴的压力轴承(3.11),所述压力轴承(3.11)的下侧安装有机械爪机架(3.10),所述机械爪机架(3.10)的边缘等间距安装有三个机械爪(3.9),所述机械爪(3.9)的一端安装有橡胶软片(3.8),所述位于下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第四气缸(3.6)和第三气缸(3.5),所述第三气缸(3.5)和第四气缸(3.6)的输出端分别安装有第一定位抱筒(3.4)和第二定位抱筒(3.7),左侧两个所述支撑腿之间从上到下转动安装有第二气缸(3.2)和第一气缸(3.1),所述第一气缸(3.1)的输出端与第二气缸(3.2)的尾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3.2)的输出端安装有托板(3.3),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所述第二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30)和第一菌棒上端口支撑板(3.27)的转动位置分别安装有第二铰链弹簧(3.29)和第一铰链弹簧(3.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黑木耳菌包窝口插棒装备系统,包括菌棒入料斗(1.1)、第一机架(2.5)和第二机架(3.22),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棒入料斗(1.1)的一侧下部安装有与菌棒入料斗(1.1)相通的板体(1.5),所述板体(1.5)的两侧均安装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之间传动安装有传送带(1.2),位于上方所述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减速器(1.3),所述减速器(1.3)的输入端安装有直流电机(1.4),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中部固定安装有菌棒整理料斗(2.8),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上表面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一皮带轮(2.1)和第二皮带轮(2.3),所述第一机架(2.5)的下表面一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所述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入端分别安装有第二电机(2.14)和第一电机(2.13),所述第一减速器(2.11)和第二减速器(2.12)的输出端分别贯穿第一机架(2.5)安装有第三皮带轮(2.6)和第四皮带轮(2.7),所述第三皮带轮(2.6)和第二皮带轮(2.3)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2.4),所述第一皮带轮(2.1)和第四皮带轮(2.7)之间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2.2),所述第一机架(2.5)上表面远离第一皮带轮(2.1)的一侧安装有压板(2.10),所述第二机架(3.22)包括四个支腿和两个放置板,两个放置板分别位于四个支腿的上端和下部,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第八气缸(3.21)、第七气缸(3.20)、第五气缸(3.18)、第六气缸(3.19)和第三电机(3.17),所述第八气缸(3.21)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压板(3.24),所述第七气缸(3.20)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顶尖,上部所述放置板的下表面一侧安装有菌棒定位套(3.23),所述第五气缸(3.18)的输出端贯穿放置板安装有机械爪压板(3.13),所述机械爪压板(3.13)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卓娟高超刘昊吕恕位刘瑞海赵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