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932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10:38
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轴、电动机部、压缩机构部、消声器部件、以及壳体。消声器部件在与压缩机构部的轴承部之间形成消声器室。电动机部的转子具有大内径部和压缩气体流路。大内径部形成于第二侧的端面中的轴的周围。压缩气体流路从大内径部的底面至第一侧的端面地贯通转子。形成消声器室排出口的轴承部的外周面配置于比大内径部的内周面靠径向的外侧。

Rotary Compressor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本申请基于2017年3月15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7-05015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制冷循环装置中利用了旋转式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在缸体的内部使辊偏心旋转,将气体制冷剂压缩而向外部送出。在旋转式压缩机的内部收容有润滑油。润滑油被供给到旋转式压缩机的滑动部分。若从旋转式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气体中混入润滑油,则制冷循环装置的蒸发器、散热器的效率降低。此外,若排出的压缩气体中混入润滑油,则旋转式压缩机内的润滑油会不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1873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0634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润滑油向排出的压缩气体混入的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具有轴、电动机部、压缩机构部、消声器部件、以及壳体。电动机部具有转子和定子。转子配置于所述轴的轴向的第一侧并固定于所述轴。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压缩机构部配置于所述轴的轴向上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通过所述轴的旋转将气体压缩。消声器部件配置于构成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电动机部侧的轴承部的外侧,形成消声器室,被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压缩气体排出到该消声器室,并且在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间形成消声器室排出口。壳体将所述轴、所述电动机部、所述压缩机构部以及所述消声器部件收容于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侧具有排出管,在底部存积润滑油。所述转子具有大内径部和压缩气体流路。大内径部形成于所述第二侧的端面侧。压缩气体流路从所述大内径部的底面贯通至所述第一侧的端面。形成所述消声器室排出口的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配置于比所述大内径部的内周面靠径向的外侧。附图说明图1是包含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剖视图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图1的F2-F2线的压缩机构部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P部的主轴承周边的放大图。图4是图3的F4-F4线的压缩机构部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F5-F5线的压缩机构部的剖视图。图6是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并且是相当于图3的F4-F4线的部分的压缩机构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以及制冷循环装置进行说明。在本申请中,如以下那样定义Z方向、R方向以及θ方向。Z方向是轴31的轴向。作为轴向的第一侧的+Z侧例如是铅垂方向的上侧。作为轴向的第二侧的-Z侧例如是铅垂方向的下侧。另外,有将Z方向称作轴向Z的情况。R方向是轴31的径向。+R侧是径向的外侧,并且是离开轴31的中心轴的一侧。-R方向是径向的内侧,并且是靠近轴31的中心轴的一侧。另外,有将R方向称作径向R的情况。θ方向是轴31的中心轴的周向。另外,有将θ方向称作周向θ的情况。首先,简单地说明制冷循环装置。图1是包含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的剖视图的制冷循环装置1的概略构成图。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具备旋转式压缩机2、连接于旋转式压缩机2的作为散热器的冷凝器3、连接于冷凝器3的膨胀装置4、以及连接于膨胀装置4作为吸热器的蒸发器5。旋转式压缩机2是所谓回转式的压缩机。旋转式压缩机2例如对取入到内部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流体)进行压缩,将其变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另外,之后叙述旋转式压缩机2的具体构成。冷凝器3从自旋转式压缩机2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散热,使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膨胀装置4使从冷凝器3送入的高压的液体制冷剂的压力下降,使高压的液体制冷剂成为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蒸发器5使从膨胀装置4送入的低温·低压的液体制冷剂气化并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然后,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在蒸发器5中气化时从周围吸收气化热,从而使周围冷却。另外,通过了蒸发器5的低压的气体制冷剂被取入上述旋转式压缩机2的内部。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制冷循环装置1中,作为工作流体的制冷剂在气体制冷剂与液体制冷剂之间相变的同时进行循环,在从气体制冷剂相变为液体制冷剂的过程中散热,在从液体制冷剂相变为气体制冷剂的过程中吸热。然后,利用这些散热、吸热进行制暖、制冷等。接下来,对上述旋转式压缩机2的具体构成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旋转式压缩机2具备压缩机主体11和蓄能器12。蓄能器12是所谓的气液分离器。蓄能器12设于上述蒸发器5与压缩机主体11之间。蓄能器12通过吸入管21而连接于压缩机主体11的多个缸体41、42。蓄能器12将被蒸发器5气化了的气体制冷剂向压缩机主体11供给。压缩机主体11具备轴31、使轴31旋转的电动机部32、通过轴31的旋转将气体制冷剂压缩的压缩机构部33、以及收容了这些轴31、电动机部32及压缩机构部33的圆筒状的壳体34。轴31以及壳体34相对于轴线O配置为同轴状。电动机部32配置于壳体34中的沿着轴线O的+Z侧(图1中的上侧)。压缩机构部33配置于壳体34中的沿着轴线O的-Z侧(图1中的下侧)。电动机部32为所谓内转子型的DC无刷马达。具体而言,电动机部32具备定子36和转子37。定子36被形成为筒状,通过热压配合等固定于壳体34的内壁面。转子37配置于定子36的内侧。转子37连结于轴31的上部。转子37通过向设于定子36的线圈供给电流将轴31旋转驱动。接下来,对压缩机构部33进行说明。压缩机构部33具备多个缸体41、42、分隔板43、主轴承44、副轴承45、多个辊46、47、主消声器部件130、以及副消声器部件180。多个缸体包含第一缸体41和第二缸体42。第一缸体41以及第二缸体42在相互之间隔开间隙地沿轴向Z重叠地配置。第一缸体41以及第二缸体42的每一个都形成为在轴向Z上开口的筒状。由此,在第一缸体41形成有成为第一缸体室51的内部空间。在第二缸体42形成有成为第二缸体室52的内部空间。在第一缸体41以及第二缸体42的每一个中分别连接有上述吸入管21。被蓄能器12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吸入管21而被供给至第一缸体室51以及第二缸体室52。分隔板43配置于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2之间,并夹在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2之间。分隔板43具有第一分隔板140和第二分隔板160。第一分隔板140面向第一缸体41的内部空间,规定了第一缸体室51的一面。同样,第二分隔板160面向第二缸体42的内部空间,规定了第二缸体室52的一面。另外,在分隔板43设有供轴31沿轴向Z穿过的开口部55。之后叙述分隔板43的具体构成。主轴承44相对于第一缸体41位于与第一分隔板140相反的一侧即电动机部32侧。主轴承44从与第一分隔板140相反的一侧面向第一缸体41的内部空间而规定了第一缸体室51的另外一面。之后叙述主轴承44的具体构成。另一方面,副轴承45相对于第二缸体42位于与第二分隔板160相反的一侧即反电动机部32侧。副轴承45从与第二分隔板160相反的一侧面向第二缸体42的内部空间而规定了第二缸体室52的另外一面。在此,上述的轴31贯通第一缸体41、第二缸体42、以及分隔板43,并且被主轴承44与副轴承45支承为能够旋转。在轴31上设有第一偏心部61和第二偏心部62。第一偏心部61设于轴31中的与第一缸体室51对应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具备:轴;电动机部,具有配置于所述轴的轴向的第一侧并固定于所述轴的转子、以及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的定子;压缩机构部,配置于所述轴的轴向上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通过所述轴的旋转对气体进行压缩;消声器部件,配置于构成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电动机部侧的轴承部的外侧,形成消声器室,被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压缩气体排出到该消声器室,并且在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间形成消声器室排出口;以及壳体,将所述轴、所述电动机部、所述压缩机构部以及所述消声器部件收容于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侧具有排出管,在底部存积有润滑油,所述转子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侧的端面侧的大内径部、以及从所述大内径部的底面贯通至所述第一侧的端面的压缩气体流路,形成所述消声器室排出口的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配置于比所述大内径部的内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15 JP 2017-050156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具备:轴;电动机部,具有配置于所述轴的轴向的第一侧并固定于所述轴的转子、以及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的定子;压缩机构部,配置于所述轴的轴向上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通过所述轴的旋转对气体进行压缩;消声器部件,配置于构成所述压缩机构部的所述电动机部侧的轴承部的外侧,形成消声器室,被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压缩气体排出到该消声器室,并且在内周面与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间形成消声器室排出口;以及壳体,将所述轴、所述电动机部、所述压缩机构部以及所述消声器部件收容于内部,并且在所述第一侧具有排出管,在底部存积有润滑油,所述转子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二侧的端面侧的大内径部、以及从所述大内径部的底面贯通至所述第一侧的端面的压缩气体流路,形成所述消声器室排出口的所述轴承部的外周面,配置于比所述大内径部的内周面靠径向外侧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在将所述轴向上的所述消声器室排出口与所述转子的距离设为L1,将所述轴向上的所述大内径部的深度设为L2时,满足L1<L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中,配置成所述轴承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转子的所述大内径部内,在将所述消声器室排出口的开口面积设为S1、将所述大内径部与所述轴承部间的通路面积设为S2时,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田胜吾平山卓也青木俊公畑山昌宏长畑大志水野弘之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