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482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包括浸泡腔、连接杆、出料管、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浸泡腔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连接杆固定焊接在搅拌棒的外侧,所述毛刷辊的外壁设置有毛刷,所述浸泡腔的内部后壁表面设置有安置槽,所述出料管的顶端无缝连接在浸泡腔的末端,所述分料管的末端注塑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分别安装在收集箱的内部,且第一滤网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滤网。该茶叶成分检测装置中,搅拌棒可对茶水混合之后具有搅拌的作用,使得茶叶中的物质成分全方位的落入水中,并且毛刷对浸泡腔的内壁具有清洁的功效,避免茶叶在煮沸的过程中残渣粘附在浸泡腔的内壁上。

A Tea Com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成分检测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例如水果茶,当人们在饮用茶水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对茶叶中的成分进行检测,以确保该茶叶是否能够正常销售,以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但是目前使用的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在检测预备的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浸泡腔的内壁进行清洁,使得浸泡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污垢,使得使用者对茶叶的成分检测准确性能不佳,以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使用的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在检测预备的过程中不便于使用者对浸泡腔的内壁进行清洁,使得浸泡腔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污垢,使得使用者对茶叶的成分检测准确性能不佳,以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包括浸泡腔、连接杆、出料管、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浸泡腔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且浸泡腔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搅拌棒,所述连接杆固定焊接在搅拌棒的外侧,且连接杆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毛刷辊,所述毛刷辊的外壁设置有毛刷,所述浸泡腔的内部后壁表面设置有安置槽,且安置槽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出料管的顶端无缝连接在浸泡腔的末端,且出料管的输出端注塑连接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的末端注塑连接有挡板,且挡板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分别安装在收集箱的内部,且第一滤网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滤网。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毛刷辊关于浸泡腔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毛刷辊外壁的毛刷与浸泡腔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且浸泡腔为锥形结构设置。优选的,所述电热丝呈“S”型安装在安置槽的内部,且安置槽的表面呈镂空状设置。优选的,所述分料管在出料管的输出端呈等间距布置,且分料管的末端为喇叭状结构设置,并且分料管的末端端点低于收集箱的顶端端点。优选的,所述挡板的顶端和分料管的末端垂直连接,且挡板呈对称布置,并且挡板的曲面与分料管的曲面相吻合。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呈平行布置,且第一滤网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的孔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茶叶成分检测装置中,搅拌棒可对茶水混合之后具有搅拌的作用,使得茶叶中的物质成分全方位的落入水中,并且毛刷对浸泡腔的内壁具有清洁的功效,避免茶叶在煮沸的过程中残渣粘附在浸泡腔的内壁上,以避免该浸泡腔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内壁出现污垢,从而影响茶叶成分的情况;2、电热丝呈“S”型结构的设置,能够将电热丝工作产生的热量均匀的输送至浸泡腔的内部,能够增加浸泡腔内部的温度以至于将茶叶煮沸,使得茶叶中的成分滞留在水中,以利于使用者对茶叶中成分的检测;3、分料管在出料管的输出端呈等间距的设置,可将茶叶水通过分料管均匀的输送至收集箱中,可避免茶叶水在进入收集箱的过程中出现迸溅的情况,并且引流板对进入收集箱中的茶叶水具有引流的作用,使得茶叶水顺流而下,同时滤网对进入收集箱中的茶叶水中的渣叶具有过滤的作用,以利于实现茶叶的固液分离,以便于使用者对茶叶中液体和固体成分的分开检测,以利于增加该茶叶成分检测的准确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浸泡腔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出料管和分料管组合结构示意图。图中:1、浸泡腔;2、进料口;3、驱动电机;4、转轴;5、搅拌棒;6、连接杆;7、毛刷辊;8、毛刷;9、安置槽;10、电热丝;11、出料管;12、分料管;13、挡板;14、收集箱;15、第一滤网;16、第二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包括浸泡腔1、进料口2、驱动电机3、转轴4、搅拌棒5、连接杆6、毛刷辊7、毛刷8、安置槽9、电热丝10、出料管11、分料管12、挡板13、收集箱14、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浸泡腔1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2,且浸泡腔1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搅拌棒5,连接杆6固定焊接在搅拌棒5的外侧,且连接杆6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毛刷辊7,毛刷辊7的外壁设置有毛刷8,连接杆6和毛刷辊7关于浸泡腔1的中心轴均对称布置有两组,且毛刷辊7外壁的毛刷8与浸泡腔1的内壁紧密贴合,并且浸泡腔1为锥形结构设置,对浸泡腔1的内壁具有清洁的功效,避免茶叶在煮沸的过程中残渣粘附在浸泡腔1的内壁上,以避免该浸泡腔1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内壁出现污垢,从而影响茶叶成分的情况,浸泡腔1的内部后壁表面设置有安置槽9,且安置槽9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10,电热丝10呈“S”型安装在安置槽9的内部,且安置槽9的表面呈镂空状设置,能够将电热丝10工作产生的热量均匀的输送至浸泡腔1的内部,能够增加浸泡腔1内部的温度以至于将茶叶煮沸,使得茶叶中的成分滞留在水中,以利于使用者对茶叶中成分的检测;出料管11的顶端无缝连接在浸泡腔1的末端,且出料管11的输出端注塑连接有分料管12,分料管12在出料管11的输出端呈等间距布置,且分料管12的末端为喇叭状结构设置,并且分料管12的末端端点低于收集箱14的顶端端点,可将茶叶水通过分料管12均匀的输送至收集箱14中,可避免茶叶水在进入收集箱14的过程中出现迸溅的情况,分料管12的末端注塑连接有挡板13,且挡板13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14,挡板13的顶端和分料管12的末端垂直连接,且挡板13呈对称布置,并且挡板13的曲面与分料管12的曲面相吻合,对进入收集箱14中的茶叶水具有引流的作用,使得茶叶水顺流而下,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分别安装在收集箱14的内部,且第一滤网15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滤网16,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之间呈平行布置,且第一滤网15的孔径大于第二滤网16的孔径,对进入收集箱14中的茶叶水中的渣叶具有过滤的作用,以利于实现茶叶的固液分离,以便于使用者对茶叶中液体和固体成分的分开检测,以利于增加该茶叶成分检测的准确性能。工作原理:对于这类茶叶成分检测装置,首先将驱动电机3和电热丝10均与外部电源接通,此时通过进料口2放入适量的茶叶,带茶叶放置完毕后,再通过进料口2往浸泡腔1的内部住入适量的水,然后打开电热丝10的电源开关,此时电热丝10开始预热,可增加浸泡腔1内部水的温度,然后打开驱动电机3的电源开关,此时转轴4带动搅拌棒5和连接杆6旋转,同时连接杆6带动毛刷辊7和毛刷8旋转,因毛刷8的外壁与浸泡腔1的内壁处于紧密贴合的状态,在对茶叶和水进行搅拌的过程中,亦可将浸泡腔1内壁的茶叶残渣进行刮涂,避免茶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包括浸泡腔(1)、连接杆(6)、出料管(11)、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腔(1)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2),且浸泡腔(1)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搅拌棒(5),所述连接杆(6)固定焊接在搅拌棒(5)的外侧,且连接杆(6)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毛刷辊(7),所述毛刷辊(7)的外壁设置有毛刷(8),所述浸泡腔(1)的内部后壁表面设置有安置槽(9),且安置槽(9)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10),所述出料管(11)的顶端无缝连接在浸泡腔(1)的末端,且出料管(11)的输出端注塑连接有分料管(12),所述分料管(12)的末端注塑连接有挡板(13),且挡板(13)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14),所述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分别安装在收集箱(14)的内部,且第一滤网(15)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滤网(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包括浸泡腔(1)、连接杆(6)、出料管(11)、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泡腔(1)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2),且浸泡腔(1)的顶端中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法兰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搅拌棒(5),所述连接杆(6)固定焊接在搅拌棒(5)的外侧,且连接杆(6)的外壁固定焊接有毛刷辊(7),所述毛刷辊(7)的外壁设置有毛刷(8),所述浸泡腔(1)的内部后壁表面设置有安置槽(9),且安置槽(9)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10),所述出料管(11)的顶端无缝连接在浸泡腔(1)的末端,且出料管(11)的输出端注塑连接有分料管(12),所述分料管(12)的末端注塑连接有挡板(13),且挡板(13)的下方安装有收集箱(14),所述第一滤网(15)和第二滤网(16)分别安装在收集箱(14)的内部,且第一滤网(15)的下方安装有第二滤网(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成分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林成维莉夏伟伟杨明全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