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及气味高危零部件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5120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8:22
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及气味高危零部件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测整车气味物质;S2、确定气味物质嗅阈值;S3、计算阈稀释倍数,排序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S4、分析零部件气味物质,检测方法同步骤S1,然后按照步骤S2、S3确定气味物质的阈稀释倍数;S5、分析零部件气味与整车气味相似度;S6、根据相似度结果排序确定气味高危零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阈稀释倍数为筛选整车重点气味物质的指标,只需测试不同物质的浓度和嗅阈值即可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结果准确性更高;考虑不同气味物质的阈稀释倍数在整车与零部件中的差异,计算相似度确定高危零部件,整改工作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Key Odor Substances and High-risk Odor Parts in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及气味高危零部件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该方法可用于确定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和气味高危零部件。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对存在气味问题的车辆进行整改的通常做法为:由气味评价员通过主观评价的方式对该车辆所有内饰零部件逐一排查,找到气味性能较差的零部件并要求供应商进行整改。该方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完全依靠人员的主观评价锁定气味高危零部件,受评价员的个人经验及主观意愿影响大,导致结果不准确;第二,对所有气味性能较差的零部件都进行整改,导致整改缺乏目的性,整改周期长且成本较高。CN201810235259.2公开了一种车内气味物质确定方法及车内气味物质溯源方法,利用气味相图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通过计算匹配度确定高危材料;利用气味相图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该方法的特点为将气味物质浓度与人体嗅觉感官刺激进行对应,以气味强度作为筛选整车重点气味物质的指标,测试不同物质的浓度、嗅阈值和鼻腔刺激阈值才能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通过计算匹配度确定高危材料,该方法主要考虑不同气味物质的气味强度比重在整车与零部件中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及气味高危零部件确定方法,该方法可用于确定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和气味高危零部件;利用阈稀释倍数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通过计算相似度确定高危零部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及气味高危零部件确定方法,包括:S1:检测整车气味物质:选择需要进行气味溯源的某整车,参考HJ/T400—2007要求对整车空气进行采样,挥发性有机组分采用热脱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将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与NIST05标准谱图进行匹配检索,结合色谱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挥发性有机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醛酮组分采用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醛酮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S2:确定气味物质嗅阈值:嗅阈值指的是某种物质能引起人体对其嗅觉感受的最小物质浓度,参考《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整车所有检出物质的嗅阈值。S3: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计算整车所有检出物质的阈稀释倍数,见公式(1)。Di=Ci/CiT(1)式中,Di为第i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无量纲;Ci为第i种物质的物质浓度,μg/m3;CiT为第i种物质的嗅阈值,μg/m3。按照阈稀释倍数由大到小排序,将Di≥0.1的物质作为整车重点气味物质。S4:分析零部件气味物质:将该车型的某零部件置于具有温湿度控制功能的密闭舱中,密闭舱容积与整车容积相同,零部件检测条件与整车检测条件相同。检测方法同步骤S1,然后按照步骤S2、S3确定零部件中检出的气味物质的阈稀释倍数。S5:分析零部件气味与整车气味相似度:依据公式(2)计算零部件气味与整车气味的相似度。式中,CD为零部件气味与整车气味的相似度;n为整车重点气味物质的数量,Div为整车重点气味物质中第i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Dip为零部件中检出的第i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S6:确定气味高危零部件:CD值越小表示零部件气味与整车气味越相似,将不同零部件的CD值由小到大进行排序,根据该排序结果确定气味高危零部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及气味高危零部件确定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阈稀释倍数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该方法的特点是以阈稀释倍数作为筛选整车重点气味物质的指标,只需测试不同物质的浓度和嗅阈值即可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从客观物质含量角度找到引起车内气味的重点化学物质和气味高危零部件,避免了主观评价的人为因素影响,使得结果准确性更高。(2)通过计算相似度确定高危零部件,该方法主要考虑不同气味物质的阈稀释倍数在整车与零部件中的差异。只需对气味高危零部件进行整改,使得整改工作更具目的性和方向性,提高了整改效率,降低了整改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利用本专利技术进行车内气味物质确定及溯源。(1)按照HJ/T400—2007标准要求,整车在25℃密闭16h后进行车内空气采样分析,按照本专利技术步骤S1、S2、S3确定车内重点气味物质;(2)取整车份的零部件,将零部件放入与整车容积相同的密闭舱中,25℃保温16h,然后对舱中空气进行采样分析,按照本专利技术步骤S4、S5、S6确定零部件气味与整车气味的相似度;(3)经过上述两个步骤,确定常温下车内重点气味物质和气味高危零部件。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整车气味物质:选择需要进行气味溯源的某整车,参考HJ/T 400—2007要求对整车空气进行采样,挥发性有机组分采用热脱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将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与NIST05标准谱图进行匹配检索,结合色谱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挥发性有机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醛酮组分采用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醛酮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S2:确定气味物质嗅阈值:嗅阈值指的是某种物质能引起人体对其嗅觉感受的最小物质浓度,参考GB/T 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整车所有检出物质的嗅阈值;S3: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计算整车所有检出物质的阈稀释倍数,见公式(1),Di=Ci/CiT  (1)式中,Di为第i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无量纲;Ci为第i种物质的物质浓度,μg/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重点气味物质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检测整车气味物质:选择需要进行气味溯源的某整车,参考HJ/T400—2007要求对整车空气进行采样,挥发性有机组分采用热脱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将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与NIST05标准谱图进行匹配检索,结合色谱保留时间定性,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挥发性有机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醛酮组分采用固相吸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得到醛酮组分的定量分析结果;S2:确定气味物质嗅阈值:嗅阈值指的是某种物质能引起人体对其嗅觉感受的最小物质浓度,参考GB/T14675-93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测定整车所有检出物质的嗅阈值;S3:确定整车重点气味物质:计算整车所有检出物质的阈稀释倍数,见公式(1),Di=Ci/CiT(1)式中,Di为第i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无量纲;Ci为第i种物质的物质浓度,μg/m3;CiT为第i种物质的嗅阈值,μg/m3。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虹白雨萍肖瑶张明远刁洪军张英虹周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