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940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外侧的发酵罐保温层、均匀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边侧的多个换热盘管机构、直立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中间的发酵罐传动轴、设置于发酵罐传动轴上的多个发酵罐搅拌桨、设置于发酵罐罐体顶部中间开口处的电机法兰连接底板及设置于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上端的发酵罐电机,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上端设置有发酵罐菌种入口和发酵罐补料口,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发酵罐出料口和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发酵罐传动轴向上穿过所述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与所述发酵罐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能够较好的进行发酵生产。

Fermentation tank for griseofulvi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
本技术涉及灰黄霉素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
技术介绍
灰黄霉素为抗生素类原料药,中文别名灰霉素、微晶灰黄霉素,灰黄霉素成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微细粉末,其主要针对毛发癣菌、小孢子菌、表皮癣菌等浅表部真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灰黄霉素适用于各种癣病的治疗,包括头癣、须癣、体癣、股癣、足癣和甲癣。现有技术中大量制备灰黄霉素的方法中一般都是以灰黄霉素发酵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制备步骤,浓缩结晶得到灰黄霉素重结晶体,最后灰黄霉素重结晶体经过丁醇洗涤、乙醇洗涤、板框过滤、制粒、烘干、超微粉碎等步骤得到灰黄霉素原料药。目前,我国灰黄霉素的生产企业较少,相关生产设备结构还不够合理,现有技术亟需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稳定、能够较好的进行发酵生产的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稳定、能够较好的进行发酵生产的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外侧的发酵罐保温层、均匀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边侧的多个换热盘管机构、直立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中间的发酵罐传动轴、设置于发酵罐传动轴上的多个发酵罐搅拌桨、设置于发酵罐罐体顶部中间开口处的电机法兰连接底板及设置于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上端的发酵罐电机,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上端设置有发酵罐菌种入口和发酵罐补料口,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发酵罐出料口和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发酵罐传动轴向上穿过所述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与所述发酵罐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换热盘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罐体的内腔上部的横向的上支撑梁、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罐体的内腔下部的横向的下支撑梁、绕设于上支撑梁与下支撑梁上的换热盘管及发酵罐罐体的内壁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换热盘管的横向位置的固定架,所述换热盘管的始端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下部,所述换热盘管的始端穿过所述发酵罐罐体向外伸出,所述换热盘管的始端设置有盘管入口,所述换热盘管的末端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上部,所述换热盘管的末端穿过所述发酵罐罐体向外伸出,所述换热盘管的末端设置有盘管出口。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上部设置有视镜机构,所述视镜机构包括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于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上部视镜安装口处的圆环形的法兰及设置于法兰中部的视镜,所述视镜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框架,该环形框架位于所述法兰的内圈,所述环形框架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该连接板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法兰连接,所述环形框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灯架,所述灯架正对所述视镜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灯架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照明灯的开关。所述视镜机构还包括蒸汽主管路、设置于蒸汽主管路的始段的第一进气阀门和第二进气阀门及设置于蒸汽主管路的中段的主管三通阀,所述蒸汽主管路的末端穿过所述发酵罐罐体伸入所述发酵罐罐体中,所述蒸汽主管路的末端设置有蒸汽出口,该蒸汽出口正对所述视镜的内表面,所述主管三通阀的入口及第一出口与所述蒸汽主管路连接,所述主管三通阀的第二出口连接有冷凝水排水阀,所述冷凝水排水阀的出口连接有冷凝水排水管,所述冷凝水排水阀的下方设置有冷凝水收集斗,所述冷凝水排水管向下伸入所述冷凝水收集斗中,所述冷凝水收集斗的下端出口设置有收集斗排水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合理,工作稳定,能够较好的进行发酵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视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发酵罐菌种入口;2-发酵罐出料口;3-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4-发酵罐电机;5-发酵罐传动轴;6-发酵罐搅拌桨;7-发酵罐罐体;8-发酵罐保温层;9-换热盘管;10-上支撑梁;11-下支撑梁;12-固定架;13-维修梯;14-视镜机构;15-法兰;16-视镜;17-固定螺栓;18-连接板;19-环形框架;20-灯架;21-照明灯;22-开关;23-蒸汽出口;24-蒸汽主管路;25-主管三通阀;26-冷凝水排水阀;27-冷凝水排水管;28-第一进气阀门;29-第二进气阀门;30-冷凝水收集斗;31-收集斗排水管;32-发酵罐补料口;33-盘管出口;34-盘管入口;35-支撑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7、设置于发酵罐罐体7外侧的发酵罐保温层8、均匀设置于发酵罐罐体7内部边侧的多个换热盘管机构、直立设置于发酵罐罐体7内部中间的发酵罐传动轴5、设置于发酵罐传动轴5上的多个发酵罐搅拌桨6、设置于发酵罐罐体7顶部中间开口处的电机法兰连接底板及设置于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上端的发酵罐电机4,发酵罐罐体7的上端设置有发酵罐菌种入口1和发酵罐补料口32,发酵罐罐体7的下端设置有发酵罐出料口2和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3,发酵罐传动轴5向上穿过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与发酵罐电机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工作时,用大米粉、水、无机盐配制发酵养料。通过发酵罐补料口32向发酵罐中放入部分发酵养料作为基础料。将种子罐的繁殖好的菌种通过发酵罐菌种入口1加入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不断通过发酵罐补料口32向发酵罐中补充发酵养料。发酵罐中的物料的输入及输出均由压缩空气完成。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3除了在输送物料时输入压缩空气外,还在发酵罐发酵过程中,输入空气,提供所需氧气。发酵罐电机4通过发酵罐传动轴5驱动发酵罐搅拌桨6转动,搅拌物料,使发酵养料中的菌种均匀分布,换热盘管机构内输入水,及时降低发酵罐内物料的温度,保证工艺温度条件,发酵罐搅拌桨6搅拌物料也使物料温度均匀。参见图1,换热盘管机构包括设置于发酵罐罐体7的内腔上部的横向的上支撑梁10、设置于发酵罐罐体7的内腔下部的横向的下支撑梁11、绕设于上支撑梁10与下支撑梁11上的换热盘管9及发酵罐罐体7的内壁设置的用于固定换热盘管9的横向位置的固定架12,换热盘管9的始端位于发酵罐的下部,换热盘管9的始端穿过发酵罐罐体7向外伸出,换热盘管9的始端设置有盘管入口34,换热盘管9的末端位于发酵罐的上部,换热盘管9的末端穿过发酵罐罐体7向外伸出,换热盘管9的末端设置有盘管出口33。参见图2,发酵罐罐体7内还设置有维修梯13和支撑梁35。如图1、图2所示,发酵罐罐体7的上部设置有视镜机构14。视镜机构14包括通过固定螺栓17连接于发酵罐罐体7的上部视镜16安装口处的圆环形的法兰15及设置于法兰15中部的视镜16,视镜16的外侧设置有环形框架19,该环形框架19位于法兰15的内圈,环形框架19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该连接板18通过固定螺栓17与法兰15连接,环形框架19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灯架20,灯架20正对视镜16设置有照明灯21,灯架20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控制照明灯21的开关22。操作人员观察发酵罐内部情况时,打开照明灯21,照明灯21可照亮发酵罐罐体7内部,操作人员可看到发酵罐内部情况。参见图2,视镜机构14还包括蒸汽主管路24、设置于蒸汽主管路24的始段的第一进气阀门28和第二进气阀门29及设置于蒸汽主管路24的中段的主管三通阀25,蒸汽主管路24的末端穿过发酵罐罐体7伸入发酵罐罐体7中,蒸汽主管路24的末端设置有蒸汽出口23,该蒸汽出口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外侧的发酵罐保温层、均匀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边侧的多个换热盘管机构、直立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中间的发酵罐传动轴、设置于发酵罐传动轴上的多个发酵罐搅拌桨、设置于发酵罐罐体顶部中间开口处的电机法兰连接底板及设置于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上端的发酵罐电机,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上端设置有发酵罐菌种入口和发酵罐补料口,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发酵罐出料口和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发酵罐传动轴向上穿过所述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与所述发酵罐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包括发酵罐罐体、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外侧的发酵罐保温层、均匀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边侧的多个换热盘管机构、直立设置于发酵罐罐体内部中间的发酵罐传动轴、设置于发酵罐传动轴上的多个发酵罐搅拌桨、设置于发酵罐罐体顶部中间开口处的电机法兰连接底板及设置于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上端的发酵罐电机,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上端设置有发酵罐菌种入口和发酵罐补料口,所述发酵罐罐体的下端设置有发酵罐出料口和发酵罐压缩空气入口,所述发酵罐传动轴向上穿过所述电机法兰连接底板与所述发酵罐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灰黄霉素生产过程中的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盘管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罐体的内腔上部的横向的上支撑梁、设置于所述发酵罐罐体的内腔下部的横向的下支撑梁、绕设于上支撑梁与下支撑梁上的换热盘管及发酵罐罐体的内壁设置的用于固定所述换热盘管的横向位置的固定架,所述换热盘管的始端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下部,所述换热盘管的始端穿过所述发酵罐罐体向外伸出,所述换热盘管的始端设置有盘管入口,所述换热盘管的末端位于所述发酵罐的上部,所述换热盘管的末端穿过所述发酵罐罐体向外伸出,所述换热盘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顺根赵一楠胡志远郭文马俊岐于海庆郭志坚张士军贾云星郭明春龚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格林特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