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739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和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一第二压敏胶层,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面胶带除了可以确实达成自动收卷的生产需求外,其还可以有效达成减少卷层遭受撕破损毁的目的,进而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

A Double-sided Tape for Rewi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双面胶带。
技术介绍
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对于卷纸、胶带、纸张、塑料膜、布料、织物或无纺布等产品而言,生产中通常包含了利用一收卷筒收取来自于一放卷筒上的物料。当放卷筒所转动输出的物料到了尽头时,为了使收卷筒的卷收动作能够继续,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将设备停机而使收卷筒停止转动,然后将原放卷筒的物料尽头端以胶带粘贴接上另一放卷筒的物料起头端。接着,再开动设备来使收卷筒转动,以此继续物料卷收的动作。然而,在高速卷收物料的生产过程中,将设备停机以收卷物料的做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产能浪费。因此,为了克服这一缺点,目前已有厂家利用双面胶带来进行收卷。具体地,现有的方式是通过双面胶带的一面暂时粘贴于一待机放卷筒的一第二卷层上,而双面胶带的另一面则是粘贴固定于待机放卷筒的一第一卷层的起头端的内侧以及一原始放卷筒的卷层的尽头端的内侧。然后,一收卷筒转动即可将双面胶带拉离暂时粘贴的第二卷层,因而使得待机放卷筒成为新的放卷筒。在此,双面胶带能否顺利脱离待机放卷筒的第二卷层必须取决于拉力的角度、双面胶带的基本粘性、有效粘贴面积以及双面胶带上的压敏胶的穿透程度等因素,尤其是当待机放卷筒所携带的卷层物料为纸张时,双面胶带上的压敏胶对于第二卷层的剥离力必须要足够小,这样才不至于使得卷层遭受撕破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带,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之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面胶带,包括:一基层,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第二侧面;一第一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一侧面;一第二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二侧面;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第一隔离膜及一第二隔离膜,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膜及所述第二隔离膜分别彼此相邻地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之上。作为优选,还包括一第三隔离膜,所述第三隔离膜以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所述分离层之上。作为优选,所述镂空部的截面形状为文字或图形。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层的厚度为0.001微米~250微米。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层的包含一固化剂,所述固化剂渗透入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作为优选,所述固化剂包含异氰酸盐、二甲亚胺、醛、胺、酰胺、或环氧树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和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一第二压敏胶层,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接卷用双面胶带,包括:一压敏胶层以及一覆盖于所述压敏胶层之上的分离层,所述分离层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收卷用双面胶带,包括:一基层,其具有一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的一第二侧面;一第一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一侧面;一第二压敏胶层,其贴附于所述基层的所述第二侧面;以及多个分离层,其彼此间隔地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其中,每一分离层具有一镂空部,以及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及所述分离层之间的间隙而从所述分离层露出。作为优选,多个所述分离层具有不同的厚度。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双面胶带除了可以确实达成自动收卷的生产需求外,其还可以有效达成减少卷层遭受撕破损毁的目的,进而可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位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运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另一种运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一个实施例在又一种运行状态下的示意图;图7为运用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在接卷时的一种运行过程的示意图;图8为运用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一个实施例的在接卷时的另一种运行过程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双面胶带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00、100’、100”...双面胶带110...基层111...第一侧面112...第二侧面120...压敏胶层121...第一压敏胶层122...第二压敏胶层130、130’...分离层131...镂空部141...第一隔离膜142...第二隔离膜143...第三隔离膜200...待机放卷筒201...第一卷层202...第二卷层300...放卷筒301...卷层400...收卷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的双面胶带100主要包括有一基层110、一第一压敏胶层121、一第二压敏胶层122、一分离层130、一第一隔离膜141、一第二隔离膜142及一第三隔离膜143。基层110具有一第一侧面111及一第二侧面112。在此,第一侧面111是相对于第二侧面112。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基层110可由可回收的纸浆所制成的纸质材质。第一压敏胶层121是贴附于基层110的第一侧面111,而第二压敏胶层122是贴附于基层110的第二侧面112。在此,第一压敏胶层121及第二压敏胶层122的厚度为1μm至200μm之间。此外,第一压敏胶层121及第二压敏胶层122可以是由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顺丁烯二酐聚合物与其共聚物、白明胶、动物胶、阿拉伯胶、植物胶、聚乙二醇、聚氧化乙烯、聚乙撑亚胺、聚二烯丙基二乙基铵化氯、聚二乙基二烯丙基铵、含纤维素、含有聚丙烯酸与其盐类的高分子、或亚克力胶共聚物或混合物所构成。分离层130是覆盖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之上,并且分离层130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131(如图2及图3所示)。在此,第二压敏胶层122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从分离层130暴露出来。换句话说,第二压敏胶层122是经由多个镂空部131而露出来或局部渗透至分离层130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中,镂空部131的截面形状可以包括文字(例如,任意的文字)或图形(例如,花纹、圆形、三角形、四方形、五角形、多边形、星形、不规则形状、直线或曲线等)。此外,分离层130在第二压敏胶层122上的覆盖面积比例可以是介于1%-99%之间。另外,分离层130的厚度可以是介于0.001μm至250μm之间。再者,分离层130可以利用直接涂布、间接涂布、浸泡、转移、烫金、喷雾、真空镀膜、溅镀、印刷、喷墨打印、雷射打印、热升华打印、手工、贴膜或架接等方式覆盖于第二压敏胶层122之上。此外,分离层130可以包含固化剂(例如,所述固化剂包含异氰酸盐、二甲亚胺、醛、胺、酰胺、或环氧树脂)、或可以是由一第一材料及一第二材料所组成,所述第一材料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吡咯烷、顺丁烯二酐聚合物与其共聚物、白明胶、动物胶、植物胶、阿拉伯胶、聚丙烯酸与其盐类、聚氧化乙烯、聚乙撑亚胺、聚二烯丙基二乙基铵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和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一第二压敏胶层,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卷用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压敏胶层和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一第二压敏胶层,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以及一分离层,其覆盖于所述第二压敏胶层之上,并且具有多个彼此间隔的镂空部,其中,所述第二压敏胶层经由所述镂空部从所述分离层露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隔离膜及一第二隔离膜,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膜及所述第二隔离膜分别以彼此相邻地可分离的方式贴附于所述第一压敏胶层之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