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及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600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及回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制作溶液、沉淀预处理、一次气浮池曝气、化学反应、二次气浮池曝气、过滤器、余氯还原、超滤处理和紫外线杀菌处理,它通过将使用后的纯水注入到磨边工序的废水中,利用磨边废水中的悬浮玻璃微粒粘附微生物菌团,采用加絮凝剂增加粘附效果,通过气浮池曝气、石英砂无压渗透过滤的方式彻底去除黏附物,再回收利用作为纯水制水的原水,通过纯水使用后的再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A Recovery Process and Device for Wastewater from Coated Glass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及回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
,具体为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及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光伏玻璃原片深加工清洗废水的产生:为了提高光伏玻璃钢化后的表面洁净度,并使玻璃快速、均匀降温以保证生产效率、降低能耗,需采用纯水对光伏玻璃钢化后进行清洗降温。清洗过后的废水中会残留玻璃镀膜液(一种复合型纳米级材料制成的增透剂)。镀膜液是非水溶性性材料,在清洗后的废水中会慢慢析出,而且由于玻璃清洗过后的水温约35℃,水中易滋生细菌,滋生的细菌与高分子镀膜液残留物在水中形成一种悬浮的、黏糊糊的菌团,加药处理方式难以杀死菌团内的细菌,而采用过滤器过滤的时又容易造成过滤器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及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溶液:将玻璃磨边时会产生颗粒很小的玻璃粉进行收集,并将玻璃粉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液状的混合溶液;在微观上来说可以将这种“乳液”看成一个过滤器;步骤二、沉淀预处理:将镀膜玻璃生产废水与上述混合溶液通过沟渠收集和混合后共同导流到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内,通过添加絮凝剂(ALO2)使得玻璃粉聚集后进行沉淀;与微生物菌团的融合,当微生物菌团粘附的玻璃粉较多后,菌团比重比水大时会沉淀到预沉调节池底部;步骤三、一次气浮池曝气: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水泵抽到一次气浮池内,并加入絮凝剂,再通过用气浮池内的沉淀气浮处理装置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存放到磨边清水池;步骤四、废水加药杀菌:用水泵从磨边清水池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抽到废水调节池,抽水时在管道进口加次氯酸钠杀菌剂,浓度控制在0.5ppm/L内,废水调节池内有潜水曝气泵对废水进行搅拌;步骤五、化学反应:将废水加药杀菌处理后的废水用水泵抽取到化学反应箱中并且与化学反应箱中有机硫化物药剂充分混合反应;步骤六、二次气浮池曝气:通过深度气浮池对化学反应后的废水进一步进行曝气处理;S4产生的微生物和藻类,加速沉淀S5中产生的硫化物颗粒;步骤七、过滤器:二次深度气浮曝气后的废水进入过滤器,废水以自渗透的方式进行过滤;因前级处理后的水中基本不含有大颗粒的杂质,主要残留的是微量的絮凝物,如采用承压式过滤器,絮凝物会再次发散后通过过滤器;步骤八、余氯还原:过滤后的废水后进入余氯还原池,检测水中余氯残留浓度,并添加余氯还原剂,将水中余氯控制在0.2ppm/L内;步骤九、超滤处理:进行超滤;步骤十、紫外线杀菌处理:超滤后的水经过管道式紫外线杀菌器进一步杀菌,并将杀菌后的水注入清水进行回用。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废水在预沉调节池中的时间大于3小时。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中,所述步骤七中的过滤器为兼有过滤和除铁锰功能敞口式锰砂过滤器。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中,所述步骤五中的有机硫化物药剂为TMT15,加药浓度6%~8%。优选为7%~7.5%。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中,所述步骤六处理后的水质浊度小于或等于10NTU。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中,所述步骤七处理后的水质浊度小于或等于5NTU。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中,所述步骤九处理后的水质浊度小于或等于3NTU。一种应用上述工艺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混合池、镀膜玻璃生产废水池、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一次气浮池、磨边清水池、废水调节池、化学反应箱、深度气浮池、过滤器、余氯还原池、超滤装置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溶液混合池和镀膜玻璃生产废水池之间通过沟渠相连接,所述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与沟渠相连通,所述一次气浮池和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之间、磨边清水池和一次气浮池之间、废水调节池和磨边清水池之间、废水调节池和磨边清水池之间、化学反应箱和废水调节池之间、深度气浮池和化学反应箱之间、过滤器和深度气浮池之间、余氯还原池和过滤器之间、超滤装置和余氯还原池之间各通过水泵和水管进行泵送连接,所述紫外线杀菌器和超滤装置相连接。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所述紫外线杀菌器为管道式杀菌器,且紫外线杀菌器与超滤装置的出水管相连接。在上述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装置中,所述深度气浮池和过滤器之间设置有中间水箱,所述中间水箱与深度气浮池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连接,所述过滤器为敞口式锰砂过滤器,所述中间水箱的出水口位于过滤器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使用后的纯水注入到磨边工序的废水中,利用磨边废水中的悬浮玻璃微粒粘附微生物菌团,采用加絮凝剂增加粘附效果,通过气浮池曝气、石英砂无压渗透过滤的方式彻底去除黏附物,再回收利用作为纯水制水的原水,通过纯水使用后的再回收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减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工艺流程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处理后的水质指标。图中:1、溶液混合池;2、镀膜玻璃生产废水池;3、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4、一次气浮池;5、磨边清水池;6、废水调节池;7、化学反应箱;8、深度气浮池;9、过滤器;10、余氯还原池;11、超滤装置;12、紫外线杀菌器;13、沟渠;14、沉淀气浮处理装置;15、潜水曝气泵;16、自动加药检测器;17、加药器;18、清水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上述工艺的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液混合池1、镀膜玻璃生产废水池2、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3、一次气浮池4、磨边清水池5、废水调节池6、化学反应箱7、深度气浮池8、过滤器9、余氯还原池10、超滤装置11、紫外线杀菌器12和清水池18,溶液混合池1和镀膜玻璃生产废水池2之间通过沟渠13相连接,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3与沟渠13相连通,一次气浮池4和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3之间、磨边清水池5和一次气浮池4之间、废水调节池6和磨边清水池5之间、废水调节池6和磨边清水池5之间、化学反应箱7和废水调节池6之间、深度气浮池8和化学反应箱7之间、过滤器9和深度气浮池8之间、余氯还原池10和过滤器9之间、超滤装置11和余氯还原池10之间各通过水泵和水管进行泵送连接,紫外线杀菌器12和超滤装置11相连接,其中紫外线杀菌器12为管道式杀菌器,且紫外线杀菌器12与超滤装置11的出水管相连接,一次气浮池4内设置有沉淀气浮处理装置14,沉淀气浮处理装置14为兼有沉淀和气浮两种功能的矩形结构;余氯还原池10内设置有通过电控系统操控且用于检测水中余氯残留浓度的自动加药检测器16和用于添加余氯还原剂的加药器17,沉淀气浮处理装置14、自动加药检测器16和加药器17为现有设备。进一步的,清水池18和超滤装置11之间设置有反冲洗泵,能够提高超滤装置11的过滤效果。进一步的,深度气浮池8和过滤器9之间还设置有中间水箱20,先将废水提升到中间水箱,再由中间水箱漏下,配合敞口式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溶液:将玻璃磨边时会产生颗粒很小的玻璃粉进行收集,并将玻璃粉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液状的混合溶液;在微观上来说可以将这种“乳液”看成一个过滤器;步骤二、沉淀预处理:将镀膜玻璃生产废水与上述混合溶液通过沟渠收集和混合后共同导流到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内,通过添加絮凝剂(ALO2)使得玻璃粉聚集后进行沉淀;与微生物菌团的融合,当微生物菌团粘附的玻璃粉较多后,菌团比重比水大时会沉淀到预沉调节池底部;步骤三、一次气浮池曝气: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水泵抽到一次气浮池内,并加入絮凝剂,再通过用气浮池内的沉淀气浮处理装置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存放到磨边清水池;步骤四、废水加药杀菌:用水泵从磨边清水池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抽到废水调节池,抽水时在管道进口加次氯酸钠杀菌剂,浓度控制在0.5ppm/L内,废水调节池内有潜水曝气泵对废水进行搅拌;步骤五、化学反应:将废水加药杀菌处理后的废水用水泵抽取到化学反应箱中并且与化学反应箱中有机硫化物药剂充分混合反应;步骤六、二次气浮池曝气:通过深度气浮池对化学反应后的废水进一步进行曝气处理;S4产生的微生物和藻类,加速沉淀S5中产生的硫化物颗粒;步骤七、过滤器:二次深度气浮曝气后的废水进入过滤器,废水以自渗透的方式进行过滤;因前级处理后的水中基本不含有大颗粒的杂质,主要残留的是微量的絮凝物,如采用承压式过滤器,絮凝物会再次发散后通过过滤器;步骤八、余氯还原:过滤后的废水后进入余氯还原池,检测水中余氯残留浓度,并添加余氯还原剂,将水中余氯控制在0.2ppm/L内;步骤九、超滤处理:进行超滤;步骤十、紫外线杀菌处理:超滤后的水经过管道式紫外线杀菌器进一步杀菌,并将杀菌后的水注入清水进行回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作溶液:将玻璃磨边时会产生颗粒很小的玻璃粉进行收集,并将玻璃粉与水混合后形成乳液状的混合溶液;在微观上来说可以将这种“乳液”看成一个过滤器;步骤二、沉淀预处理:将镀膜玻璃生产废水与上述混合溶液通过沟渠收集和混合后共同导流到磨边废水预沉调节池内,通过添加絮凝剂(ALO2)使得玻璃粉聚集后进行沉淀;与微生物菌团的融合,当微生物菌团粘附的玻璃粉较多后,菌团比重比水大时会沉淀到预沉调节池底部;步骤三、一次气浮池曝气: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水泵抽到一次气浮池内,并加入絮凝剂,再通过用气浮池内的沉淀气浮处理装置进行曝气处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存放到磨边清水池;步骤四、废水加药杀菌:用水泵从磨边清水池将曝气处理后的废水抽到废水调节池,抽水时在管道进口加次氯酸钠杀菌剂,浓度控制在0.5ppm/L内,废水调节池内有潜水曝气泵对废水进行搅拌;步骤五、化学反应:将废水加药杀菌处理后的废水用水泵抽取到化学反应箱中并且与化学反应箱中有机硫化物药剂充分混合反应;步骤六、二次气浮池曝气:通过深度气浮池对化学反应后的废水进一步进行曝气处理;S4产生的微生物和藻类,加速沉淀S5中产生的硫化物颗粒;步骤七、过滤器:二次深度气浮曝气后的废水进入过滤器,废水以自渗透的方式进行过滤;因前级处理后的水中基本不含有大颗粒的杂质,主要残留的是微量的絮凝物,如采用承压式过滤器,絮凝物会再次发散后通过过滤器;步骤八、余氯还原:过滤后的废水后进入余氯还原池,检测水中余氯残留浓度,并添加余氯还原剂,将水中余氯控制在0.2ppm/L内;步骤九、超滤处理:进行超滤;步骤十、紫外线杀菌处理:超滤后的水经过管道式紫外线杀菌器进一步杀菌,并将杀菌后的水注入清水进行回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膜玻璃生产废水回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废水在预沉调节池中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洪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福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