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59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包括蓝藻处理筒、悬浮气胎、进流控制阀、太阳能板、两个出流挡板装置、超声波蓝藻粉碎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和充电蓄电池,所述的悬浮气胎的内壁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的外壁,进流控制阀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蓝藻处理筒上端的左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投放到带有蓝藻的水池中,通过太阳能储蓄能量,进而无需浪费人力和关注,自动的将蓝藻和水分离,通过超声波对蓝藻循环性质的超声波灭活,同时自动的将水和蓝藻吸收、灭活排出,实现自动频繁的对蓝藻进行灭活,有效降低蓝藻对水池的污染,同时节约能源,建造成本低,性价比高。

A Cyanobacteria Coupled Proces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专利号为CN201610858924.4公开了一种静态混合式深井增压强化除蓝藻水处理设备,包括主体装置,还包括加药混合机构和高压冲洗机构;其中:所述的加药混合机构中的投药管的头端穿过主体装置的内井封闭的顶端且伸入至内井内的上部靠近进水管的位置,投药管的头端下方的内井内安装有静态混合器。将药剂投加、高效静态混合和深井增压等多种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很好的实现了在水厂不同水质情况下不同药剂单一或组合投加、高效静态混合与深井增压技术的有机结合,并非机械式的功能叠加,该专利技术装置极大的提高了水厂蓝藻水处理效率,降低操作管理复杂程度,减少占地面积和工程投资。但是该设备占地面积大,建造成本高,对蓝藻的水处理效果的性价比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其有益效果为可以投放到带有蓝藻的水池中,通过太阳能储蓄能量,进而无需浪费人力和关注,自动的将蓝藻和水分离,通过超声波对蓝藻循环性质的超声波灭活,同时自动的将水和蓝藻吸收、灭活排出,实现自动频繁的对蓝藻进行灭活,有效降低蓝藻对水池的污染,同时节约能源,建造成本低,性价比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包括蓝藻处理筒、悬浮气胎、进流控制阀、太阳能板、两个出流挡板装置、超声波蓝藻粉碎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和充电蓄电池,所述的悬浮气胎的内壁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的外壁,进流控制阀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蓝藻处理筒上端的左侧,太阳能板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的上端,太阳能板通过电线连接充电蓄电池,充电蓄电池通过电线连接超声波蓝藻粉碎器和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充电蓄电池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的上端,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内,两个出流挡板装置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的左右两端,超声波蓝藻粉碎器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内,超声波蓝藻粉碎器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的上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蓝藻处理筒包括筒体、气胎固定槽、两个上支板、阀板滑槽、两个螺纹孔、上端盖、防水挡板、两个滑动槽、蓝藻出管固定孔和水出管固定孔,气胎固定槽设置在筒体的外壁,悬浮气胎内壁的固定板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气胎固定槽内,两个上支板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外壁的前后两端,阀板滑槽设置在筒体左端的上侧,两个螺纹孔均设置在筒体上端的左侧,两个螺纹孔分别设置在阀板滑槽的前后两侧,上端盖固定连接在筒体内壁的上侧,防水挡板固定连接在上端盖上端,两个滑动槽分别设置在防水挡板内壁的左右两端,充电蓄电池固定连接在上端盖上,设置在防水挡板内,蓝藻出管固定孔和水出管固定孔分别设置在筒体的下端的左右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包括电机固定座、低伏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板、驱动杆、驱动滑动板、驱动槽、蓝藻挤出杆、蓝藻挤压板、蓝藻挤压密封圈、分支连接板、液体挤压杆、液体挤压板、液体挤压密封圈、蓝藻挤压筒、分支杆滑动口、蓝藻进入槽、蓝藻排出管、液体排出管和两个超声波振动棒固定孔,电机固定座固定连接在上端盖上,低伏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电机固定座上,驱动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低伏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杆,驱动杆滑动连接在驱动槽内,驱动槽前后贯穿设置在驱动滑动板上,驱动滑动板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槽内,驱动滑动板下端的中心固定连接蓝藻挤出杆,蓝藻挤出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压板的中心,蓝藻挤压密封圈套接在蓝藻挤压板外壁,分支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出杆的右端,分支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液体挤压杆,液体挤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液体挤压板,液体挤压密封圈套接在液体挤压板的外壁,蓝藻挤压板和蓝藻挤压密封圈间隙配合在蓝藻挤压筒内,分支杆滑动口设置在蓝藻挤压筒的右端,分支连接板滑动连接在分支杆滑动口内,蓝藻进入槽设置在蓝藻挤压筒外壁,蓝藻进入槽连通蓝藻挤压筒内壁,蓝藻挤压筒的下端固定连接并连通蓝藻排出管,蓝藻排出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蓝藻出管固定孔内,液体排出管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水出管固定孔内,液体挤压板和液体挤压密封圈间隙配合在液体排出管内,两个超声波振动棒固定孔均匀设置在蓝藻挤压筒的下端。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超声波蓝藻粉碎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防水导线管和两个超声波振动棒,超声波发生器固定连接在上端盖上,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电线连接充电蓄电池,超声波发生器通过电线连接两个超声波振动棒,电线设置在防水导线管内,防水导线管固定连接在筒体上,两个超声波振动棒均设置在蓝藻挤压筒内壁的下端,两个超声波振动棒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超声波振动棒固定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进流控制阀包括滑动阀体、阀体连接板和两个调节螺栓,滑动阀体滑动连接在阀板滑槽内,滑动阀体的上端固定连接阀体连接板,两个调节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阀体连接板上,两个调节螺栓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两个螺纹孔内。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出流挡板装置设置有两个,出流挡板装置包括固定块、两个连接凸块、转杆和出口挡板,两个连接凸块均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转杆固定连接在两个连接凸块之间,出口挡板的上端转动连接在转杆上;两个固定块分别固定连接在蓝藻排出管和液体排出管上,两个出口挡板分别与蓝藻排出管的出口和液体排出管的出口相贴合。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还包括分流板、固液分离板和液体引流框,分流板、固液分离板和液体引流框自上至下均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压筒的外壁,分流板、固液分离板和液体引流框均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内壁。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分流板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分流开槽,分流板的右端设置有分流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固液分离板包括分离板、多个分离孔和分离开口,分离板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压筒和筒体上,分离板的上表面由外至内向下倾斜,分离板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穿的分离孔,分离板的右端设置有分离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液体引流框包括框体和通孔,框体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压筒和筒体上,通孔上下贯穿设置在框体的右端,液体排出管固定连接在框体的下端,通孔连通液体排出管。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蓝藻处理筒、悬浮气胎、进流控制阀、太阳能板、两个出流挡板装置、超声波蓝藻粉碎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充电蓄电池、分流板、固液分离板和液体引流框可以投放到带有蓝藻的水池中,通过太阳能储蓄能量,进而无需浪费人力和关注,自动的将蓝藻和水分离,通过超声波对循环性质的超声波灭活,同时自动的将水和蓝藻吸收、灭活排出,实现自动频繁的对蓝藻进行灭活,有效降低蓝藻对水池的污染,同时节约能源,建造成本低,性价比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蓝藻处理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蓝藻处理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流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流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包括蓝藻处理筒(1)、悬浮气胎(2)、进流控制阀(3)、太阳能板(4)、两个出流挡板装置(5)、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和充电蓄电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气胎(2)的内壁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外壁,进流控制阀(3)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上端的左侧,太阳能板(4)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上端,太阳能板(4)通过电线连接充电蓄电池(8),充电蓄电池(8)通过电线连接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和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充电蓄电池(8)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上端,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内,两个出流挡板装置(5)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的左右两端,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内,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包括蓝藻处理筒(1)、悬浮气胎(2)、进流控制阀(3)、太阳能板(4)、两个出流挡板装置(5)、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和充电蓄电池(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气胎(2)的内壁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外壁,进流控制阀(3)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上端的左侧,太阳能板(4)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上端,太阳能板(4)通过电线连接充电蓄电池(8),充电蓄电池(8)通过电线连接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和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充电蓄电池(8)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上端,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内,两个出流挡板装置(5)分别固定连接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的左右两端,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内,超声波蓝藻粉碎器(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蓝藻处理筒(1)的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蓝藻处理筒(1)包括筒体(1-1)、气胎固定槽(1-2)、两个上支板(1-3)、阀板滑槽(1-4)、两个螺纹孔(1-5)、上端盖(1-6)、防水挡板(1-7)、两个滑动槽(1-8)、蓝藻出管固定孔(1-9)和水出管固定孔(1-10),气胎固定槽(1-2)设置在筒体(1-1)的外壁,悬浮气胎(2)内壁的固定板通过螺纹配合连接在气胎固定槽(1-2)内,两个上支板(1-3)分别固定连接在筒体(1-1)外壁的前后两端,阀板滑槽(1-4)设置在筒体(1-1)左端的上侧,两个螺纹孔(1-5)均设置在筒体(1-1)上端的左侧,两个螺纹孔(1-5)分别设置在阀板滑槽(1-4)的前后两侧,上端盖(1-6)固定连接在筒体(1-1)内壁的上侧,防水挡板(1-7)固定连接在上端盖(1-6)上端,两个滑动槽(1-8)分别设置在防水挡板(1-7)内壁的左右两端,充电蓄电池(8)固定连接在上端盖(1-6)上,充电蓄电池(8)设置在防水挡板(1-7)内,蓝藻出管固定孔(1-9)和水出管固定孔(1-10)分别设置在筒体(1-1)的下端的左右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蓝藻耦合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蓝藻挤压排除器(7)包括电机固定座(7-1)、低伏伺服电机(7-2)、驱动连接板(7-3)、驱动杆(7-4)、驱动滑动板(7-5)、驱动槽(7-6)、蓝藻挤出杆(7-7)、蓝藻挤压板(7-8)、蓝藻挤压密封圈(7-9)、分支连接板(7-10)、液体挤压杆(7-11)、液体挤压板(7-12)、液体挤压密封圈(7-13)、蓝藻挤压筒(7-14)、分支杆滑动口(7-15)、蓝藻进入槽(7-16)、蓝藻排出管(7-17)、液体排出管(7-18)和两个超声波振动棒固定孔(7-19),电机固定座(7-1)固定连接在上端盖(1-6)上,低伏伺服电机(7-2)固定连接在电机固定座(7-1)上,驱动连接板(7-3)的一端固定连接低伏伺服电机(7-2)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板(7-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驱动杆(7-4),驱动杆(7-4)滑动连接在驱动槽(7-6)内,驱动槽(7-6)前后贯穿设置在驱动滑动板(7-5)上,驱动滑动板(7-5)的两端滑动连接在两个滑动槽(1-8)内,驱动滑动板(7-5)下端的中心固定连接蓝藻挤出杆(7-7),蓝藻挤出杆(7-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压板(7-8)的中心,蓝藻挤压密封圈(7-9)套接在蓝藻挤压板(7-8)外壁,分支连接板(7-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蓝藻挤出杆(7-7)的右端,分支连接板(7-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液体挤压杆(7-11),液体挤压杆(7-11)的下端固定连接液体挤压板(7-12),液体挤压密封圈(7-13)套接在液体挤压板(7-12)的外壁,蓝藻挤压板(7-8)和蓝藻挤压密封圈(7-9)间隙配合在蓝藻挤压筒(7-14)内,分支杆滑动口(7-15)设置在蓝藻挤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宪忠陈子龙任建军戚毳吕强迟毅单长城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兰德超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