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飞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559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其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通过设置第一电动推杆、支撑板、第二电动推杆、滚轮和压板,使得两个第一电动推杆收缩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使得连接板通过六个滑杆带动支撑板向上移动,使得支撑板通过四个推块带动四个滚轮向上移动,使得四个滚轮远离地面,使得两个压板与地面接触,当机器人本体移动后可以有效的进行固定,受到碰撞时不易倾倒,保证了机器人本体的正常工作。

An Intelligent Robot for Moving and F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处理器,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最主要的是,这样的计算机可以进行按目的安排的动作,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说这种机器人才是真正的机器人,尽管它们的外表可能有所不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慢慢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帮助人们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智能机器人移动是通过驱动电机进行工作,使得智能机器人可以自行移动,停止机器人进行移动时,没有相应的固定结构,只有滚轮与地面接触,在机器人受到碰撞时,容易出现滑动或倾倒,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机器人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解决了停止机器人进行移动时,没有相应的固定结构,只有滚轮与地面接触,在机器人受到碰撞时,容易出现滑动或倾倒,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了机器人的正常工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与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卡接有六个滑套(6),所述滑套(6)内套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8);所述滑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滑套(6)的下表面和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滑动连接在滑槽(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与连接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的上表面卡接有六个滑套(6),所述滑套(6)内套接有滑杆(7),所述滑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块(8);所述滑杆(7)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滑套(6)的下表面和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0)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滑动连接在滑槽(12)内;所述滑槽(12)开设在第一凹槽(2)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支撑板(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推块(13),且两个推块(13)的相对面卡接有同一个滚动装置(14),所述机器人本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推动装置(15),所述推动装置(15)的底端与压板(1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移动后固定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装置(15)包括第二电动推杆(152),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52)的顶端与固定板(151)的下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兵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夏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