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防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018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压防渗器,包括加压盖,加压盖的一端设有空腔,空腔中嵌设有吸水垫,还设有贯穿加压盖和吸水垫的通孔,环绕空腔的加压盖的端面上设有具备黏性的黏贴装置,此加压防渗器,通过通孔套设在引流管上,并利用黏贴装置固定在穿刺口周围,通过黏贴装置的粘性可以实现外部加压,对抗体内积液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造成的渗液,同时吸水垫可以在穿刺口吸收渗液,保证穿刺口干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便医护人员后期护理,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医护用品领域。

Pressure seepage prev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防渗器
本技术涉及医护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压防渗器。
技术介绍
外科进行胸腔、腹腔穿刺引流时,常因腔隙内积液过多、压力过大或患者皮肤松弛,穿刺口皮肤收缩力量弱,导致体内积液从皮肤穿刺口大量渗出,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临床的应对措施,单是在穿刺口用大量纱布包扎,且须频繁更换纱布。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带来诸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吸水效果好的加压防渗器。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加压防渗器,包括加压盖,加压盖的一端设有空腔,空腔中嵌设有吸水垫,还设有贯穿加压盖和吸水垫的通孔,环绕空腔的加压盖的端面上设有具备黏性的黏贴装置。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加压盖呈圆柱形,通孔位于加压盖的中部,空腔环绕通孔。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通孔为圆柱形。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加压盖的一端环绕通孔设有辅助固定的固定环。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空腔包括设置在加压盖内侧壁的环状凹槽,吸水垫的四周设有与环状凹槽相配合的环形突起。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吸水垫的端面面积大于加压盖的端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黏贴装置为与加压盖固定相连的胶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加压防渗器,通过通孔套设在引流管上,并利用黏贴装置固定在穿刺口周围,通过黏贴装置的粘性可以实现外部加压,对抗体内积液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造成的渗液,同时吸水垫可以在穿刺口吸收渗液,保证穿刺口干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便医护人员后期护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为加压防渗器,包括加压盖1,加压盖1的一端设有空腔,空腔中嵌设有吸水垫2,还设有贯穿加压盖1和吸水垫2的通孔4,环绕空腔的加压盖1的端面上设有具备黏性的黏贴装置3。具体的,在使用时,先通过通孔4将此加压防渗器套设在引流管上,而后通过黏贴装置3固定在穿刺口周围,通过黏贴装置3的粘性可以实现外部加压,对抗体内积液压力,防止因压力过大造成的渗液,同时吸水垫2可以在穿刺口吸收渗液,保证穿刺口干洁。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压盖1呈圆柱形,通孔4位于加压盖1的中部,空腔环绕通孔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孔4为圆柱形,方便与引流管进行配合。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压盖1的一端环绕通孔4设有辅助固定的固定环5,固定环5使得通孔4与引流管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防止液体渗出。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空腔包括设置在加压盖1内侧壁的环状凹槽6,吸水垫2的四周设有与环状凹槽6相配合的环形突起7,当吸水垫2使用过久时,可以拆卸更换,节约成本。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吸水垫2的端面面积大于加压盖1的端面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保障较好的吸水效果。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黏贴装置3为与加压盖1固定相连的胶纸。此加压防渗器通过黏贴装置3给予穿刺部位一定的外部压力,从而收缩了穿刺口,减少了穿刺口渗液,并通过吸水垫2将少量渗出的液体吸收,保持了穿刺口处的干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压防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盖(1),所述加压盖(1)的一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嵌设有吸水垫(2),还设有贯穿所述加压盖(1)和吸水垫(2)的通孔(4),环绕所述空腔的加压盖(1)的端面上设有具备黏性的黏贴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压防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盖(1),所述加压盖(1)的一端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中嵌设有吸水垫(2),还设有贯穿所述加压盖(1)和吸水垫(2)的通孔(4),环绕所述空腔的加压盖(1)的端面上设有具备黏性的黏贴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防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盖(1)呈圆柱形,所述通孔(4)位于所述加压盖(1)的中部,所述空腔环绕所述通孔(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防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4)为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压防渗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虹张天鸽周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