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松专利>正文

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018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针对现有便携的负压引流装置存在气液回流入气囊影响引流、储液袋易鼓包要频繁清空带来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气囊和上、下接管以及接头,所述储液袋底部设有带放液开关的排液管,下接管两端分别对接储液袋和气囊且储液袋和下接管对接处设置下位单向阀,上接管两端分别对接气囊和接头且气囊和上接管对接处设置上位单向阀,气囊和下接管对接处设置中位单向阀,所述储液袋上设有向上的中空延伸段形成排气管,排气管上设置阻水排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中不会发生气液回流入气囊而影响引流,储液袋也不会鼓包,更无需频繁清空。

A Hand-hel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可随身携带引流的负压引流装置通过手动按压产生负压进行引流工作,其结构主要包括储液袋、气囊和接管以及接头,储液袋底部设有带放液开关的排液管,所述接管分为上接管和下接管,下接管连接气囊和储液袋,储液袋内设有和下接管相配的单向阀,上接管连接气囊和接头,上接管对接气囊处设有单向阀,接头可对接连接通病人体腔的引流管。这种负压引流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1.下接管中残留的气液部分回流入气囊造成气囊负压不足,影响引流效果;2.负压引流时气体和液体都进入储液袋,储液袋经常存储小半袋液体就已经鼓包,需要频繁打开放液开关排出气液,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便携的负压引流装置存在气液回流入气囊影响引流效果、储液袋易鼓包需要频繁清空导致不便等问题,提供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所述负压引流装置使用中不会发生气液回流入气囊影响引流,使用中储液袋不会发生鼓包,更不用频繁打开放液开关清空处理。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气囊和上、下接管以及接头,所述储液袋底部设有带放液开关的排液管,所述下接管两端分别对接储液袋和气囊且储液袋和下接管对接处设置下位单向阀,上接管两端分别对接气囊和接头且气囊和上接管对接处设置上位单向阀,其特征是气囊和下接管对接处设置中位单向阀,所述储液袋上设有向上的中空延伸段形成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阻水排气阀。本技术通过中位单向阀阻止下接管内的气液回流进入气囊,确保气囊可以产生足够负压进行引流;储液袋上设置中空延伸段形成排气管并设置阻水排气阀,每次按压气囊时,都能通过压力将储液袋内的气体从阻水排气阀向外界排出,避免气体积聚于储液袋内使其鼓包,不用频繁打开放液开关排空使用更方便。此外,自上而下的三道单向阀还可以起到阻菌作用,防止细菌沿下接管和上接管进入病人体内。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储液袋两侧对称设置两处排气管。储液袋上对称设置的两处排气管可以加速排出储液袋内积聚的气体,使储液袋迅速接纳负压引流输入的液体,提高负压引流效果。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悬挂结构。排气管上的悬挂结构用于提供吊挂功能,和皮带或腰扣搭配,方便病患随身携带使用手按负压引流装置。所述悬挂结构为排气管上的挂钩或穿绳孔。悬挂结构可以是挂钩或穿绳孔以及其它常见的悬挂结构,其中挂钩可以很方便的直接和皮带或腰袢搭配,穿绳孔可以穿绳后绑在皮带或腰袢上。所述下接管为软管,其上设有流速调节器。下接管采用软管并安装流速调节器,能有效调节引流速度,满足病患引流需要,引流装置工作时不用手按气囊,只要顺应病人体位借助重力作用进行引流,流速调节器可直接采用输液软管上常见的流速调节器,此为现有技术。当引流装置需要手按气囊做负压引流时,流速调节器处于常开状态。所述排气管上设开孔,阻水排气阀为设于开孔的阻菌膜。排气管上开孔,阻水排气阀为设于开孔的阻菌膜,阻菌膜可以阻断储液袋内存储液体中的病菌排向外界,同时不影响储液袋内的气体排出,阻菌膜为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负压引流装置使用中不会发生气液回流入气囊,气囊按压后能产生足够的负压进行引流,储液袋内的气体可以及时向外排出,储液袋不会发生鼓包,更不用频繁打开放液开关做清空处理,病患随身携带使用更方便。此外,本技术不仅可用于手按负压引流,也可顺应病人体位作重力引流。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液袋、2.气囊、3.上接管、4.下接管、5.接头、6.下位单向阀、7.上位单向阀、8.中位单向阀、9.阻水排气阀、10.放液开关、11.排气管、12.流速调节器、13.排液管、14.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1、气囊2和上、下接管4以及接头5,所述储液袋1底部设有带放液开关10的排液管13,所述下接管4两端分别对接储液袋1和气囊2且储液袋1和下接管4对接处设置下位单向阀6,上接管3两端分别对接气囊2和接头5且气囊2和上接管3对接处设置上位单向阀7,所述气囊2和下接管4对接处设置中位单向阀8,所述储液袋1两侧对称设置两处向上的中空延伸段形成两个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阻水排气阀9和悬挂结构,所述排气管11上设开孔,阻水排气阀9为设于开孔的阻菌膜,所述悬挂结构为延伸段上的挂钩14,所述下接管4为软管,其上设有流速调节器12。本技术通过中位单向阀阻止下接管内的气液回流进入气囊,确保气囊可以产生足够负压进行引流;储液袋上设置中空延伸段形成排气管并设置阻水排气阀,每次按压气囊时,都能通过压力将储液袋内的气体从两个阻水排气阀向外界排出,避免气体积聚于储液袋内使其鼓包,不用频繁打开放液开关排空使用更方便,作为阻水排气阀的阻菌膜可有效阻断储液袋内存储液体中的病菌排向外界,同时不影响储液袋内的气体排出;排气管上的悬挂结构方便病患随身携带本技术。在做不用手按气囊的重力引流时,通过调节流速调节器可以控制引流速度,满足病患使用需要,手按气囊负压引流时,流速调节器处于常开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1)、气囊(2)和上、下接管(4)以及接头(5),所述储液袋(1)底部设有带放液开关(10)的排液管(13),所述下接管(4)两端分别对接储液袋(1)和气囊(2)且储液袋(1)和下接管(4)对接处设置下位单向阀(6),上接管(3)两端分别对接气囊(2)和接头(5)且气囊(2)和上接管(3)对接处设置上位单向阀(7),其特征是气囊(2)和下接管(4)对接处设置中位单向阀(8),所述储液袋(1)上设有向上的中空延伸段形成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阻水排气阀(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按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储液袋(1)、气囊(2)和上、下接管(4)以及接头(5),所述储液袋(1)底部设有带放液开关(10)的排液管(13),所述下接管(4)两端分别对接储液袋(1)和气囊(2)且储液袋(1)和下接管(4)对接处设置下位单向阀(6),上接管(3)两端分别对接气囊(2)和接头(5)且气囊(2)和上接管(3)对接处设置上位单向阀(7),其特征是气囊(2)和下接管(4)对接处设置中位单向阀(8),所述储液袋(1)上设有向上的中空延伸段形成排气管(11),所述排气管(11)上设置阻水排气阀(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松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