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纹波电路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零纹波电路。
技术介绍
纹波是由于直流稳定电源的电压波动而造成的一种现象,因为直流稳定电源一般是由交流电源经整流稳压等环节而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在直流稳定量中多少带有一些交流成份,这种叠加在直流稳定量上的交流分量就称之为纹波。纹波的成分较为复杂,它的形态一般为频率高于工频的类似正弦波的谐波,另一种则是宽度很窄的脉冲波。当电源输出的电压中纹波噪声较大时,会产生很多害处,例如:容易在用设备中产生不期望的谐波;较强的纹波会造成浪涌电压或电流的产生,从而烧毁用电设备;干扰数字电路的逻辑关系,影响其正常工作;带来噪音干扰,使图像设备、音响设备不能正常工作;降低了电源的效率等。在高端的模块电源设计中,纹波噪声作为衡量电源的一个重要指标,必须将输出纹波噪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以内才行。现有技术中有一些去除纹波的外接电路,多是采用不隔离的方式实现,采用隔离的方案很少且已有的方案中磁性元件过多,导致整个外接电路的体积大于常规电源,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纹波噪声处理不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零纹波电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纹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主控电路、原边主变换电路、变压器、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以及电压输出端,其中: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接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的通断;所述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主绕组P1、第二主绕组P2、第一副绕组S1与第二副绕组S2,所述第一主绕组P1与所述第二主绕组P2接入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一副绕组S1与所述第二副绕组S2接入所述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一主绕组P1、所述第一副绕组S1、所述第二主绕组P2与所述第二副绕组S2同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纹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输入端、主控电路、原边主变换电路、变压器、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以及电压输出端,其中: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接入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主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的通断;所述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变压器包括第一主绕组P1、第二主绕组P2、第一副绕组S1与第二副绕组S2,所述第一主绕组P1与所述第二主绕组P2接入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中,所述第一副绕组S1与所述第二副绕组S2接入所述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中;所述第一主绕组P1、所述第一副绕组S1、所述第二主绕组P2与所述第二副绕组S2同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纹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外围电路以及为所述控制芯片供电的供电电路,其中:所述供电电路接入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接入端,由所述电压输入端为所述控制芯片提供运行所需电压;所述外围电路与所述控制芯片各引脚匹配连接,用于保证所述控制芯片正常运作;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的通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纹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主变换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电容C1,其中: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G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D与所述第一主绕组P1的反相端连接,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S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主绕组P1的同相端接入所述电压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主绕组P的反相端与所述第二主绕组P2的反相端通过所述电容C1连接,所述第二主绕组P的同相端接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纹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主变换输出电路包括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电阻R2,其中:所述第一副绕组S1的同相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副绕组S2的同相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副绕组S1的反相端与所述第二副绕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丽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砝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