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622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螺纹连接有圆形升降盘,所述圆形升降盘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上安装有上盖,所述框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过盈配合有一个套筒。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演示卷,演示卷的两端分别粘贴在套筒上,通过旋钮可以带动转动轴和套筒一起进行转动,进而可以控制演示卷往哪个套筒上进行缠绕,缠绕的过程中演示卷会经过透视板,通过透视板可以观察演示上所印的图片,相对传统的纯书本教学,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去学习,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
本技术涉及教学用演示板
,尤其涉及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
技术介绍
中国现代史有两种算法,第一种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第二种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世界现代史没有争议,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开始的,在现代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觉得非常的枯燥无味,对这些纯粹记忆性的知识的记忆比较困难,会造成记忆模糊或者混淆,严重影响了现代史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代史学习过程非常的枯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比较困难,严重影响了现代史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螺纹连接有圆形升降盘,所述圆形升降盘通过第二支撑架固定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上安装有上盖,所述框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上均过盈配合有一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之间共同设有演示卷,两个所述套筒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旋钮,所述框体上安装有透视板。在上述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开设有空腔和凹槽,且空腔和凹槽相互连通,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圆形升降盘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空腔和圆形升降盘之间为螺纹连接。在上述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所述框体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且转动轴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在上述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所述框体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轴承,且转动轴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轴承上。在上述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所述框体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上盖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和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框体和上盖之间通过锁紧螺钉连接,且锁紧螺钉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并与安装槽螺纹连接。在上述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所述底座的下表面粘贴有橡胶垫。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演示卷,在演示卷上印有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图片,便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对现代史的学习兴趣。2:演示卷的两端分别粘贴在套筒上,套筒和转动轴之间为过盈配合,通过旋钮可以带动转动轴和套筒一起进行转动,进而可以控制演示卷往哪个套筒上进行缠绕,缠绕的过程中演示卷会经过透视板,通过透视板可以观察演示上所印的图片。3:框体所处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握住框体直接转动底座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置演示卷,演示卷的两端分别粘贴在套筒上,通过旋钮可以带动转动轴和套筒一起进行转动,进而可以控制演示卷往哪个套筒上进行缠绕,缠绕的过程中演示卷会经过透视板,通过透视板可以观察演示上所印的图片,相对传统的纯书本教学,能更好的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更好的去学习,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中B部分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撑架、3-空腔、4-凹槽、5-圆形升降盘、6-框体、7-上盖、8-转动轴、9-套筒、10-演示卷、11-旋钮、12-支撑块、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安装槽、16-锁紧螺钉、17-透视板、18-橡胶垫、19-第二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上螺纹连接有圆形升降盘5,第一支撑架2上开设有空腔3和凹槽4,且空腔3和凹槽4相互连通,空腔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圆形升降盘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空腔3和圆形升降盘5之间为螺纹连接,圆形升降盘5通过第二支撑架19固定连接有框体6。握住框体6,然后转动底座1,由于框体6被握住固定不动,以底座1转动带动第一支撑架2一起向下移动,进而使得底座1和框体6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进而实现对框体6放置时高度的调节。框体6上安装有上盖7,框体6上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5,上盖7上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14,且第二通孔14和安装槽15一一对应,框体6和上盖7之间通过锁紧螺钉16连接,且锁紧螺钉16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14并与安装槽15螺纹连接,框体6和上盖7之间通过锁紧螺钉16进行连接,使得两者之间的固定和分离操作都较为的简便。框体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8,框体6上对称安装有两个轴承,且转动轴8转动连接在相对应的轴承上,框体6上设置的轴承用于对转动轴8进行支撑,且不影响转动轴8的转动。两个转动轴8上均过盈配合有一个套筒9,两个套筒9之间共同设有演示卷10,两个套筒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旋钮11,框体6上安装有透视板17,演示卷10的两端粘附在套筒9上,演示卷10上印有需演示的图片,粘贴在套筒9上的部分不印图片。框体6的内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撑块12,两个支撑块12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一通孔13,且转动轴8分别穿过相对应的第一通孔13,支撑块12的设置是为了便于套筒9的放置,第一通孔13的设置避免支撑块12的设置对转动轴8产生影响。底座1的下表面粘贴有橡胶垫18,橡胶垫18的设置避免底座1直接与支撑面(地面),长时间的使用会使得底座1的下表面产生不必要的磨损,影响整体放置时的平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上螺纹连接有圆形升降盘(5),所述圆形升降盘(5)通过第二支撑架(19)固定连接有框体(6),所述框体(6)上安装有上盖(7),所述框体(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8),两个所述转动轴(8)上均过盈配合有一个套筒(9),两个所述套筒(9)之间共同设有演示卷(10),两个所述套筒(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旋钮(11),所述框体(6)上安装有透视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上螺纹连接有圆形升降盘(5),所述圆形升降盘(5)通过第二支撑架(19)固定连接有框体(6),所述框体(6)上安装有上盖(7),所述框体(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轴(8),两个所述转动轴(8)上均过盈配合有一个套筒(9),两个所述套筒(9)之间共同设有演示卷(10),两个所述套筒(9)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旋钮(11),所述框体(6)上安装有透视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用演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2)上开设有空腔(3)和凹槽(4),且空腔(3)和凹槽(4)相互连通,所述空腔(3)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所述圆形升降盘(5)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所述空腔(3)和圆形升降盘(5)之间为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歌秦国攀
申请(专利权)人:周口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