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54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1:43
提供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厚度很薄的电子设备上搭载的照相装置的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驱动装置(10)在XYZ轴坐标系轴具有如下部位:具有在XY方向延伸的第一面(12a)的固定体(12)、具有与方块图第一面(12a)相对的第二面(14a)以及方块图第二面(14a)相反侧的第三面(14b)的中间体(14)、具有与方块图第三面(14b)相对的第四面(16a)的被驱动体(16)、驱动方块图被驱动体(16)在XY方向上朝着方块图固定体(12)的驱动机构(18)、设置在方块图第一面(12a)和方块图第二面(14a)之间的引导方块图中间体(14)在X方向上朝着方块图固定体(12)的第一导向机构(24)、设置在方块图第三面(14b)和方块图第四面(16a)之间的引导方块图被驱动体(16)在Y方向上朝着方块图中间体(14)的第二导向机构(3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X-Y方向驱动被驱动体的驱动装置,通过联结支柱联结2个支撑基板,其结构是,在该联结支柱构成的间隙之间配置了球体和板状的被驱动体。(比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开2008-1915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上述旧例中存在一个问题,由于驱动装置使用面向数码相机的普通结构,所以Z方向的厚度变厚,无法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厚度很薄的电子设备。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旧有问题点,并提供能够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厚度很薄的电子设备上搭载的照相装置的驱动装置、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照相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一种形态为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在XYZ轴坐标系中具有如下部位:具有在XY方向延伸的第一面的固定体;呈板状的、具有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反侧的第三面的中间体;具有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的被驱动体;朝着所述固定体在XY方向上驱动所述被驱动体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朝着所述固定体在X方向上引导所述中间体的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的、朝着所述中间体在Y方向上引导所述被驱动体的第二导向机构。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或者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由在X方向或者Y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嵌入所述第一凹部的第一凸部构成。此外,优选地,所述固定体和所述被驱动体通过设置在一端的磁铁和设置在另一端的磁铁或磁性体,产生引力作用。此外,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是具有驱动部和压电部的压电式驱动机构,驱动部相对着所述固定体固定,与所述被驱动体摩擦接触,压电部使所述驱动部沿着XY平面移动。但是,所述驱动机构不仅限于压电式,也可以是磁力式或静电式。优选地,多个压电部以所述驱动部为中心间隔进行配置。优选地,四个压电部以所述驱动部为中心间隔90度进行配置。优选地,该压电部包括板状弹性体、在板状弹性体至少一侧形成三角形板状的压电元件、在该压电元件的相反于所述弹性体的一侧设置有电极。此外,优选地,所述压电部为单压电晶片型压电部或双压电晶片型压电部,各所述压电部的弹性体与所述驱动部形成一体。此外,优选地,所述驱动部朝着所述被驱动体突出成半球状。此外,优选地,所述中间体具有贯通孔,所述固定体具有逃逸槽部,所述驱动机构的整体的外缘在该逃逸槽部的外周固定在固定体上,所述驱动机构的压电部配置在由所述逃逸槽部和所述贯通孔形成的空间内。本技术的另外一种形态是光学部件驱动装置,该光学部件驱动装置将所述被驱动体安装在光学部件上或者安装光学部件。而且本技术的其他形态为一种包括上述光学部件驱动装置的照相装置。此外,本技术的其他形态为一种包括上述照相装置的电子设备。【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在固定体和被驱动体之间设计了板状的中间体,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设计了引导所述中间体在X方向上朝所述固定体的第一导向机构,在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设计了引导所述被驱动体在Y方向上朝所述被驱动体的第二导向机构,因此驱动装置的厚度可以很薄,其效果是可以适用于智能手机等厚度很薄的电子设备上搭载的照相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体现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体现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的截面斜视图。【图3】为体现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机构的斜视图。【图4】为体现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在X方向切割的截面图。【图5】为体现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机构变形例,在X方向切割的截面图。【图6】为体现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中使用的控制部的方块图。【图7A】到图【7C】是说明图,为说明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情况,图7A是时序图、图7B是显示驱动机构的驱动部顶端P动态的截面图、图7C是显示驱动机构的驱动部顶端P轨迹的线图。【图8A】到【图8B】是说明图,为说明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机构的控制情况的第一变形例动态,其中图8A是时序图、图8B是显示驱动机构的驱动部顶端P轨迹的线图。【图9A】到图【图9B】是说明图,为说明本技术实施形态所涉驱动装置中使用的驱动机构的第二变形例的动态,其中图9A是时序图、图9B是显示驱动机构的驱动部顶端P轨迹的线图。【附图标记说明】10驱动装置12固定体12a第一面14中间体14a第二面14b第三面16被驱动体16a第四面18驱动机构20贯通孔22框架部24第一导向机构26a,26b第一凹部28a,28b第一凸部30逃逸槽部30a外周32第二导向机构34a,34b第二凹部36a,36b第二凸部38驱动部压电部40e外缘压电原件44弹性体电极切槽50磁性体插入槽52磁性体54磁铁插入槽56磁铁58控制部第二压电原件第二电极64第一输入部66第二输入部68第一放大部70第二放大部72第三放大部74第1反转部76第一合成部78第四放大部80第五放大部82第二反转部84第一开关部86第二合成部88第六放大部90第七放大部92第三反转部94第二开关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在图1以及图2中,驱动装置10包括固定体12、中间体14、被驱动体16以及驱动机构18。固定体12形成四角形的板状,具有在一个平面延伸的第一面12a。而在该说明书中,在XYZ坐标系中,固定体12的第一表面12a延伸的方向是XY方向(与X轴和Y轴正交),与固定体12的第一面12a正交的轴为Z轴。中间体14比固定体12略小,形成四角形的板状。该中间体14具有与固定体12的第一面12a相对的在XY方向延伸的第二面14a,和位于该第二面14a的相反侧在XY方向延伸的第三面14b。而且该中间体14中间由四角形状的贯通孔20构成,该贯通孔20的周围是框架部22。被驱动体16是透镜、受光传感器、棱镜等光学部件或者安装上述部件的部件,与中间体14的大小大致相同,形成四角形的板状。该被驱动体16具有与中间体14的第三面14b相对的在XY方向上延伸的第四面16a。第一导向机构24设置在固定体12的第一面12a和中间体14的第二面14a之间。该第一导向机构24由形成于固定体12的第一面12a的第一凹部26a、26b,和形成于中间体14的第二面14a上的嵌入第一凹部26a、26b的第一凸部28a、28b构成。第一凹部26a、26b位于固定体12的Y方向中央,向X方向延伸,形成于固定体12的外端部至后面所述逃逸槽30之间。此外,第一凸部28a、28b位于中间体14的Y方向中央,在X方向延伸,形成于框架22的外端部至贯通孔20之间。为了确保中间体14的移动,第一凸部28a、28b比第一凹部26a、26b略短。该第一导向机构24引导中间体14在X方向朝着固定体12,禁止其向Y方向移动。而在该实施形态中,在固定体12上形成第一凹部26a、26b,在中间体14上形成第一凸部28a、28b,但也可以反过来,在中间体14上形成第一凹部26a、26b,在固定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XYZ轴坐标系中包括具有在XY方向延伸的第一面的固定体、呈板状的、具有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反侧的第三面的中间体、具有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的被驱动体、朝着所述固定体在XY方向上驱动所述被驱动体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朝着所述固定体在X方向上引导所述中间体的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的、朝着所述中间体在Y方向上引导所述被驱动体的第二导向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XYZ轴坐标系中包括具有在XY方向延伸的第一面的固定体、呈板状的、具有与所述第一面相对的第二面以及所述第二面相反侧的第三面的中间体、具有与所述第三面相对的第四面的被驱动体、朝着所述固定体在XY方向上驱动所述被驱动体的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朝着所述固定体在X方向上引导所述中间体的第一导向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之间的、朝着所述中间体在Y方向上引导所述被驱动体的第二导向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由在X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和嵌入所述第一凹部的第一凸部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机构由在Y方向延伸的第二凹部、和嵌入所述第二凹部的第二凸部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和所述被驱动体通过设置在一方的磁铁和设置在另一方的磁铁或磁性体产生引力作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对于所述固定体被固定的、与所述被驱动体摩擦接触的驱动部,和使所述驱动部沿着XY平面移动的压电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压电部以所述驱动部为中心间隔进行配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嶋厚吉小野寺啓赤津政宏
申请(专利权)人: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