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35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属于电瓶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电瓶车大灯结构复杂、反射效果差的问题。本电瓶车的大灯,包括灯座、固设置在灯座上的透明灯罩,灯座和透明灯罩之间设有一个以上发光源,灯座和透明灯罩之间具有隔层罩,发光源穿设在所述的隔层罩中且该隔层罩上设置有能使发光源向前反光远射的聚光结构,隔层罩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道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示警灯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反射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的大灯
本技术属于电瓶车
,涉及一种电瓶车的大灯。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低碳、绿色逐渐成为生活的主流,电瓶车以其轻便、省力越发成为人们的重要出行工具。电瓶车大灯一般通过电瓶或者其他外置电源进行供电,能耗较高,为了保证电瓶车大灯的照明强度,需要通过电瓶或者其他外置电源中稳定向其供电,不但提升了整体连接复杂度,而且导致了电瓶车行驶效率的降低以及行驶成本的提升。同时由于电瓶以及外置电源的供电不稳定性,容易导致电瓶车大灯照度的降低,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照明效果优秀并且能耗低的电瓶车大灯是本领域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上述这一情况,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电瓶车大灯,如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620673882.2”所述的LED单芯片电瓶车大灯,其具体结构为:包括光学组件以及光电组件;所述的光学组件包括散热装置、反射装置、透镜以及LED组件;所述散热装置呈筒状,表面均匀设有散热鳍片,并且散热装置的内部水平滑动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表面设有安装槽以及安装孔;所述LED组件包括线路板与LED芯片;所述线路板与LED芯片均安装于安装槽中,并且LED芯片与线路板相连接;所述反射装置为反光杯,通过安装孔与安装板相固定;所述反光杯横向设置,其底部沿水平设有开口;所述透镜转动连接于散热装置的顶部;所述光电组件包括壳体、驱动电源以及引线;所述壳体连接于散热装置的尾端;所述驱动电源固定于壳体内部,通过导线与线路板相连接;所述引线的一端与驱动电源相连接,另一端穿过壳体的尾端并引出。在上述的结构中,其结构复杂,光亮的效果即反射效果还不是很好,能耗较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反射效果好,能耗较低的电瓶车的大灯。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包括灯座、固设置在灯座上的透明灯罩,所述的灯座和透明灯罩之间设有一个以上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和透明灯罩之间具有隔层罩,所述的发光源穿设在所述的隔层罩中且该隔层罩上设置有能使发光源向前反光远射的聚光结构,所述的隔层罩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道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示警灯结构。在上述的电瓶车的大灯中,所述的环形示警灯结构包括呈环形状的示警灯本体,所述的示警灯本体的外表面具有三道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呈阶梯状分布的示警灯环,所述的隔层罩得边缘处具有呈三道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座,所述的示警灯本体上的示警灯环对应连接在所述的隔层罩的环形座上。在上述的电瓶车的大灯中,所述的隔层罩的环形座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卡位,所述的示警灯本体的示警灯环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卡槽,所述的隔层罩的卡位对应卡接在所述的示警灯本体的卡槽中。在上述的电瓶车的大灯中,所述的聚光结构包括聚光套,所述的聚光套上设置有卡腿,所述的隔层罩上设置有聚光座且该发光源处于所述的聚光座中,所述的聚光座上具有卡口,所述的聚光套的卡腿对应插接在所述的聚光座的卡口中。在上述的电瓶车的大灯中,所述的聚光套的前端面为由后向前外倾斜分布的倾斜面,处于发光源上方的聚光套上具有弧形向外凸起的鸭舌状挡檐。在上述的电瓶车的大灯中,所述的发光源包括灯源座,所述的灯源座上设置有LED灯,处于LED灯前方的灯源座上设置有凸透镜一且该凸透镜一和LED灯间隔分布,所述的凸透镜一和LED灯之间的间隔处还设置有凸透镜二,所述的LED灯、凸透镜一和凸透镜二三者轴向相对。在上述的电瓶车的大灯中,所述的灯座的内底面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的灯源座固设在所述的连接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瓶车的大灯优点为:设置聚光结构,反射效果较好,设置凸透镜一、凸透镜二,灯光折射效果较好,能耗相对比较低;设置环形示警灯结构,示警明显,安全性能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电瓶车的大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电瓶车的大灯中的灯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电瓶车的大灯中的两个发光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电瓶车的大灯中的示警灯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电瓶车的大灯中的隔层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电瓶车的大灯中的两个聚光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座;2、透明灯罩;3、隔层罩;4、示警灯本体;5、示警灯环;6、环形座;7、卡位;8、卡槽;9、聚光套;10、卡腿;11、聚光座;12、卡口;13、鸭舌状挡檐;14、灯源座;15、LED灯;16、凸透镜一;17、凸透镜二;18、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电瓶车的大灯主要由灯座1、固设置在灯座1上的透明灯罩2组成,灯座1和透明灯罩2之间设有两个发光源,且该两个发光源间隔分布,灯座1和透明灯罩2之间具有隔层罩3,该两个发光源分别穿设在隔层罩3中且该隔层罩3上设置有能使发光源向前反光远射的聚光结构。在实际制造时,该聚光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聚光套9组成,聚光套9上设置有卡腿10,隔层罩3上设置有聚光座11且该发光源处于聚光座11中,聚光座11上具有卡口12,聚光套9的卡腿10对应插接在聚光座11的卡口12中;在实际应用时,该聚光套9的前端面为由后向前外倾斜分布的倾斜面,处于发光源上方的聚光套9上具有弧形向外凸起的鸭舌状挡檐13。隔层罩3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道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示警灯结构;在实际制造时,该环形示警灯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主要由呈环形状的示警灯本体4组成,示警灯本体4的外表面具有三道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呈阶梯状分布的示警灯环5,隔层罩3得边缘处具有呈三道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座6,示警灯本体4上的示警灯环5对应连接在隔层罩3的环形座6上;在实际应用时,该隔层罩3的环形座6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卡位7,示警灯本体4的示警灯环5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卡槽8,隔层罩3的卡位7对应卡接在示警灯本体4的卡槽8中。在实际制造时,该发光源主要由灯源座14组成,灯源座14上设置有LED灯15,处于LED灯15前方的灯源座14上设置有凸透镜一16且该凸透镜一16和LED灯15间隔分布,凸透镜一16和LED灯15之间的间隔处还设置有凸透镜二17,LED灯15、凸透镜一16和凸透镜二17三者轴向相对;在实际应用时,该灯座1的内底面设置有连接座18,灯源座14固设在连接座18上。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灯座1;透明灯罩2;隔层罩3;示警灯本体4;示警灯环5;环形座6;卡位7;卡槽8;聚光套9;卡腿10;聚光座11;卡口12;鸭舌状挡檐13;灯源座14;LED灯15;凸透镜一16;凸透镜二17;连接座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包括灯座(1)、固设置在灯座(1)上的透明灯罩(2),所述的灯座(1)和透明灯罩(2)之间设有一个以上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1)和透明灯罩(2)之间具有隔层罩(3),所述的发光源穿设在所述的隔层罩(3)中且该隔层罩(3)上设置有能使发光源向前反光远射的聚光结构,所述的隔层罩(3)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道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示警灯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包括灯座(1)、固设置在灯座(1)上的透明灯罩(2),所述的灯座(1)和透明灯罩(2)之间设有一个以上发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座(1)和透明灯罩(2)之间具有隔层罩(3),所述的发光源穿设在所述的隔层罩(3)中且该隔层罩(3)上设置有能使发光源向前反光远射的聚光结构,所述的隔层罩(3)的边缘处设置有若干道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示警灯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示警灯结构包括呈环形状的示警灯本体(4),所述的示警灯本体(4)的外表面具有三道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呈阶梯状分布的示警灯环(5),所述的隔层罩(3)得边缘处具有呈三道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呈阶梯状分布的环形座(6),所述的示警灯本体(4)上的示警灯环(5)对应连接在所述的隔层罩(3)的环形座(6)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瓶车的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层罩(3)的环形座(6)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卡位(7),所述的示警灯本体(4)的示警灯环(5)上周向间隔分布有卡槽(8),所述的隔层罩(3)的卡位(7)对应卡接在所述的示警灯本体(4)的卡槽(8)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瓶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誉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