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头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706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1)的头灯结构(10),包括:第一光源(42)和第二光源(44);支撑透镜(11)的头灯壳体(20);插座构件(50),布置在头灯壳体(20)上为光源(42,44)供应电源;以及反射器(70),当从上方观察时,其在与第二光源(44)重叠的区域处布置在第二光源(44)的下侧。第二光源(44)在光轴的轴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定位并指向,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其布置在与插座构件(50)重叠的区域中,或位于所述插座构件(50)的后部位置处。当从上方观察时,反射器(70)布置在与插座构件(50)重叠的区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摩托车的头灯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的头灯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头灯结构包括:插座构件,其向布置在插座构件前方的两个光源供应电源;灯泡,两个光源彼此平行地布置在该灯泡中;以及反射器,其布置在两个光源下方,如在下文称为现有技术的JP2012-185977A1中所公开的。该现有技术还公开在该头灯结构中,用于近光的一个光源向布置在该光源的前方的投射透镜发射光,并且,用于远光的另一个光源向反射器发射光,该反射器在头灯结构的前面方向上反射光。如今,在安装头灯的摩托车车体中,为了扩大容纳电气部件的空间,需要紧凑的头灯。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1:日本专利公开No.JP2012-185977A1
技术实现思路
在现有技术中,灯泡布置在插座构件的前方,而反射器布置在向下发射光的光源的下方。由此,由于需要在插座构件和反射器的前端之间保持预定距离,在某些情况下难以形成紧凑的头灯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紧凑的头灯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头灯结构,其包括:透镜;光源模块,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其在多个方向上发射光;头灯壳体,从摩托车的后侧支撑透镜;插座构件,布置在头灯壳体上,为光源模块供应电源;以及反射器,当从上方观察时,其在与第二光源重叠的区域处布置在第二光源的上侧或下侧;其中,第一光源沿着光轴的轴向方向在摩托车的前向方向上定位并指向,其中,第二光源在光轴的轴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定位并指向,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二光源布置在与插座构件重叠的区域中或在插座构件的后部位置,且其中,当从上方观察时,反射器布置在与插座构件重叠的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当从上方观察时,第二光源布置在与插座构件重叠的区域中或在插座构件的后部位置,且当从上方观察时,反射器布置在与插座构件重叠的区域中,反射器的前端能够布置在更加靠后的位置处。因此,由于可以缩短插座构件与反射器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使得头灯结构的实施例变得紧凑。而且,由于头灯结构的实施例变得紧凑,可以扩大在摩托车车体中容纳电气部件的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中,第一光源布置在设置在头灯壳体上的侧壁上,其中第二光源布置在设置在侧壁的上侧或下侧的安装壁上,且其中,在安装壁设置在侧壁的上侧的情况下,当从侧面观察时,插座构件形成区域相对于侧壁的延长线形成在后侧且相对于安装壁的延长线形成在上侧,且在安装壁设置在侧壁的下侧的情况下,当从侧面观察时,插座构件形成区域相对于侧壁的延长线形成在后侧且相对于安装壁的延长线形成在下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插座构件布置在插座构件形成区域中,因此可以避免死区的产生,有效地利用头灯中的空间,并使头灯紧凑。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中,安装壁布置在插座构件的下方,第二光源在向下方向上发射光,且其中反射器布置在第二光源下方,当从上方观察时,反射器布置在与插座构件重叠的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第二光源在向下方向上发射光,且反射器布置在第二光源下方,当从侧面观察时,反射器能够布置在与插座构件重叠的区域中。因此,可以使得头灯结构更加紧凑。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中,投射透镜布置在光源模块的前方并由从头灯壳体延伸的延伸构件支撑,且其中延伸构件从头灯壳体延伸到第二光源的前方并低于第二光源的位置。来自第二光源的光被发射到反射器,被反射器反射,并在前面方向上发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延伸构件从头灯壳体延伸到第二光源的前方并低于第二光源的位置,可以避免将来自第二光源的光直接投射到摩托车的前方观察者的眼睛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中,第二光源由LED形成,且安装壁是与头灯壳体分开的LED基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安装壁是与头灯壳体分开的LED基板,因此无论头灯壳体的形状如何,都可以灵活地设计第二光源的布局。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中,装配在插座构件中的用于电力供应的联接器布置在插座构件形成区域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由于用于电力供应的联接器布置在插座构件形成区域中,因此,可以在插座构件形成区域中有效地容纳用于电力供应的联接器,并且使得头灯更加紧凑。附图说明在考虑附图的以下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的摩托车的左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的正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的后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头灯结构的右侧视图;图5是图2的沿V-V线的示意剖视图;以及图6是图3的沿VI-VI线的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图1至图6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诸如“前”、“后”、“右侧”和“左侧”的相对位置术语对应于从坐在驾驶员座椅上并面向前方的车辆操作者的有利位置考虑的方向。如图1所示,摩托车1是踏板型车辆。作为其主要部件,摩托车1包括:座椅2,车辆操作者坐在座椅2上,座椅2可以打开和关闭;一对前叉3、3,其安装在头管(未示出)上;前轮FW,其用于前胎FT,安装在前叉3上;连接到前叉3的手柄4;以可垂直摆动方式安装的可摆动动力单元5;后轮RW,其用于后胎RT,安装在可摆动动力单元5上;后缓冲部6,其以悬挂方式安装在可摆动动力单元5的后端部分上;以及头灯结构10。可摆动动力单元5包括带转换器盖7、缸体、缸盖,缸盖覆盖件和风箱空气导管(未示出)。可摆动动力单元5由发动机(未示出)和无级变速器(未示出)构成,无级变速器位于摩托车1的中心线的左侧。无级变速器设置在带转换器盖7的内部。后轮RW直接可旋转地并以轴颈连接到无级变速器的后部。特别地,两个滑轮设置在带转换器盖7的内部。两个滑轮固定到驱动轴和后轮RW的轴线,并且带配置为套接提供驱动力的滑轮。摩托车1覆盖有若干个盖子。该若干个盖子包括覆盖头管前部的前盖8a;覆盖前盖8a的后部且包括存放骑乘者的物品的袋装置(未示出)的内盖8b;覆盖摩托车1的前叉3、3和前下部以保护骑乘者腿部的腿部护罩8c;驾驶员放置他或她的脚部的踏板8d;布置在座椅2下方以覆盖摩托车1的侧面结构的一对侧盖8e、8e;设置在踏板8d下方的底盖8f;覆盖前轮FW的上部的前挡泥板9a;以及覆盖后轮RW的上部的后挡泥板9b。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1的头灯结构10,包括:透镜(外透镜)11、支撑透镜11的头灯壳体20、包括一对第一光源42、42和第二光源44的光源模块40、布置在头灯壳体20上的插座构件50、投射透镜60和反射器70。在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中,“头灯结构”被称为“头灯”。外透镜11配置为覆盖头灯壳体20的前端部分,并允许来自光源模块40的光从外透镜11透过。外透镜11在正视图中(参见图2)形成为椭圆形,并且在侧视图(参见图4至图5)中形成为部分的球形表面。如图2至图5所示,从正面观察,头灯壳体20形成为大致椭圆形状,并且从摩托车的后侧支撑外透镜11。如图5所示,头灯壳体20的外周端部22形成为U形剖面,使得外透镜11的外周边缘12与头灯壳体20的外周端部22配合。头灯壳体20包括支撑轴24L、24R,支撑轴24L、24R形成为从头灯壳体20的垂直中心部分水平地突出,并且可旋转地将头灯10支撑在摩托车1的前盖8a上。头灯壳体20包括光轴调节机构25。光轴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摩托车(1)的头灯结构(10),包括:透镜(11);光源模块(40),包括第一光源(42)和第二光源(44),其在多个方向上发射光;头灯壳体(20),从所述摩托车的后侧支撑所述透镜(11);插座构件(50),布置在所述头灯壳体(20)上,为所述光源模块(40)供应电源;以及反射器(70),当从上方观察时,其在与所述第二光源(44)重叠的区域处布置在所述第二光源(44)的上侧或下侧;其中,所述第一光源(42)沿着光轴的轴向方向在所述摩托车的前向方向上定位和取向;其中,所述第二光源(44)在所述光轴的轴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定位和取向,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与所述插座构件(50)重叠的区域中,并且其中,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反射器(70)布置在与所述插座构件(50)重叠的区域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摩托车(1)的头灯结构(10),包括:透镜(11);光源模块(40),包括第一光源(42)和第二光源(44),其在多个方向上发射光;头灯壳体(20),从所述摩托车的后侧支撑所述透镜(11);插座构件(50),布置在所述头灯壳体(20)上,为所述光源模块(40)供应电源;以及反射器(70),当从上方观察时,其在与所述第二光源(44)重叠的区域处布置在所述第二光源(44)的上侧或下侧;其中,所述第一光源(42)沿着光轴的轴向方向在所述摩托车的前向方向上定位和取向;其中,所述第二光源(44)在所述光轴的轴向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定位和取向,并且,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第二光源布置在与所述插座构件(50)重叠的区域中,并且其中,当从上方观察时,所述反射器(70)布置在与所述插座构件(50)重叠的区域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所述摩托车(1)的头灯结构(10),其中,所述第一光源(42)布置在侧壁(30)上,所述侧壁设置在所述头灯壳体(20)上,其中,所述第二光源(44)布置在安装壁(32)上,所述安装壁设置在所述侧壁(30)的上侧或下侧,并且其中,所述插座构件(50)布置在相对于所述侧壁(30)与所述第一光源(42)相反的插座构件形成区域(SA)中,并且其中,在所述安装壁(32)设置在所述侧壁(30)的上侧的情况下,当从侧面观察时,所述插座构件形成区域(SA)相对于所述侧壁(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宽W波里努塔波姆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