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06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包括:本体、填充层、内筒体;进料筒设置在本体的前部中间,且进料筒与本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本体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内筒体,且本体与内筒体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填充层设置在本体及内筒体的内部中间,且填充层与本体及内筒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内筒体由缓冲区、消化区、均质区及乳渣分享区构成;内筒体的内壁前端设置有刮条,且内筒体与刮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导柱及导块设置在内筒体的内部中间,且导柱及导块与内筒体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结构上的改进,具有结构精良,实用性强,且生产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石灰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
技术介绍
石灰消化机是处理碳酸钙、磷酸氢钙的石灰消化设备,主要用于化工、冶金、废水处理、化纤、造纸、电厂脱硫、制糖、纯碱制造等行业。通过观察发现,现有的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普遍存在结构单一,实用性差,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精良,实用性强,且生产效率高的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来解决现有装置技术中出现的结构单一,实用性差,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结构单一,实用性差,且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包括:进料筒、缓冲区、本体、填充层、内筒体、刮条、齿圈、导柱、消化区、导块、均质区、滚圈、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包括:进料筒(1)、缓冲区(2)、本体(3)、填充层(4)、内筒体(5)、刮条(6)、齿圈(7)、导柱(8)、消化区(9)、导块(10)、均质区(11)、滚圈(12)、刮板(13)、乳渣分享区(14)、笼体(15)、出料筒(16)和滤网(1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1)设置在本体(3)的前部中间,且进料筒(1)与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3)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内筒体(5),且本体(3)与内筒体(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填充层(4)设置在本体(3)及内筒体(5)的内部中间,且填充层(4)与本体(3)及内筒体(5)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内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消化机的出料滚筒结构,包括:进料筒(1)、缓冲区(2)、本体(3)、填充层(4)、内筒体(5)、刮条(6)、齿圈(7)、导柱(8)、消化区(9)、导块(10)、均质区(11)、滚圈(12)、刮板(13)、乳渣分享区(14)、笼体(15)、出料筒(16)和滤网(1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筒(1)设置在本体(3)的前部中间,且进料筒(1)与本体(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本体(3)的内部中间设置有内筒体(5),且本体(3)与内筒体(5)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填充层(4)设置在本体(3)及内筒体(5)的内部中间,且填充层(4)与本体(3)及内筒体(5)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内筒体(5)由缓冲区(2)、消化区(9)、均质区(11)及乳渣分享区(14)构成;所述内筒体(5)的内壁前端设置有刮条(6),且内筒体(5)与刮条(6)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柱(8)及导块(10)设置在内筒体(5)的内部中间,且导柱(8)及导块(10)与内筒体(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刮板(13)设置在内筒体(5)的内部后端,且刮板(13)与内筒体(5)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齿圈(7)及滚圈(12)设置在本体(3)的外部两端,且齿圈(7)及滚圈(12)与本体(3)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笼体(15)设置在内筒体(5)的后部内端,且笼体(15)与内筒体(5)通过焊接方式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平纪刘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东方钙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