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9032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包括转炉和总管,转炉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总管之间设有出气支管,转炉外部安装有管道分布框架,管道分布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活动连接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固定夹,总管设于第一U型固定夹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转炉外部安装管道分布框架,出气管分布于安装管道分布框架中,出气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出气支管与总管相连接,管道分布框架内侧安装有第一U型固定夹,第一U型固定夹固定总管,可增加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的稳定性,使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处不易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
本技术属于化工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
技术介绍
无水氢氟酸的生产采用通用的浓硫酸分解萤石矿粉的生产工艺,以萤石粉、浓硫酸、发烟硫酸为原料,在外加热的转炉内进行反应制得氟化氢粗品。在转炉内生产的HF气体,以及水分、硫酸等其他气体,由转炉的后端带着较高的热量流向转炉的前端,由出气管出来,经过总管再进入洗涤塔。但是气体从出气管出来进入总管时,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不稳定,容易使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处发生气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在转炉外部安装管道分布框架,出气管安装于安装管道分布框架中,管道分布框架内侧安装有第一U型固定夹,固定连接总管,可增加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的稳定性,使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处不易发生气体泄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包括转炉和总管,转炉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总管之间设有出气支管,其特征在于:转炉外部安装有管道分布框架,管道分布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活动连接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固定夹,总管设于第一U型固定夹中。本技术在转炉外部安装管道分布框架,出气管分布于安装管道分布框架中,出气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出气支管与总管相连接,管道分布框架内侧安装有第一U型固定夹,第一U型固定夹固定总管,可增加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的稳定性,使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处不易发生气体泄漏。进一步,管道分布框架的两侧设有操作窗,操作窗的四角设有加强杆,增加管道框架的稳固性。进一步,操作窗中设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内侧设有垫块,垫块抵住转炉的侧面,使得转炉在管道框架中不发生偏离。进一步,固定支架的外侧设有支撑座,增加了固定支架的稳定性。进一步,固定座焊接有滑轨块,滑轨块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定位支架的底部设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限位块,螺纹杆的两端均设有螺母,螺母拧紧于限位块的两侧上。调节定位支架时,先将螺母拧至螺纹杆的两端,通过移动螺纹杆来调节定位支架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将螺母从螺纹杆的两端拧到限位块两侧上,使得定位支架的位置固定,实现了定位支架活动连接于滑轨块上。进一步,滑轨块的两侧均设有凹槽,定位支架的内侧均设有凸块,凸块活动连接于凹槽中,限定了定位支架的滑动范围。进一步,第一U型固定夹的端部设有限位孔,限位孔内设有限位杆,限位杆抵住总管的侧面,在调节第一U型固定夹时,拔出限位杆;调节完成后,将限位杆放入限位孔内。进一步,管道分布框架焊接有第二U型固定夹,第二U型固定夹卡紧出气管,增加了出气管的稳定性。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转炉外部安装管道分布框架,出气管分布于安装管道分布框架中,出气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出气支管与总管相连接,管道分布框架内侧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上固定座活动连接有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固定夹,根据总管与管道分布框架之间的间距,通过在固定座上活动定位支架,并固定定位支架,使得第一U型固定夹可以夹紧总管,总管受到的力能传递到管道分布框架,可增加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的稳定性,使总管与出气支管连接处不易发生气体泄漏。排道分布框架焊接有第二U型固定夹,第二U型固定夹卡紧出气管,增加了出气管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管道分布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U型固定夹、固定座和定位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炉;2-总管;3-出气管;4-出气支管;5-管道分布框架;6-固定座;7-第一U型固定夹;8-操作窗;9-加强杆;10-固定支架;11-垫块;12-支撑座;13-滑轨块;14-限位块;15-螺纹杆;16-螺母;17-凸块;18-凹槽;19-限位孔;20-限位杆;21-第二U型固定夹;22-定位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包括转炉1和总管2,转炉1设有出气管3,出气管3与总管2之间设有出气支管4,转炉1外部安装有管道分布框架5,管道分布框架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6,固定座6活动连接有定位支架22,定位支架22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固定夹7,总管2设于第一U型固定夹7中。本技术在转炉1外部安装管道分布框架5,出气管3安装于安装管道分布框架5中,出气管3与出气支管4连接,出气支管4与总管2相连接,管道分布框架5内侧安装有第一U型固定夹7,第一U型固定夹7固定总管2,可增加总管2与出气支管4连接的稳定性,使总管2与出气支管4连接处不易发生气体泄漏。管道分布框架5的两侧设有操作窗8,操作窗8的四角设有加强杆9,增加管道框架的稳固性。固定支架10的外侧设有支撑座12,增加了固定支架10的可靠性。固定座6焊接有滑轨块13,滑轨块13的两侧均焊接有限位块14,定位支架22的底部设有螺纹杆15,螺纹杆15穿过限位块14,螺纹杆15的两端均设有螺母16,螺母16拧紧于限位块14的两侧上。调节定位支架22时,先将螺母16拧至螺纹杆15的两端,通过移动螺纹杆15来调节定位支架22的位置;调节完成后,将螺母16从螺纹杆15的两端拧到限位块14的两侧上,使得定位支架22的位置固定。实现了定位支架22活动连接于滑轨块13。实现了定位支架22活动连接于滑轨块13。滑轨块13的两侧均设有凹槽18,定位支架22的内侧均设有凸块17,凸块17活动连接于凹槽18中,限定了定位支架22的滑动范围。第一U型固定夹7的端部设有限位孔19,限位孔19内设有限位杆20,限位杆20抵住总管2的侧面,在调节第一U型固定夹7时,拔出限位杆20,调节完成时,将限位杆20放入限位孔19内。管道分布框架5焊接有第二U型固定夹21,第二U型固定夹21卡紧出气管3,增加了出气管3的稳定性。本技术在转炉1外部安装管道分布框架5,出气管3安装于安装管道分布框架5中,出气管3与出气支管4连接,出气支管4与总管2相连接,管道分布框架5内侧安装有第一U型固定夹7,第一U型固定夹7固定总管2,可增加总管2与出气支管4连接的稳定性,使总管2与出气支管4连接处不易发生气体泄漏。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包括转炉和总管,所述转炉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总管之间设有出气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外部安装有管道分布框架,所述管道分布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固定夹,所述总管设于所述第一U型固定夹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包括转炉和总管,所述转炉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总管之间设有出气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外部安装有管道分布框架,所述管道分布框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活动连接有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固定连接有第一U型固定夹,所述总管设于所述第一U型固定夹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分布框架的两侧设有操作窗,所述操作窗的四角设有加强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窗中设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侧设有垫块,所述垫块抵住所述转炉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水氢氟酸生产线转炉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的外侧设有支撑座。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何志国章志诚秦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