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重装置及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对重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重装置及电梯。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梯为了确保能够正常运行,通常需要装配对重系统。当遇到井道施工尺寸存在偏差或者无机房的主机梁安装高度偏低时,则会导致实际的顶层高度或者底坑深度比设计尺寸小,进而在轿厢平层时,对重系统与井道顶部或者底坑之间的安全空间不足,存在碰撞损坏的安全隐患。此时,就需要对对重系统进行调节,但由于现有的对重块的高度尺寸通常是不可调整的,因而只能够进行整体更换,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重装置,能够进行在位高度调节,且调节操作方式简单,省时省力,利于消除与井道顶部或者底坑的撞击隐患;电梯通过安装使用该对重装置,运行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使用性能更强。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对重装置,其包括:上部对重机构;下部对重机构,所述下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纵向间隔设置;及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该对重装置装设在电梯井道内,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对重机构;下部对重机构,所述下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纵向间隔设置;及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对重机构;下部对重机构,所述下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纵向间隔设置;及中间调节机构,所述中间调节机构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以及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分别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上部对重机构与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调节机构包括连接件、第一调节件和第二调节件,所述上部对重机构包括上对重框,所述下部对重机构包括下对重框,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对重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可移动紧固配合,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对重框活动连接并与所述第二调节件可移动紧固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结构和第二螺纹结构,所述第一调节件为第一调节螺母,所述第二调节件为第二调节螺母,所述第一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一螺纹结构螺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母与所述第二螺纹结构螺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上对重框内的上对重块,所述上对重块开设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对齐;所述下部对重机构还包括装设在所述下对重框内的下对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黄涛,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