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97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该装置包括使活塞杆在生产线上移动的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运送球、第二运送球、第二主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三从动齿轮、传动电机,第二主动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和第三从动齿轮形成涡轮蜗杆结构,第三传动轴一端穿过第三从动齿轮,另一端同轴依次穿过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的中心,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的转动方向与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同,活塞杆在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形成的凹形面内运动,传动电机驱动第二主动轴转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使用涡轮蜗杆的原理带动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转动,从而使活塞杆柔性的向前运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活塞杆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活塞杆的使用范围较为广泛,而活塞杆又比较重,全靠人力来实现在各工序之间的传送,会大量的消耗工作人员的体力,而实现自动化运送则势在必行,因此急需一种新的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包括使活塞杆在生产线上移动的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运送球、第二运送球、第二主动轴、第三传动轴、第三从动齿轮、传动电机,第二主动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螺纹结构和第三从动齿轮形成涡轮蜗杆结构,第三传动轴一端穿过第三从动齿轮,另一端同轴依次穿过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的中心,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的转动方向与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同,活塞杆在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形成的凹形面内运动,传动电机驱动第二主动轴转动。优化的,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在第三传动轴的位置可调。优化的,每个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三传动轴的第一支撑座。优化的,相邻两个传动组件中的第二主动轴通过连接件连接,传动电机驱动一根第二主动轴的一端转动。优化的,所述连接件为万向节。优化的,所述连接件为直套筒。优化的,所有的传动组件共用一根第二主动轴。优化的,每个传动组件还包括移动板,每个传动组件的第一支撑座下方设置与底座平行的移动板,移动板上设置有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活塞杆的运动方向垂直。优化的,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水平支撑架,每个水平支撑架上设置多个传动组件,所有的传动组件上的活塞杆的中轴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优化的,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可调。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使用涡轮蜗杆的原理带动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转动,从而使活塞杆柔性的向前运送。(2)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在第三传动轴的位置可调,即调节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活塞杆在第一运送球和第二运送球上的水平高度,这样可以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活塞杆。(3)第一支撑座的设置是用于支撑每个传动组件中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一运送球、第二运送球和第三从动齿轮。(4)连接件的设置可以使多个传动组件共用一个传动电机。(5)万向节、直套筒都是第二主动轴的连接方式,这样方便传动组件上替换和数量的变化,当不需要进行替换时,则所有的传动组件共用一根第二主动轴,这样的人主动轴还起到了校直的作用。(6)移动板和腰型孔的设置,使得活塞杆在传送装置上时的中轴线始终在一条直线上。(7)传动组件数量可调,这样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生产场地和生产不同长度的活塞杆。附图说明图1为调节装置的后视图。图2为调节装置在传送装置为第一种方案时的侧视图。图3为上料装置中第一物料支撑部的侧视图。图4为上料装置中第一物料支撑部去掉第一骨架的主视图。图5为上料装置中第二物料支撑部的侧视图。图6为下料装置的侧视图。图7为传送装置为第一方案时和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8为传送装置为第二方案时和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9为传送装置为第一方案时和上料装置的俯视图。图10为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传送装置101-底座1011-加宽侧板102-竖直支撑架103-水平支撑架104-支座105-第一支撑导轨106-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107-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108-第一电机109-第二电机110-第二支撑滑块111-第二支撑导轨120-第一主动轴121-第一运送轮122-第二运送轮123-第一从动齿轮124-第二从动齿轮125-主动齿轮126-第一传动轴127-第二传动轴128-传动电机129-转动板1291-弧形腰孔130-移动板1301-腰型孔1302-定位螺杆131-校准杆132-校准螺杆133-防护杆134-连接件151-第一运送球152-第二运送球153-第二主动轴1531-螺纹结构154-第三传动轴155-第三从动齿轮156-第一支撑座171-第三主动轴172-第三传送轮173-从动传送轮2-上料装置201-挡板202-第一物料支撑架203-第三轴承204-第一转动轴205-固定板206-旋转螺杆207-螺母208-套筒209-铰接件210-第一骨架2101-防落杆221-第二物料支撑架222-第一料勾板2221-第一料勾2222-长条孔2223-长条槽223-第二转动轴224-第一齿轮225-齿条226-压板227-固定螺杆3-加工装置31-车外圆机构32-校直机构33-磨削机构34-第一抛光机构35-第二抛光机构4-下料装置41-第三物料支撑架411-第二料勾412-第三料勾42-第四物料支撑架43-缓冲杆44-弹性件45-第一气缸46-第二气缸51-第一接近开关52-控制器53-第二接近开关54-计数传感器55-测直径传感器56-报警器57-显示器6-活塞杆61-活塞杆在传送装置上时的中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0所示,一种活塞杆的生产系统,包括传送装置1,用于驱动活塞杆6经过加工装置3;系统在沿着传送装置1上活塞杆6的运动方向上,还依次设置有上料装置2,用于将未处理的活塞杆6移动到传送装置1上;加工装置3,用于加工活塞杆6;下料装置4,将加工后的活塞杆6传送到检测区域内;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整条系统上的智能装置,智能装置包括控制器52和与控制器52均连接的多种传感器、显示器57、报警器56,控制器52接收多种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各装置之间的驱动单元工作、显示器57显示、报警器56报警。1、传送装置1如图1、图2、图7、图8、图9所示,传送装置1包括使活塞杆6在生产线上移动的传动组件、支撑且调节传动组件位置使活塞杆6沿直线运动的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若干个子支撑部,每个子支撑部上设置若干个传动组件,以下对传动组件和调节组件进行详细描述。1.1.调节组件如图1-2所示,以一个子支撑部为例,子支撑部均包括底座101、竖直支撑架102、水平支撑架103、第一电机108、第二电机109。为了增加底座101的稳定性,底座101长度方向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加宽侧板1011。所述水平支撑架103设置在竖直支撑架102的一侧,竖直支撑架102与水平支撑架103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第一支撑滑块和第一支撑导轨105,第一电机108驱动第一支撑滑块在第一支撑导轨105上上下滑动,从而调节水平支撑架103的水平高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106,第一直线位移传感器106的固定端和滑动端分别固定在水平支撑架103和竖直支撑架102的侧边上,信号端与控制器52连接。这样可以使得水平支撑架103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减少调整时间,并且将竖直方向上的具体位置上传到智能装置中。所述竖直支撑架102设置在底座101上,竖直支撑架102和底座101相对的面上分别设置有匹配的第二支撑滑块110和第二支撑导轨111,第二电机109驱动第二支撑滑块110在第二支撑导轨111上水平来回滑动,底座101长度方向与活塞杆6在传送组件上的运行方向垂直。这样支持每个水平支撑架103上的传送组件可以在垂直于活塞杆6的运动方向上调节。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107,第二直线位移传感器107的固定端和滑动端分别固定在底座10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活塞杆(6)在生产线上移动的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运送球(151)、第二运送球(152)、第二主动轴(153)、第三传动轴(154)、第三从动齿轮(155)、传动电机(128),第二主动轴(153)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531),螺纹结构(1531)和第三从动齿轮(155)形成涡轮蜗杆结构,第三传动轴(154)一端穿过第三从动齿轮(155),另一端同轴依次穿过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的中心,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的转动方向与活塞杆(6)的运动方向相同,活塞杆(6)在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形成的凹形面内运动,传动电机(128)驱动第二主动轴(153)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活塞杆(6)在生产线上移动的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包括第一运送球(151)、第二运送球(152)、第二主动轴(153)、第三传动轴(154)、第三从动齿轮(155)、传动电机(128),第二主动轴(153)上设置有螺纹结构(1531),螺纹结构(1531)和第三从动齿轮(155)形成涡轮蜗杆结构,第三传动轴(154)一端穿过第三从动齿轮(155),另一端同轴依次穿过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的中心,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的转动方向与活塞杆(6)的运动方向相同,活塞杆(6)在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形成的凹形面内运动,传动电机(128)驱动第二主动轴(153)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运送球(151)和第二运送球(152)在第三传动轴(154)的位置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支撑第三传动轴(154)的第一支撑座(15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包括运送球的传送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文伟曹军吴广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合益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