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盘及移动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898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底盘及移动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领域,该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保险管本体和气管;保险管本体可拆卸连接在底盘本体的外壁;保险管本体的一端密封,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气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传感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在碰撞急停时保险管损伤后维修更换繁琐,维修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底盘及移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碰撞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盘及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自动导引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简称AGV),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自动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目前被大量应用在电商、智能工厂等领域的AGV移动机器人,其碰撞急停保险管在损伤后,维修更换繁琐,影响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底盘及移动机器人,该底盘及移动机器人能够缓解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在碰撞急停时保险管损伤后维修更换繁琐,维修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保险管本体和气管;保险管本体可拆卸连接在底盘本体的外壁;保险管本体的一端密封,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气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传感器。进一步的,底盘包括用于将保险管本体可拆卸连接在底盘本体外壁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气管的一端和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密封连通。进一步的,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第一通孔开设在连接部;固定部与底盘本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连接部为圆柱形,连接部与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插接。进一步的,连接部和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进一步的,连接部与保险管本体过盈配合连接。进一步的,圆柱形的连接部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有多个环状凸起。进一步的,环状凸起为棱状结构,环状凸起自端部向根部逐渐向远离固定部的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的,底盘包括第一螺钉,固定部通过第一螺钉固定在底盘本体。进一步的,固定部外侧壁开设有用于固定气管的凹槽。进一步的,底盘本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气管穿过第二通孔与位于底盘本体内的传感器连接。进一步的,保险管本体的一侧壁为L形,保险管本体的L形的侧壁用于安装在底盘本体的两个相邻表面的边缘形成的棱角处。进一步的,底盘包括用于防止保险管本体坠落的管卡,管卡安装在底盘本体的外壁。进一步的,管卡开设有供保险管本体进入或取出的开口。进一步的,保险管本体安装在底盘本体的外侧壁最下方。进一步的,保险管本体为两根,每根保险管本体均配置有气管;其中一根保险管本体围设在底盘本体的侧面外壁,另一根保险管本体围设在底盘本体的底面外壁。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设置于机器人本体上的控制系统和承载机器人本体的底盘,底盘为上述的底盘,控制系统与位于底盘本体上的传感器连接。本技术提供一种底盘,包括底盘本体、保险管本体和气管;所述保险管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外壁;所述保险管本体的一端密封,所述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传感器。由于保险管本体的两端与底盘本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保险管本体时,将保险管本体的两端自底盘本体的外壁拆下,将保险管本体更换。通过本技术,无需拆开移动机器人的外壳,即可以实现保险管本体保险管本体的更换,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在碰撞急停时保险管损伤后维修更换繁琐,维修效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有传感器的保险管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连接件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卡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险管本体与底盘本体的一种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险管本体与底盘本体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底盘本体;200-保险管本体;300-气管;400-传感器;500-第一连接件;510-连接部;511-环状凸起;512-第一通孔;520-固定部;521-凹槽;522-第一螺钉;523-第一螺钉孔;110-第二通孔;210-锁紧件;220-管卡;221-开口;222-第二螺钉孔;1-机器人本体;c-第一面;d-第二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AGV移动机器人的防护功能可以通过设置碰撞急停装置来实现,而碰撞急停装置通常包括保险管,保险管一般设置在底盘,用于保护整个移动机器人,保险管又称bumper管。AGV移动机器人的碰撞场景为:当移动机器人碰撞时,一般是移动机器人底盘上的保险管发生碰撞,因此,保险管成为了AGV移动机器人的易耗品,经常需要更换。一些实施例中保险管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气管连接,连接件固定在底盘上方且位置不动,当保险管发生碰撞需要更换时,需要首先打开AGV移动机器人的外壳,将底盘上方的固定件露出来,再拆卸保险管;且连接件与气管通过卡箍连接,将保险管与气管断开或连接,需要打开或连接卡箍,不够方便。为了缓解上述问题,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底盘及移动机器人,通过将保险管本体的两端外置在底盘本体外且与底盘本体可拆卸连接,实现了保险管本体的更换,缩短了更换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盘的第一结构示意图;该图为底盘本体安装有保险管本体的状态,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包括底盘本体100、保险管本体200和气管300;保险管本体200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底盘本体100的外壁;保险管本体200的一端密封,保险管本体200的另一端与气管300的一端密闭连通;气管300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传感器400。由于保险管本体200的两端与底盘本体100的外壁可拆卸连接,保险管本体200的两端外置在底盘本体100外,当需要更换保险管本体200时,将保险管本体200的两端自底盘本体100的外壁拆下,将保险管本体200更换。通过本实施例,无需拆开移动机器人的外壳,即可以实现保险管本体保险管本体的更换,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移动机器人在保险管损伤后维修更换繁琐,维修效率低的问题。上述保险管本体200可以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材质具有较好的弹性和韧性,考虑到保险管本体200是为了保护例如机器人底盘等部件而特意设置的碰撞体,发生碰撞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保险管本体200处,所以本实施例采用橡胶材质的保险管本体可以增加保险管本体200的弹性,给予保险管本体200在碰撞时一定的缓冲,降低保险管本体200发生碰撞后保险管所保护的部件(例如底盘)的损坏度。并且,在AGV移动机器人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有时突然出现正前方,有极少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保险管本体和气管;所述保险管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外壁;所述保险管本体的一端密封,所述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本体、保险管本体和气管;所述保险管本体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盘本体的外壁;所述保险管本体的一端密封,所述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管的一端密闭连通;所述气管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用于将所述保险管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盘本体外壁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气管的一端和所述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密封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连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盘本体的外壁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圆柱形,圆柱形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插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保险管本体的另一端通过锁紧件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保险管本体过盈配合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圆柱形的所述连接部的外壁沿轴向依次设有多个环状凸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为棱状结构,所述环状凸起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愉彭广平廖峰薛山刘庆贺王光普朱卫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艾瑞思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