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轴、轴承机构以及汽车用的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8706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7:07
为了提供能够将作用于枢轴的载荷效率良好地传递至支承枢轴的外壳的小型的枢轴,枢轴(1)具备:以能够保持轴部件(131)的贯通孔(11)通过中心的方式形成的球体部(10);以及悬吊或者载置的滑动导向部(20),球体部(10)经由两条腿部(30)与滑动导向部(20)连结。另外,轴承机构(3)包括枢轴(1)和支承枢轴(1)的外壳(2),外壳(2)由形成有支承球体部(10)的承受面(41、51)的两个对开构造体(40、50)构成,两个对开构造体(40、50)至少由三个卡定机构(42、52)相互卡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枢轴、轴承机构以及汽车用的头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持轴部件的枢轴、轴承机构以及汽车用的头灯。
技术介绍
通常,汽车用的头灯为了调整光源的光轴而具备光轴调整机构。作为这样的光轴调整机构,公知有如下技术:构成为包括调试螺杆(调整轴)、供调整轴的螺纹部螺纹结合的螺母部件(枢轴)、以及支承枢轴的具有球状的外周面的主体(球体部)的轴承部件(外壳)(参照专利文献1)。该枢轴由于吸收汽车的振动载荷等,因此还具备滑动导向部。并且,这些枢轴、外壳为塑料树脂制并通过注塑成形来形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0556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图12所记载的枢轴的构造中,由于无法由外壳支承球体部的上下部分,因此无法扩大外壳的承受面的面积。因此,无法增大外壳的容许载荷,存在破损的情况。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的图23所记载的枢轴的构造中,虽然能够由外壳支承球体部的上下部分,但滑动导向部由从球体部的中心偏置的腿部连结,在球体部与滑动导向部之间作用力矩。因此,在球体部与腿部之间存在破损的情况。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课题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作用于枢轴的载荷效率良好地传递至支撑枢轴的外壳的小型的枢轴、轴承机构以及汽车用的头灯。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枢轴,具备:以能够保持轴部件的贯通孔通过中心的方式形成的球体部;以及悬吊或者载置的滑动导向部,上述枢轴的特征在于,上述球体部经由两条腿部与上述滑动导向部连结。(2)在上述(1)的方案中,优选两条上述腿部形成为,与正交于上述贯通孔的轴线方向且通过上述中心的平面重叠。(3)在上述(1)或者(2)的方案中,优选上述滑动导向部具有平板状的板和弹性片,上述板在一面连结有两条上述腿部,并且在另一面连结有上述弹性片。(4)在上述(1)至(3)任一个方案中,优选上述弹性片至少具有两个向与上述球体部相反侧突出的凸部。(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案是一种轴承机构,包含枢轴和支承上述枢轴的外壳,上述轴承机构的特征在于上述枢轴是上述(1)至(4)任一个方案的枢轴,上述外壳由形成有支承上述球体部的承受面的两个对开构造体构成,两个上述对开构造体至少由三个卡定机构相互卡定。(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其它方案是一种汽车用的头灯,具备:装配透镜的灯壳体;保持光源的保持部件;以及调整光轴的光轴调整机构,上述汽车用的头灯的特征在于,上述光轴调整机构包括:作为调整轴的轴部件;上述(1)至(4)任一个方案的枢轴;以及支承上述枢轴的外壳,上述枢轴利用外螺纹部以及内螺纹部的螺纹构造将上述轴部件保持于上述贯通孔,在上述外壳形成有被安装部,在上述灯壳体形成有悬吊或者载置上述滑动导向部的引导部,在上述保持部件形成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供上述外壳的上述被安装部安装。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将作用于枢轴的载荷效率良好地传递至支承枢轴的外壳的小型的枢轴、轴承机构以及汽车用的头灯。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的汽车用的头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的主视图,图3(b)是侧视图。图4是表示外壳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5(a)是表示外壳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图5(b)是主视图,图5(c)是侧视图。图6是表示轴承机构的组装方法的简略图。图7(a)是表示光轴调整机构的安装状态的侧面剖视图,图7(b)是从后方观察的后视图。图8是是表示变形例的具有弹性片的枢轴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的实施方式中,贯穿整体而对同一部件标注同一符号。另外,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表示从透镜侧的正面前方观察汽车用头灯的情况。首先,在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1进行说明之前,对汽车用的头灯10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的汽车用的头灯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头灯100通过设于灯壳体110的内侧的反射体120进行摆动来调整光源121的光轴,具备灯壳体110、反射体120、以及光轴调整机构130。灯壳体110是前方侧开口的箱状的构件,由塑料树脂形成。该灯壳体110在前方的开口装配有透镜(外部透镜)111。另外,在灯壳体110形成有悬吊光轴调整机构130的引导部112。从前方观察时,引导部112由左右一对突出片形成为燕尾槽状,该左右一对突出片以L字状从灯壳体110的周壁的顶面向内侧突出。但是,引导部112也有以载置光轴调整机构130的方式形成于底面的情况、或者形成于侧面的情况。透镜111用于使来自光源121的直接光或者反射光透过。以下,反射体120作为在后方中央安装有光源121的保持部件发挥功能,以朝向前方反射来自光源121的光的方式由弯曲面形成。因此,反射体120由塑料树脂形成,其内侧成为实施了镀银或银蒸镀的反射面。另外,在反射体120形成有安装光轴调整机构130的安装部122。安装部122为从反射体120朝向后方伸出的托架状,在前端形成有矩形开口。在光源121使用金属卤化物灯等放电灯、LED元件。在此,对光轴调整机构130进行说明。光轴调整机构130用于调整光源121的光轴,若从前方观察头灯100,则设于反射体120的里侧的左上方、右上方这两个部位(参照图1)。就该光轴调整机构130而言,前方的一端侧安装于反射体120,后方的另一端侧安装于灯壳体110。此外,在反射体120的里侧的左下方设有调整光轴时的摆动支点。该光轴调整机构130构成为包括作为调整轴的轴部件131、保持轴部件131的枢轴1、以及支承枢轴1的外壳2。(轴部件)轴部件131是大致圆棒状的部件,由塑料树脂形成。在轴部件131的前方侧,在外周形成有外螺纹部132。另一方面,在轴部件131的后方侧,以作业员使用夹具等能够使轴部件131旋转的方式,形成有未图示的被操作部,轴部件131以被操作部向灯壳体110的外侧露出的方式,能够旋转地被轴支承。(枢轴)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的从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3(a)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枢轴的主视图,图3(b)是侧视图。此外,在图3(b)中,右方向是汽车的前方方向。枢轴1具备保持轴部件131的球体部10、以及在形成于灯壳体110的引导部112悬吊或者载置的滑动导向部20,并由塑料树脂形成(参照图2)。就球体部10而言,外缘整体为球状,但在内部以通过中心C的方式形成有贯通孔11,贯通孔11的轴向的两侧进行了倒角加工。另外,在贯通孔11的内周形成有供轴部件131的外螺纹部132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部12(参照图3(a))。在使轴部件131的外螺纹部132与贯通孔11的内螺纹部12螺纹结合来保持于球体部10的情况下,若使轴部件131旋转,则枢轴1利用外螺纹部132以及内螺纹部12的螺纹构造而相对地向前后移动。另外,球体部10经由两条腿部30与滑动导向部20连结。并且,两条腿部30所连结的区域以外的球体部10的外表面成为支承于后述的外壳2的被承受面,被精加工成平滑的面。以下,滑动导向部20具有平板状的板21和弹性片22。该板21在作为一个面的表面21a连结有两条腿部30,并且在作为另一个面的背面21b连结有弹性片22。另外,就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枢轴,具备:以能够保持轴部件的贯通孔通过中心的方式形成的球体部;以及悬吊或者载置的滑动导向部,上述枢轴的特征在于,上述球体部经由两条腿部与上述滑动导向部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1.02 JP 2016-2155411.一种枢轴,具备:以能够保持轴部件的贯通孔通过中心的方式形成的球体部;以及悬吊或者载置的滑动导向部,上述枢轴的特征在于,上述球体部经由两条腿部与上述滑动导向部连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两条上述腿部形成为,与正交于上述贯通孔的轴线方向且通过上述中心的平面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上述滑动导向部具有平板状的板和弹性片,上述板在一面连结有两条上述腿部,并且在另一面连结有上述弹性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轴,其特征在于,上述弹性片至少具有两个向与上述球体部相反侧突出的凸部。5.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江田雄司
申请(专利权)人:市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