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希悦尔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产生空隙填充包装材料的机器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864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57
一种用于将片材货料材料转变成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包括改进的成角度入口斜槽、出口斜槽和内部驱动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旋转多个相对的碾碎轮的马达和功率传输系统,所述碾碎轮从所述入口斜槽拉出所述片材货料并将所述空隙填充材料沿着下游方向推到所述出口斜槽。内部驱动组件包括固定马达和第一功率传输装置的框架以便使得驱动轴和第一组碾碎轮旋转。组件包括固定从动轴和由第二功率传输装置旋转的第二组碾碎轮的子框架。子框架在枢转点处被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以允许所述从动轴至少部分地在上游和下游方向上枢转远离驱动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产生空隙填充包装材料的机器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大体涉及垫料或者包装材料,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由选定基体(例如纸)的片材产生包装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和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由纸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是本领域众所周知的。这样的机器大体通过从一卷纸或连续折叠纸拉出纸幅、以将纸转变成空隙填充材料的方式操纵纸幅并且之后将经转变的材料切成期望长度的切割区段来操作。虽然这样的机器被广泛使用并且已经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但是在许多应用中仍需要改进的功能性。例如,纸转变机器中的碾碎轮和切断机构产生期望长度的经转变的材料,但这些机构在设计和操作此类机器时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适当的安全防护能够使得使用机器的操作者更加安全。另一个需要改进功能的领域是减少卡纸。在将平坦的基体卷幅转变成空隙填充材料时,基体材料从供应部被拉到机器入口内、被碾碎以便形成更致密的材料并且被推出机器出口。卡纸能够发生在碾碎轮和机器出口处或附近。因此,本领域中对纸馈送空隙填充转变机器的改进需求在于其将减少或者防止卡纸且同时仍允许产生更致密的空隙填充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片材货料材料转变成三维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在一种实施例中,机器可以包括入口斜槽、出口斜槽和内部驱动组件,该内部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功率传输系统以用于使得多个相对的碾碎轮旋转。碾碎轮从入口斜槽拉出片材货料并且将空隙填充材料完全在下游方向上推到出口斜槽,内部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驱动马达的框架和适于使得驱动轴旋转的第一功率传输装置,第一组碾碎轮在该驱动轴上旋转。内部驱动组件也包括固定从动轴的子框架,第二组碾碎轮在该从动轴上旋转。第二功率传输装置适于使得从动轴绕基本平行的旋转轴线以与驱动轴同步旋转的方式旋转。子框架在枢转点处被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该枢转点位于相对的碾碎轮之间的空间侧向外部并且在允许子框架至少部分地在下游方向和相对的上游方向上枢转的位置处。在一种实施例中,子框架包括第一和第二浮动板,其将从动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枢转地固定到框架。每个浮动板可以绕枢转点独立地枢转并且被偏压元件驱使到关闭位置。在一种实施例中,枢转点位于驱动轴和从动轴的旋转轴线下游的位置处。在一种实施例中,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至少部分地在上游方向上可移位远离驱动轴和第一组碾碎轮。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具有限定外部扫略直径的凸起。当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没有在上游方向上移位时,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的外部扫略直径重叠。相比之下,当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在上游方向上移位时,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的外部扫略直径不重叠。当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在上游方向上移位以致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的外部扫略直径不重叠时,第二功率传输装置继续使得从动轴以与驱动轴同步旋转的方式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用于将片材货料材料转变成三维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可以包括入口斜槽、出口斜槽和内部驱动组件,该组件包括用于旋转多个相对的碾碎轮的马达和功率传输系统,所述碾碎轮从入口斜槽拉出片材货料并将空隙填充材料完全在下游方向上推到出口斜槽,入口斜槽进一步包括由相对的顶壁和底壁以及相对的侧壁限定的内部体积。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间距在最接近入口端口的上游位置处最小并且在最接近碾碎轮的位置处在下游方向上逐渐增加。相比之下,在侧壁之间的间距在最接近入口端口的上游位置处最大并且在最接近碾碎轮的位置处在下游方向上逐渐减小。入口斜槽进一步包括成角度的入口端口,该入口端口具有下入口表面和在与下游方向相反的上游方向上延伸超出下入口表面的上悬挂部,并且入口端口相对于下游方向成角度以便在下入口表面最接近顶壁的位置处阻挡沿与下游方向垂直的方向取得的在顶壁和底壁之间的间距。在一种实施例中,上悬挂部向下延伸达顶壁和底壁之间的间距的至少四分之一的距离。附图说明图1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被安装在地板支架上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等轴视图;图1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被安装在桌子上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等轴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等轴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等轴分解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内部驱动组件的等轴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等轴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侧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简化等轴视图;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等轴视图,其中一组从动碾碎轮处于关闭位置;图8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等轴视图,其中一组从动碾碎轮处于打开位置;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顶部简化视图,其中一组从动碾碎轮处于关闭位置;图9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顶部简化视图,其中一组从动碾碎轮处于打开位置;图10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顶部视图,其中一组从动碾碎轮处于关闭位置;图10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碾碎轮驱动系组件的顶部视图,其中一组从动碾碎轮处于打开位置;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被安装在枢转子框架上的碾碎轮的示意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被安装在平移子框架上的碾碎轮的示意图;图1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等轴部分截面视图;图13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等轴部分截面视图;图1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用于产生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的侧视部分截面视图;以及图13D是图13C的机器的入口的简化细节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示出了用于由选定基体片材产生包装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10的实施例。图1A和图1B描绘了此类机器10的不同实施方式。图1A示出了处于地板支架构造的机器10,而图1B示出了处于桌面构造的机器10。在任一构造中,机器10可以被固定到可以是高度可调整的支撑支架12。其它相关部件(例如控制单元14、片材供应柜16和支撑基部18)也可以被连接到支架12。控制单元14可以包括用户界面或者其它用户可操作开关、按钮、拨盘或其它控件来管理机器10的操作。例如,控制单元14可以包括急停按钮或者其它控件以便允许操作者调整操作模式或者选择待分配的空隙填充材料的具体长度。片材供应柜16的大小和形状被制成容纳不同片材大小和密度。在一种实施例中,供应柜16的大小可以是可调整的,以便容纳不同片材供应宽度,例如15"或者30"宽的连续折叠货料。在另一实施例中,空隙填充材料片材能够以一卷货料片材材料的形式被供应给机器10。因此,水平杆(未示出)可能被固定到支架12附近或者直接固定到支架12,以便支撑这样的一卷货料片材材料。在一种实施例中,片材供应柜16可能被定位在机器10附近,而不是被直接联接到机器10。支撑基部18将支架12固定到稳定平台,例如支腿20、脚轮22、桌子24或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片材货料材料转变成三维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入口斜槽;出口斜槽;内部驱动组件,所述内部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使多个相对的碾碎轮旋转的马达和功率传输系统,所述碾碎轮从所述入口斜槽拉出所述片材货料并将所述空隙填充材料全部沿着下游方向推到所述出口斜槽,所述内部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驱动马达和第一功率传输装置的框架,所述第一功率传输装置适于使得驱动轴旋转,第一组碾碎轮在所述驱动轴上旋转;固定从动轴的子框架,第二组碾碎轮在所述从动轴上旋转,其中,第二功率传输装置适于使得所述从动轴绕基本平行的旋转轴线以与所述驱动轴同步旋转的方式旋转,并且其中,所述子框架被可移动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以便允许所述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至少部分地在下游方向和相反的上游方向上移位。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10.11 US 62/4069221.一种用于将片材货料材料转变成三维空隙填充材料的机器,所述机器包括:入口斜槽;出口斜槽;内部驱动组件,所述内部驱动组件包括用于使多个相对的碾碎轮旋转的马达和功率传输系统,所述碾碎轮从所述入口斜槽拉出所述片材货料并将所述空隙填充材料全部沿着下游方向推到所述出口斜槽,所述内部驱动组件进一步包括:固定驱动马达和第一功率传输装置的框架,所述第一功率传输装置适于使得驱动轴旋转,第一组碾碎轮在所述驱动轴上旋转;固定从动轴的子框架,第二组碾碎轮在所述从动轴上旋转,其中,第二功率传输装置适于使得所述从动轴绕基本平行的旋转轴线以与所述驱动轴同步旋转的方式旋转,并且其中,所述子框架被可移动地附接到所述框架,以便允许所述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至少部分地在下游方向和相反的上游方向上移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子框架在枢转点处被可枢转地附接到所述框架,所述枢转点位于相对的碾碎轮之间的空间的侧向外部并且在允许所述子框架和所述从动轴至少部分地在下游方向和上游方向上枢转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枢转点位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旋转轴线上游的位置处,并且其中,所述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至少部分地在下游方向上可移位远离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一组碾碎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枢转点位于所述驱动轴和所述从动轴的旋转轴线下游的位置处,并且其中,所述从动轴和第二组碾碎轮至少部分地在上游方向上可移位远离所述驱动轴和所述第一组碾碎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器,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具有限定外部扫略直径的凸起;其中,当所述从动轴和所述第二组碾碎轮没有在上游方向上移位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的所述外部扫略直径重叠;并且其中,当所述从动轴和所述第二组碾碎轮在上游方向上移位时,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的所述外部扫略直径不重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其中,当所述从动轴和所述第二组碾碎轮在上游方向上移位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组碾碎轮的所述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克里斯特曼T奥尔西尼G伍德S科斯塔迪诺瓦KI科斯塔迪诺夫
申请(专利权)人:希悦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